提問者:2014-02-13 00:00
后驅車的優(yōu)點: 1、操控性好:后輪負責驅動,令前輪可專注于轉向工作,因此轉向時的車輛反應更加敏捷;同時,因為一些組件從車輛前部移至后部,使整車的前后配重比可以接近或達到50:50的完美比例,大大提升了車輛行駛的平衡性和穩(wěn)定性,所以操控性更加優(yōu)異,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跑車采用后輪驅動的原因; 2、起步加速表現好,舒適度高:車輛汽車起步、加速或爬坡時重心后移,后輪作為驅動輪抓地力增強,有利于車輛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駛穩(wěn)定性和舒適度; 3、維修容易,前置后驅的安排使發(fā)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等部件更接近駕駛室,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局和轉向機構的結構,便于車輛的保養(yǎng)和維修。后驅車的缺點: 1、成本較高,空間利用不便:后驅車部件多、組裝復雜,生產成本相對較高。 由于增加了傳動軸,因此需要占去一定的車身空間,影響車內空間的布置分配,但是隨著后輪獨立懸掛系統的改進,后驅車的空間可能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2、牽引力不足、轉向過度:盡管一些部件被移到的后部,但是相對于前驅來說,作用于驅動輪(后輪)的重量還是相對較輕,而牽引力的特點是作用于發(fā)力點(驅動輪與地面接觸點)的作用力越大,牽引力作用越穩(wěn)定,因此牽引力不足一直是后驅車存在的問題。后驅車在過彎時,由于減速重心前移,后輪抓地力減小,很容易導致轉向過度,即一般所說的“甩尾”3、動力損耗較大:由于發(fā)動機產生的動力需要多經過傳動軸這一步才能傳遞到驅動輪,因此對于動力的損耗必然較前驅車大,一般的使用表現是后驅車較前驅車更廢油一些。前輪驅動的優(yōu)點1、造價低、效率高:廠家設計和生產汽車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造價,前驅相對后驅來說,不論設計和生產都比后驅費用低。前驅車不需要傳動軸、后驅動軸和后齒輪箱,傳動系統和后驅有所不同,變速器和差速器被裝配在一個殼體中,組件少而且集中,并且由于動力傳遞直接,減少了損耗,運轉效率更高。2、減輕重量:同樣排量和功率,汽車的自重越輕,加速越容易,剎車距離越短,也越省油。 前驅車的機械組件相對于后驅車少而且簡單,所以能減輕不少重量,而且因為發(fā)動機和驅動橋的重量都加載在作為驅動輪的前輪上,有助于增加車輛的牽引力,這在光滑的路面上非常有利。3、增加內部空間:這可以說是前驅車對后驅車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了,前驅車沒有傳動軸所以不需要像后驅車那樣在地板上給后驅設備留出空間,所以在空間的利用上有更多的余地,同時前驅車沒有后差速器,行李箱的空間也增大不少。前輪驅動的缺點1、操控性差:這是前驅車最大的缺點之一,由于發(fā)動機和驅動系統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車輛前部,因此前驅車前后配重比多大于50:50,并且因為車輛后部配重較輕,后輪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尤其是在濕滑的路面上。2、轉向不足:由于前輪同時承擔了轉向和驅動的功能,因此先天具有轉向不足的問題,高速過彎轉向不足尤為明顯。3、前橋負荷過大,影響舒適性:前驅車前輪既要負責驅動又要負責轉向,并且由于車輛前部配重較大,前輪的磨損更嚴重,加速或制動時對前橋的負擔過重,抬頭和點頭現象更明顯,影響乘坐的舒適性。
回答者:2016-09-20 00:00
以駕乘體驗來說應該是后驅更好。前驅車子的前輪既要負責驅動,又要負責轉向,結構太緊湊會導致車頭過重,操控性不好。前驅車典型的特點就是快速過彎會推頭,起步和停止會有頓挫感,所以的確高級車基本都是后驅的。
提問者:oiuzx2013-02-07
也就是4個輪子都有動力輸出,以后輪作為驅動輪對于SUV來說,如果需要考慮油耗的話,最好是用4驅,最好是選擇帶有分時的4驅前驅就是動力作用在前輪,以前輪作為驅動輪后驅就是動力作用在后輪
提問者:不戀水的魚_hky2016-04-11
前驅?還是后驅?近兩年來國內的車迷也開始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尤其是國產寶馬與豐田銳志的投產,使得后驅車受到市場的關注。有人極力推崇后驅,認為它是“高檔轎車的DNA”,也有人指出前驅技術其實是在“上世紀70年代后才真正興
提問者:77aifeifei2013-03-24
前驅車和后驅車最大區(qū)別就是驅動方式不同:) 前驅車造價便宜,省油,經濟實用;但容易產生轉向不足,使駕駛員總要彎內推頭,說白了,前驅車重量分配基本上都在前面.過彎時候明顯頭重腳輕,不適合做激烈的操控動作,但日常行駛是沒
提問者:糾結的阿Ben2016-05-20
FR(前置引擎后輪驅動) FF(前置引擎前輪驅動) MR(中置引擎后輪驅動) RR(后置引擎后輪驅動) 4WD(四輪驅動~不論引擎位置~四輪驅動就是4WD) 第一個英文是代表引擎位置 第二個英文是
提問者:zs松ZS2013-09-02
您好 后驅車操控好 抓地力強 比如寶馬 除了mini系列 基本全部為后驅
提問者:zydri201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