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dianzizxf2013-03-26 00:00
今天去看了車車,榮威550與英朗相比感覺各有優勢!很難做出決定,請各位幫幫忙,希望有個好建議。謝謝!!對了,是1.8排量的。
榮威550的優缺點。 一、榮威550優點榮威550自上市以來,各地區的4S店人氣陡升。有不少顧客專門前往4S觀看550實車,咨詢榮威550數字化配置的操作方法和功能,也有顧客在4S店對榮威550詳細了解后當場做了訂車決定。根據4S店的相關人員透露,榮威550的訂車用戶約有30%是女性,而其余的70%男性客戶中,也有不少是因為受到身邊女性決策的影響。最新的客戶調查數據顯示:對女性消費者而言,榮威550最吸引她們的地方是550的外觀。而男性車主則超過70%選擇550的數字化概念作為最吸引自己的理由。有顧客表示,榮威550獨特的外形設計、優雅的車身線條顯得非常與眾不同,但細看之下并不是囂張跋扈的感覺,而是穩重中隱含激情,再加上數字化的功能顯得非常時尚、高科技,所以才下定決心把榮威550開回家。 榮威550外形設計由曾擔任蓮花Elise S2跑車首席設計師,上海汽車英國技術中心總經理smarttags" />林德瑞先生(David Lindley),領銜國際知名汽車設計公司——意大利博通(BERTONE)頂級設計師團隊,整合全球資源,攜手SIEMENS、ABB等世界頂級車用設備供應商全新打造。這款“數字智能高性能中級轎車”的全新造型風格及設計理念令其在延續品牌內涵及產品DNA——追求高貴、典雅、品位的英倫風格的同時,更加具備了符合“世界最新潮流”的設計元素。整體設計風格集合了雅致、冼練的歐洲造型風格和動感、科技的新銳造型特征。雙翼飛翔進氣隔柵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引擎蓋上的盾形特征線仿佛榮威盾形logo的放大,營造出銳利、富有沖勁的視覺感觀。一體化的保險杠使整個車頭渾然一體,同時有效減少了風阻。側身采用了前沖高腰線設計,貫穿車身整體,配合“豚越式”車頂曲線,使550車身充滿了美感,毫無突兀的感覺,“焰炬式”尾燈與車身腰線完美結合。整個設計雅致干練又不乏運動,秉承歐洲家用轎車一貫流行的設計風格,再加入眾多的現代元素,使榮威550展現出令人贊嘆的美感。并且榮威550大膽采用國際汽車設計潮流——高腰線、低舷窗,增加了安全性和視覺的整體性;兩條貫穿A柱到C柱的不銹鋼飾條令車身整體設計渾然一體,與最新的歐洲豪華車設計理念如出一轍;此外還首次將剛在歐洲市場推廣實行的行人保護系統應用到榮威550車身設計中。從網友調查的結果來看,榮威550的外觀已成為吸引女性消費者關注重要原因,這雖然有些出乎銷售人員的意料,但也表明,榮威550在數字化光環下,同時散發也出了很強的時尚魅力。二、氣囊不夠/懸掛運動性差 榮威550配置了老款5速Tiptronic變速箱(速騰、明銳都是6速Tiptronic),讓車無法發揮出1.8T的動力; 氣囊不夠,側氣簾不是標配啊 變速箱搞個華而不實的F1撥片換檔,反應速度也比較慢; 2700的軸距, 縱向空間卻不寬裕, 把前排座位調到B柱位置, 前排腿部上方很緊張, 空間不夠用. 這時的后排也只是夠用. 可以去跟NISSON軒逸比比, 大家都是2700軸距的A級車. 車內細節部位工藝有待提高 方向盤較重 明顯有虛位感 怠速時 有明顯抖動 導航出廠級別較低,需要到4S升級 倒車雷達,盲區很多,可能是車PP太高,對地面凸起物反應遲鈍,提示聲也不大好聽; 后備箱蓋設計有缺陷開箱后,箱蓋上的積水直接掉到箱內; A柱設計存在問題嚴重影響視線; 避震較硬,過減速帶聲音大; 外觀就不多說了,傳說中的縫的確小了很多,內飾中控臺等大多是塑料,比較硬,方向盤皮質還可以,有點偏硬; 一鍵啟動鑰匙其實是這樣的,按它的感覺就像舊式風扇的按鈕,按一下進去算是啟動,再按一下會彈起來算關閉; 在2500轉左右渦輪啟動的時候,會有少許挫頓感,這時噪音也變得有點大。 榮威550的路噪很大,60時速的時候,發動機+路噪+風噪已經很影響說話了“銷售還說這是運動型車”讓人無語。 懸掛方面,的確有點硬,坐在后排,平路上的小石子和沙子感覺非常清晰,過坎時顛一下就沒了,基本感覺不到減振,比較影響舒適性; 車子一啟動的時候,在車外聽聲音,感覺很刺耳; 電子系統不夠穩定,易死機,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大范圍數字化技術運用的產品頻繁死機,難以想象會給安全帶來什么影響; 中低轉速情況下動力匱乏; 細節做工問題較大:例如大燈組下方縫隙大、連接處有沒對齊的現象、內飾精細程度不高,檔把不大好看,不如大眾的漂亮,檔位行程很短,而且還很澀,需要用點力氣推,較難控制用力等等。這些對于上汽的高品質車型宣傳來說,都是相當負面的。由此可見,民族品牌與合資品牌尤其是德系、日系的精細工藝還有較大差距; 懸掛運動性差:高速過彎側傾較厲害的現象,應該是懸掛過軟的設定導致。不過既然配置了F1賽車上的撥片換檔系統,那么如果整車運動性方面太差,顯然有些形式重于實際; 剎車距離過長,導致追尾情況增加:雖然550配置了四輪碟剎,但由于車身太重,高配版甚至超過了750的1.8T版本。因此剎車距離過長是一個問題。對廠家來說,為了安全起見,不僅剎車盤需要更換更大的,剎車系統也需要重新調校; 發動機艙布局問題:這個主要體現在部分車型發動機缺少護罩方面; 油耗太高:有人反映550和750的油耗持平,這應該是情理之中的,因為550用的就是750的1.8T卡瓦其發動機。而且這款發動機偏向于高轉速調校,因此在低轉速下不僅扭矩較小,城市道路駕駛油耗也會偏高; 據傳說,550現在沒有獨立的生產線,現所有550都為與750共線; 據傳說,MT版的550存在設計缺陷------變檔時如果不加油門就會熄火的現象; 據傳說,ECU里未加任何所謂數字化功能,所以廣告中做的那么超科技的數字化技術也只是噱頭而以 長時間停車后剛發動時,怠速在1000轉以上時,坐在車里能明顯感覺到車抖動,怠速正常后消失(正常怠速750轉),而且開其他車啟動時,發動后怠速會馬上從1000多轉回到1000轉左右,再慢慢到正常怠速,榮威是發動后還在1000轉以上停留一些時候再回到1000轉,再回到正常; 開車過程中,急收油門有時會有明顯頓挫感 再說別克英朗優點~~英朗在歐洲就是歐寶雅特 由于我是前代雅特車主 被聯系去試駕了下 1.6T的那款藍色的 太漂亮了 開出去絕對拉風 要是出兩門版的會更帥氣的 操控精準 把歐寶以操控為理念的駕駛感覺融入到英朗里了 方向盤還是很沉 一手打方向盤 打不過來 得兩手打 路感清晰 路上有什么東西咯噔了下 通過方向盤能震動出來 1.6T提速感覺很快 而且還保留了雅特原有的運動模式恩下去儀表盤發紅了 帥啊 油門響應靈敏使勁踩下油門 轉速嘩的上5000轉了 車子竄出去了 推背感很強 而且 發動機聲音太美妙了 座子還是那么硬 避震是硬 但很有彈性 不是難受 后排空間只能說是一般了 畢竟是緊湊型車 而且動力也很強。 缺點~~~~除了價格高 再就是后排空間小了 再就是比較費油的
回答者:4753dglu2016-03-26 00:00
安全軒逸直接PASS了 我不否認日產能造好車 但是軒逸明顯不是 全系無ESP 不知道日產什么打算 改款在給你加上 反正新款是不行了 世嘉 接近換代 而且中置儀表盤 油耗略高 PASS 新福 K3 朗動 這三車最近拿
提問者:iuyyyyytt2013-09-07
作為一個過來人,告訴哥們兒你,不差錢就直接上豪華版吧。 我當時也想著舒適版的配置足夠了,但對比了一下,覺得還是直接入手豪華版更劃算, 多了真皮方向盤和座椅, 還有座椅的電動調節、天窗, 說實話很大程度地滿足了我的
提問者:Meararrompamy2014-10-18
但凡雪鐵龍出品,在操控環節都不會讓人失望。但是國內不少車型在和“L”沾邊后都喪失許多魅力,讓人不禁對C4L產生疑慮。一坐進C4L的駕駛席,你能通過熟悉的開揚感、兩側三角窗的優秀視野察覺到這是一款雪鐵龍車型,這些特征已經深
提問者:2014-01-26
高速方向穩定性是日產近幾款中低價車(頤達/騏達、驪威、軒逸)的一個共有弱點,騏達也未能幸免。具體來說就是高速行駛(100km/h以上)時方向盤的指向性會變虛,在高速彎中也欠缺清晰的回饋力。另外,底盤行駛的質感不夠高級,走
提問者:smnaxert2016-08-29
在試駕前的講解會上,日方技術人員特地介紹了新軒逸在轉向系統上進行優化,降低了低速泊車時的力度,過彎時用更輕的力度就可以穩住方向盤,回中力也進行了調整,目的就是要做到輕松操控。實際駕駛中新軒逸的低速轉向相當輕盈,其中那臺輪
提問者:yangfuno2014-04-13
不會的。新軒逸采用了EPS車速感應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整套轉向系統的輕重適宜,靈活準確。
提問者:chinaren120201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