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2013-03-14 00:00
原理構造??
在我國一直有很多人在說好汽車的擋風玻璃是“減速玻璃”,尤其近幾年高速列車上應用了“減速玻璃”的說法更是傳的沸沸揚揚,認為透過這種“高科技”的“減速玻璃”看外面景物的運動就可以比實際速度慢。現在更有人用上了什么“超減速玻璃”、“全景式減速玻璃”等更加惑人的名詞。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物理常識錯誤。 一、“減速玻璃”的由來: 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么“減速玻璃”。“減速玻璃”這個詞是我國老一代司機的杰出“發明”,50-60年代有些原來開大卡車,后來又開了小汽車的老司機,發現開大卡車與開小汽車會有明顯不同的速度感,而又不能用他的知識解釋這種現象,于是就認為是老外(當時的小汽車都是外國貨)在小汽車上用了什么高科技玻璃,可以減速,從而創造了“減速玻璃”這個詞。以后以訛傳訛而廣為流傳,并被有些商家用來忽悠消費者,也被部分有車族用來炫耀自己的車好,更有很多人因不明其原理而深感困惑。其實當時生產汽車的西方國家并沒有這個名詞,現在中國人用的太多了,一些不明原理的新聞媒體也在宣揚,翻譯也得跟著翻譯,于是才有了“decelerating glass”這個詞英文詞匯,國外還將其與“打白條”等中國專有詞匯一起歸納為“中國特色”詞匯。雖然是中國人的“發明”,但卻是違背科學常識的“發明”,其實無論是國內外的汽車及汽車玻璃等有關設計、生產單位的正規技術資料里,或者有關院校的教科書里都是找不到這個詞的。現在輪到老外們犯迷糊了,你去問奔馳、寶馬公司的技術人員,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減速玻璃”為何物。 事實上交通工具(包括汽車、火車、飛機等)上用的玻璃正確的叫法是:安全玻璃。國家標準對不同部位的車用安全玻璃都有不同的光學要求,前擋風玻璃要求最高,有可見光透射比、副像偏離、光畸變等光學指標,沒有所謂“減速”的要求。 二、為什么開不同的車會有不同的速度感: 1、視角不同。人感知物體運動速度快慢的參數是角速度(單位時間內角度的變化),而不是線速度(單位時間內距離的變化)。相同線速度的運動物體,如果觀察的距離與角度不同,其角速度是完全不同的。如圖1: 圖(1) 一點狀物以速度V由a運動到b,對于不同角度、不同距離的4個觀察點A、B、C、D來說,角速度是完全不同的。A點與運動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沒有角度的變化,即角速度為0,是感覺不到速度的;B點與運動方向夾角大,且距離近,角速度最大;C點雖然與B點位于同一方向,但由于距離較遠,角速度也較小;D點不僅與運動方向夾角小,而且距離也較遠,所以角速度更小。由此可見:不同的車,由于車頭長度、玻璃斜度、座位高度等均有不同,所以視角就會不同,能看到的最近參照物物距離也不同,角速度就會不同,感覺速度就不同。這是主要原因。如圖2: (圖2) 上面為高檔小車,由于引擎部分較長、玻璃斜度大、駕駛員坐姿低等,這樣視線就越平,駕駛員能看到的最近點為B,距離A-B反映到駕駛員的角度為∠1;下面為緊湊型小車,由于引擎部分較短等原因,駕駛員能看到的最近點為D,比高檔車的最近點B要近得多,與A-B相同的距離C-D反映到駕駛員的角度為∠2,顯然角∠1小于∠2,因此高檔車的速度感明顯比緊湊型車要慢。 2、減震性能不同。減震性能不好,汽車行駛時會有不規則的顛簸,看外面的景物就會有不規則的晃動,如同看一幅不停晃動著的畫面,就容易使駕駛員視覺疲勞,這就是晃眼,感覺就快。減震好的車,這種不規則的顛簸就小,景物晃動也小,感覺就慢。顯然,高檔車有更好的減震性能,感覺速度就慢。 3、玻璃質量不同。好的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沒有明顯的光畸變,能非常真實地反映外面景物的物理形態與運動狀態,和沒有玻璃時的視覺效果一樣。不好的玻璃由于厚度不均、表面平整度差等原因,就會有光畸變,看物體會變形,就會給運動物體疊加一個不規則的變量,同樣給你快的感覺。切記:無論什么好玻璃,也不能讓你看起來比實際速度更慢! 此外,操控性、隔音效果也會影響駕駛員的速度感。 三、為什么通過前窗和側窗看同一景物速度感不同: 還有人通過前擋玻璃和側窗玻璃的比較,觀看同一景物發現前者速度明顯慢很多,于是就認為前擋玻璃有減速效果。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還是前面說的角速度不同的問題,與玻璃沒有任何關系。如圖3: (圖3) A-B=C-D,但∠1顯然比∠2小得多,所以通過前窗看與通過側窗看同一景物速度感是完全不同的;同樣通過側窗看遠處的景物速度感也會變慢,如圖E-F=C-D,但∠3顯然也小于∠2。 四、坐動車組看外面的景物為什么不快也不暈車: 動車組車窗玻璃與汽車前擋風玻璃的結構是相同的,也沒有所謂的減速效果。乘客感覺不快主要是因為高速鐵路路基一般高架,近處沒有妨礙視線的障礙,離景物較遠,看遠處的景物角速度小自然就慢了,如圖3的∠2與∠3。這就好像在高速飛行的飛機上看地面的景物移動很慢一樣。近處的景物角速度很大,是看不清的,尤其進入隧道就非常明顯:本來是點狀的燈看起來就像是一根很長的燈管了,可見并不存在所謂的“減速”。同時,由于人眼具有隨速度加快而視角變小的現象,稱為隧道視,隨著速度的加快人會本能地縮小視角,朝更遠的地方看,近處快速運動的景物就被忽略掉了,所以才感覺不到很快。此外,高速列車運行非常平穩、寧靜也給乘客以慢的感覺,并且這才是乘客不暈車的主要原因。加上動車組車窗寬大,視野開闊,景物可視時間較長,也會給乘客慢的感覺。 結論:無論什么車上,都只有光學性能良好、能真實反映外面景物物理形態與運動狀態的車用安全玻璃(理想的效果與沒有玻璃時的視覺效果一樣),沒有可以看起來比實際速度更慢的“減速玻璃”。
回答者:2016-03-14 00:00
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么“減速玻璃”,所以“作用”也就無從談起。請看下面的文章:在中國一直有很多人說好汽車的擋風玻璃是“減速玻璃”,尤其近幾年高速列車上應用了“減速玻璃”的說法更是傳的沸沸揚揚,認為有了這種高科技科的“減速玻
提問者:lonely52122013-06-14
(首先聲明在玻璃行業里面,沒有專業的“減速玻璃”這個術語,它只不過是質量更好、更高級的車用玻璃而已。) 除了真空,任何透明的物體包括玻璃、甚至空氣對傳到我們眼中的光線都是有影響的,要不然怎么會有海市蜃樓。你如果在
提問者:ksdiuw2014-05-19
(首先聲明在玻璃行業里面,沒有專業的“減速玻璃”這個術語,它只不過是質量更好、更高級的車用玻璃而已。) 除了真空,任何透明的物體包括玻璃、甚至空氣對傳到我們眼中的光線都是有影響的,要不然怎么會有海市蜃樓。你如果
提問者:aoyi52013142013-09-06
減速玻璃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減速玻璃。其實汽車前擋風玻璃應該叫車用安全玻璃,它實際上是一種夾層玻璃,是由兩層鋼化玻璃中間夾一層PVB膠片制成,這種玻璃受外力損壞時,玻璃碎片仍然粘在膠片上,而不會
提問者:cc89092017-01-06
汽車高速行駛時,透過減速玻璃正視前方看到的景物移動速度比未透過減速玻璃作同樣觀察時的移動速度要慢。這一事實可以做實驗來證實,比如讓副駕把頭探出天窗看看,保證讓他心驚膽戰!(此舉危險!最好用攝像機代替) 究其原因,
提問者:crnanvb582013-04-08
第一個回答是完全錯誤的!汽車前擋風玻璃是凹透鏡嗎?想當然!你怎么不去汽車修理廠找幾塊損壞的前檔玻璃實際測量一下中間與四周的厚度值,看看是不是凹透鏡?即使不去測量,也不難想象,玻璃四周才多厚?如果是凹透鏡那中間還有厚度
提問者:zotttb201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