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AXnCnGkJ2014-09-11 00:00
你好雙離合的注意事項 再補充一些雙離合車需要注意的地方:1)只有在P、N兩檔時才可以發動車輛,從P檔摘出排擋桿必需踩住剎車。N檔啟動的使用是當你車輛發動后就直接向前行駛時,你可以先接通電源(不打著發動機),踩住剎車把檔位拉到N,再點火,之后掛入D檔直接前行,這樣可以避免在P檔打火后,需要經過R檔,使變速箱經過一次反向沖擊!這就有點精益求精了,呵呵:)另外的作用就是在行駛中突然熄火時,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迅速將檔位推至N檔打火再啟動發動機。2)一般檔位在N、D、手動模式間切換時不用按換檔按鈕,從P-R、N-R掛檔必需按換檔鈕,而手動模式掛檔都不用按換檔鈕。(排擋桿上的按鈕,也有錯位排列的排擋桿沒有換檔按鈕,如別克凱越等)3)行駛中切不可掛入N檔滑行,因為變速箱內需要潤滑,當行駛中把檔位放在N上面時油泵是無法正常地供油進行潤滑的,會使變速箱內部件溫度升高,造成徹底損壞!另外高速時空檔滑行也是非常危險的,雖然省一點點油但卻不值得冒這個險!這方面的介紹有很多,我就不再贅述了。低速時滑行停車可以提前掛入N檔,倒沒有什么影響。4)雙離合車在行駛中切不可推入P檔,除非你不想要車了!在行駛方向變動時(前進改后退或者后退改前進)就是從倒檔掛入前進檔或前進掛入倒檔時,一定要等車輛停穩后再做操作。5)行駛結束停車時,雙離合車必須熄火掛入P檔才能抽出鑰匙。很多人習慣停下來直接推到P檔再熄火,拉手剎。細心的人會發現這樣操作,熄火后一般車輛因路面不平會前后小小挪動一下,而這時P檔變速箱有個咬合裝置是和變速齒輪咬住的,這時的挪動會對變速齒輪造成一點沖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車進入停車位置后,踩住剎車將排擋桿拉到N檔,拉起手剎,松開腳剎然后熄火,最后再將排擋桿推入P檔!當然這也是屬于對變速箱精益求精的保護:)6)另外關于臨時停車(如等紅燈)時,雙離合到底該用N檔還是D檔這個問題一直有些爭論,其實并沒有什么關系。N或者D都沒有錯,只是根據自己習慣而已,暫時停車踩住剎車掛在D對車子也沒有損害,因為變速箱內扭力轉換器設有一組附有單向離合器的反應輪,其作用是放大來自發動機曲軸的扭力,在發動機怠速下它是不會轉動的,只有待發動機轉速上升時它才會起作用。所以踩住剎車等紅燈也時沒有關系的,掛到N拉手剎也無妨,好處是可以降低雙離合過熱燒毀的可能性,也可以讓右腳活動一下,抓緊時間適當的放松放松:)可以套用一個較硬性的指標:如果停車在半分鐘以上你就掛入N拉手剎吧,如果停車時間很短那就踩著剎車等就好了,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對一般雙離合車的解釋,當你的車輛有特殊要求的時候你就不能按照這個來了,按廠家提供的說明書辦事哦。不過最后還是要奉勸各位雙離合車車主,變速箱是個很昂貴的東西,在使用前還是仔細閱讀說明書,找該車型的專業人員詳細咨詢使用中應該注意的狀況!這樣才能更好的使用愛車。 最后再總結一句,千萬別空檔滑行,不安全。帶檔滑行,放開油門,會起到省油的效果。 或者切換到相應的手動檔模式 。
回答者:chengkaibin1232016-09-11 00:00
08凱美瑞2.4 L和邁騰1.8T無論是廠家的宣傳定位,還是消費者的選擇,這兩款車確實是一對十足的對手,邁騰的上市價格還完全參考凱美瑞,可見針鋒相對的程度。作為咱們購車者來說,其實它們之間還是有比較明顯的風格差異的,選擇
提問者:ctvgkda2014-05-08
M3 日系車,日系車的通病就是鈑金不好,偏軟,安全性差。全民反對。 凱越 美系車,安全性沒問題,就是多燒點油。 斯柯達,速騰,朗逸,高爾夫 這幾款,質量好。 經典的 1.4T 加DSG 雙離合 價格裸車11
提問者:zhucf032013-09-05
雖然新英朗挺漂亮的,但是新英朗的底子就是凱越的放大版。沒必要選擇18T,15N足矣。另外通用集團的雙離合變速箱質量不好,故障率相當高。而且用久了滲油是正常現象。不建議購買
提問者:X640uE2016-09-08
汽車儀表盤上出現感嘆號警示燈大概有三種: 一、三角形中間1個感嘆號。這是常規故障顯示燈,主要有如下情況亮起。 1、干式雙離合變速器離合器過熱; 2、斷油系統干預或出現故障; 3、駐車傳感器故障; 4、外部車燈故
提問者:dwyb4xk02015-10-24
雙離合變速箱(DCT)不屬于一般的自動變速箱,也不屬于一般的手動變速箱,普通的手動/自動變速箱只有一個離合器,而雙離合變速箱擁有兩個離合器,每個離合器負責一半的檔位,比如一個6個檔位的汽車,那么離合器1負責倒擋、1、3、
提問者:xuesi03062013-05-22
講質量談性能,肯定是2.0旗艦版的新福克斯最好,雙離合變速器,燃油直噴發動機,動力足油耗低,性能出眾,但是價格也恐怖。 講性價比,別克凱越最高,其次克魯茲,凱越優惠2萬多,克魯茲優惠1萬多,但是這倆車油耗都比較高,比較
提問者:19991110abc20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