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spdf5762013-11-19 00:00
熱車原因之一 第一,車子經過長時間的停放,引擎內的機油又流回引擎下部之機油底殼內。因此在久未用車(如隔夜)后發動引擎,其時引擎的上半部是處于沒有機油,缺乏潤滑的狀況。大約要在發動后30秒左右,才會因機油泵浦的運轉而將機油運送到引擎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部件。但即使是一發動引擎后就立刻上路,只要不猛踩油門飚車,保持低速運轉,其效果是和怠速運轉相同的。 熱車原因之二 引擎在未達工作溫度之前(大約在攝氏90-110度之間),其供油系統因溫度尚低,均無法有效地將汽油完全氣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液體溫度上升到沸點就氣化了)。在汽油尚未氣化而呈"濕濕"的液狀時,是不容易燃燒而發動引擎的。此時就要靠阻風門的作用,阻止部分空氣進入汽缸,以提升汽油/空氣的混合比,并提高引擎轉速使引擎不致熄火。當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后,自動阻風門自然會因機械的動作而恢復正常狀態;而手動阻風門的車子務必記得將阻風門放回,否則因油/氣混合比過高,不但浪費汽油,馬力不足,而且汽油燃燒不完全會冒黑煙。一具冷引擎要達到正常工作溫度約需七八分到十幾分鐘不等,依車種不同而定;而在這段時間中,也不需要原地熱車,只要不以高速行駛就無妨。 熱車原因之三 有關變速箱變速齒輪的潤滑,這是一般人最不懂也最易忽略的。變速箱齒輪油與引擎機油相同的地方是:在冷車時齒輪油都流到變速箱下半部。只有當行車時才會因齒輪的運轉而將底部的齒輪油帶起,潤滑上半部。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車子在冷車時換檔生澀的原因。其解決之道也不是原地熱車即可解決的。因為變速箱并沒有齒輪油泵,原地熱車只有引擎在動,其余部分都沒在動,只有等到實際上路后,慢慢行駛了一段時間才能改善此一狀況。 冷車時換擋生澀與熱車時間 很多車主會有這樣的感受:大多數車子在冷車時換擋會相當生澀。車主問這是不是因為熱車時間不夠長所致?其實這主要是因為變速箱齒輪油在冷車時齒輪油都流到變速箱下半部,只有當行車時才會因齒輪的運轉而將底部的齒輪油帶起潤滑上半部。師傅指出,如果遇到換擋生澀的情況,也不是原地熱車即可解決的。因為變速箱并沒有齒輪油泵,原地熱車只有發動機在動,其余部分都沒有工作。一般只需要等到實際上路后,通過慢慢行駛一段時間來改善這一狀況。 不熱車對發動機的影響 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溫度大約在攝氏90~110度之間,在未達工作溫度之前,由于供油系統溫度低,則無法有效地將汽油完全氣化,在這種狀態下,是不容易燃燒而啟動發動機的。此時,發動機會靠阻風門的作用,阻止部分空氣進入汽缸,提升汽油/空氣的混合比和提高發動機轉速維持發動機不致熄火。當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后,自動阻風門隨著機械的動作恢復正常狀態。因此長時間未使用的車輛,在啟動后一分鐘之內盡量不要行駛,建議原地怠速熱車一分鐘。 熱車的正確方法 原地熱車時駕駛切忌猛踩油門, 正確方式應以低轉速緩慢行駛。 綜合以上三點,怠速原地熱車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效果有限,反而還浪費汽油和時間(再加上污染空氣)。且引擎怠速空轉時汽油還可能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積碳的情形,更傷害引擎。尤有甚者,有些車主還喜歡在怠速空轉時猛踩油門,一大清早擾人清夢不說,此舉更是令引擎快速磨損,嚴重損壞了引擎的機件,一點好處也沒有,實在不知道這些人如此做有何目的? 因此,正確的熱車方法,應該是在發動后30秒至一分鐘后上路。但此時千萬勿以高轉速行駛,應保持在低車速,引擎轉速以不超過3000~3500轉為限。一般保持2000轉。 否則逞一時之快,引擎及變速箱所受到的激烈磨損可是無法復原的。待引擎溫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溫度后,再恢復"個人習慣"之開車方法即可。 夏季、冬季都需要熱車,冬季的預熱時間要比夏季長一些。發動機經過一夜的靜置,各摩擦面上的潤滑油已經基本消失,失去了油膜保護;低溫促使潤滑油的黏度增大,附著力和流動性變差,增加了發動機啟動時的阻力。此時行車,會加大發動機的負荷,增加不必要的磨損。權威機構的研究表明,發動機在冷啟動時的磨損量占整個磨損量的一半左右。正常的怠速暖車可以減少這種磨損,從而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低溫下,金屬會呈現較小的彈性和抗磨性,只有在正常的工作溫度下,發動機才能達到正常的配合間隙,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熱車并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很多朋友進入了熱車的誤區。其實只要發動機能夠達到穩定且正常的怠速就可以行車了。化油器發動機在達到工作溫度以前,供油系統往往不能正常工作,必須拉開阻風門怠速熱車,要不然就會轉速不穩甚至熄火。推回阻風門發動機怠速平穩,即可起步行駛。一些使用先進發動機技術的電噴車輛,精密的電腦使噴油嘴噴油準確,燃油霧化程度高,啟動后只需要很短的時間,機器的轉速就可以穩定并達到規定的怠速值,所以現在的電噴車的熱車時間不宜過長。 平時打著車,有個擦車或活動腿腳的功夫,怠速就能夠達到正常值。過長時間的怠速熱車,除了增加耗油量和積炭外,也不利于環保,對提高三元催化器的工作溫度也沒有幫助。實驗表明,催化器的正常工作溫度在600℃---800℃左右。怠速時,很難達到正常工作溫度,而行駛時則可很快達到,因此為延長催化器的壽命減少空氣污染,不能長時間怠速熱車。同時要注意,熱車過后一定要低檔慢速行駛,轉速不要一下拉得過高,根據發動機的狀況和車況慢慢的換高速擋把車速加上去。最好等到水溫達到水溫表的第二格(60℃)時,在以正常速度行車。 電噴車在怠速熱車時,切忌為了節省熱車時間,而采取大油門的方式提高水溫,這樣不但會增加油耗,嚴重的有可能造成燒瓦。 另外,不只有發動機需要做適時的“熱身運動”,變速箱、油壓動力輔助系統,甚至輪胎等也要做“熱身”。以變速箱為例,冬季氣溫寒冷,變速箱內部的潤滑油基本凝固了,不是正常溫度下的流動狀態。它內部的潤滑不像發動機,是靠齒輪轉動帶起潤滑油來潤滑的。
回答者:黃海198602172016-11-19 00:00
北方寒冷冬季的駕駛困難主要有兩點,一是氣溫低,啟動困難;二是路面滑,方向和剎車易失控。氣溫在-20°C左右發動露天停放的電噴汽車,很少遇到啟動困難,但是接近-30°C,常常發動不起來,特別是電瓶電不足的時候。 1、上車
提問者:jing861234562015-10-06
怠速時高時低,一般來說原因有:節氣門和流量計臟,以及怠速閥臟;空擋滑行,轉速突然升到3千轉,怠速閥的嫌疑最大。其中可能有二:其一怠速閥太臟了,有很多膠質沉淀和積碳,造成活動閥體轉動不靈活,空氣流量過大;其二怠速閥本身(非
提問者:moon_02262013-06-06
怠速時忽高忽低是不是冷車及氣溫較低,節氣門該清洗了,空擋滑行是不對滴,既不省油又不安全。
提問者:xing36192013-03-05
冬季用車有講究 眾人教你除雪節油小竅門 前風擋玻璃積雪不可立刻啟動雨刮器 天氣越來越冷,似乎離下雪也越來越近。那么,雪天用車你有什么煩惱呢? 很多車主反映,雨雪天最大的苦惱不是開車,而是將車停在室外,
提問者:shrieyp2013-09-04
如果在平整的柏油路上的雪面上,時速在30公里以上,采用普通的干胎,踩剎車或者踩得猛一點,ABS和防側滑裝置百分百的會啟動,這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是帶這幾個功能的汽車都會有這個反應,但是有一點要區分開,大部分車型如國產的在A
提問者:upshinelightin2013-03-01
沒有什么傷害!你買的是車,這是個消耗品,別把他看的跟寶貝一樣,過度的愛護! 冬天冷啟動時著車后原地怠速1分鐘再起步,前3公里內盡量保持低速行駛。等水溫正常了再正常行駛
提問者:一直睡不著覺2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