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aya_takarai2014-02-11 00:00
最好的情況是:帶著課題去實習。論文,實習單位,以后工作,都聯系起來。事半功倍! 實習,是學生邁向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實習經歷往往影響到擇業,不容忽視。那么,該如何選擇一份實習工作呢,在實習過程中又該注意些什么呢? 3 E, E5 [8 }6 {: x$ l3 c! k" ^ 7 S5 Z& D0 q; O& @' f3 q- D' G m- O; F8 Z3 O 一,貼近專業瞄準職業選擇實習崗位 ( h& A5 c' @/ ]4 ~6 \, S3 P7 f! I% ~, A% n! e9 y# [- q 實習是為就業打基礎,尤其是高年級學生的就業實習,更是以就業為目的。因此,針對性地選擇實習崗位非常重要。學生在選擇崗位時,應盡量選擇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崗位和自己有興趣的崗位,這樣才能最大地發揮出自身蘊藏的專業知識,為自己的今后的擇業增加砝碼。有些同學把實習當做兼職,哪里錢多就往哪里去實習。殊不知,這樣做的后果會非常嚴重,因為你并沒有真正學到什么和今后職業相關的東西。8 Q# V& S1 d5 d. @ 1 d8 R! @- d3 A( Z% \. F" N# K; g 而那些選擇專業對口單位進行實習的同學在專業業務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他們不但進一步掌握了課本上的知識,還從實踐中學到了許多課本以外的技能,而且對專業和專業領域的了解遠遠超越了在校時的狹隘理解,上升到了更高的層面。大家一所學校出來,學的東西一樣,在實習單位的經歷不同就會拉開很大的差距。 9 z/ ]' C6 @2 q # o: z7 E3 [6 J 二,在實習中探索個人職業目標和定位, [! M3 u. D3 r- d) q . L' W. j2 r2 z x$ ^& P/ b 在正式就業前,實習是個很好的職業探索期,學生通過實習工作的鍛煉,開始了解職場,了解各類崗位的職責、工作內容等,這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在此過程中探索個人職業目標和職業定位,即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個人的定位。實習過程中,你不光是埋頭干活,更要積極思考,考察個人的興趣所在,所擅長的工作,自己所向往的工作,以及將來希望達到的職業目標,等等。實習過程中倘若能夠初步或基本明確個人職業目標和定位,正式畢業擇業時則會少走很多彎路,當其他同學還處在探索期時,你已經在一條選擇好的通道上往縱深發展了。/ w9 m' d/ V5 o0 K, C: h ' ~( K0 @ o' O/ g/ @* F" G 三,在實習中考察單位,熟悉職場“生態環境”# V8 Y6 q. Q4 Y/ D" v; H# ` 6 J; p$ _! S3 `' m n" g 不要以為,實習的過程就僅僅是接受企業考察的過程,事實上,實習的過程是大學生和企業相互了解和考察的過程。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比較深入地融入企業,接觸到未來的同事,感受到企業的文化。這時,要問問自己,是不是適應這里的工作環境?是不是喜歡這份工作?是不是可以和其他人能很好地溝通合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要盡早考慮自己的下一步選擇了。因為如果通過實踐,你發現自己確實不適合這份工作,那么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這次的選擇不同于理論,他給你的感受更深刻,因為他是你通過自己的勞動真正確定自己的方向。7 F ^% S1 W- B- i; m; V# D( u0 v / R8 ^! @6 f2 Q' G9 x 四,隨便選擇一個崗位進行實習。! k2 |$ f7 f- h m# ]) J 1 u+ Z9 I2 T9 ?9 L 首先即便對實習生的要求會相對低些,但找實習也并非一定可以成功的,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有實習機會就盡量去把握住,以免推到六七月份就更加難找到了。其實,好多同學到了大三依然是懵懵懂懂,無法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職業定位,那么就可以去嘗試各種行業和各種崗位。另外,在大三之前的大學生找實習主要是為了增加經驗和經歷,心態不是很很對,也有的就是愛好或者是跟隨別人,而且這時候找實習相對較難,畢竟大部分實習生是面向大三大四的,所以就可以隨便找一個崗位,當然愈好愈好。 總結一下。 職場可分為三大類:一是部委公務員;二是事業單位;三是企業。企業又可分為央企國企、外企、優秀的股份制企業、民營、小私企等,后三類企業超過企業總數量的90%。挑選實習單位是一個技術活兒,也有部分運氣成份在里面。那么選擇實習單位應從哪些角度考慮呢?可重點從以下幾個維度選擇:專業匹配;愿景的行業;單位的類型;工作地點;入職的可能性;興趣愛好;個人能力;企業文化;公司員工類型等。但有一點是最好不要太在意的,特別是對于大三之前的學生不必去太在意的就是工資(補貼)。只要夠自己生活或者差不多可以滿足自己的吃飯問題就可以的。畢竟上大學就是一種投資,回報期并非是在大學期間。 選好了實習單位,在實習過程中又該注意些什么呢? 在步入實習崗位的時候,面對瑣碎的實習工作,許多學生開始抱怨,并開始起了打“退堂鼓”的心理。其實,實習時間差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知識的最好機會,也是大學生進入社會前的訓練營。但很多學生把實習看得太隨意,想去就去,不想去就隨意請假,而且有的僅僅為了應付學校安排的實習鑒定這一關。下面是實習生常犯的三大禁忌,你在實習中是不是也犯過呢?或者說你將來會不會犯同樣的錯呢禁忌一:實習是為了學習專業技能,瑣碎工作不值得。0 d6 I% A' g7 k! 在大學生尋找實習的過程中,大一、大二時可以不必追求專業對口、職業定位;大三、大四時,要著重去找與心儀職業相關的實習。當然,如果實在找不到理想的實習職位,一個相關的實習也比沒有好--非專業實習同樣可以培養職場文化。但這并不是說實習越多越好,實習的前提是不影響學業的完成。在實習時,大學生要以主動、積極的心態去學習之長規矩,不要指望企業精心照顧自己。 專家建議,實習重點并不在于該學什么技能,而很長一段時間內在于學習職場的規矩--接人待物、這個行業和這個職業交流的方式--集中在職場文化與道德。并且,如果大學生的職場文化到位,就會縮短職場的磨合期,能力能夠獲得快速的提升。 禁忌二:實習太過功利。 在實習中發現很多學生在找實習工作時太功利,實習前先要明確公司是否留人,如果公司表示不留人活著不確定,往往就會在態度和行動上懈怠很多,這種做法并不可取。職場專家建議,其實很多企業一直在暗中觀察,只要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表現突出都可以留下來,企業非常愿意留用實習生。 禁忌三 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隱藏內容請回復:到大公司實習,求職才能加分。 很多學生在找實習工作時傾向于找大公司,覺得在小公司實習學不到東西,并且為必能為將來的求職打分,但大公司開放的崗位畢竟有限。對此,職場專家建議,實習的內容是什么比在哪里實習更重要。招聘方主要是通過學生的實習過程考查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如有些學生在暑期可能會到公司作電話促銷工作,電話促銷這一工作往往壓力較大,非常考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很多學生往往堅持不了多久就放棄了。針對這一經歷,招聘方會了解你在這份實習中工作中堅持了多久,成功了幾個訂單。企業意在通過這些問題,考察和了解學生抗壓力和能力,溝通能力,毅力、耐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禁忌四:喜歡跟風,喜歡表面風光的行業。看到別的同學找快消行業的實習,自己也去找,看有的同學找通訊行業實習,他也想去,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一味的跟風對將來并非好事,即便你去了寶潔實習也是一樣。另外就是許多人都喜歡風光的行業,而因此失去了自己的主動性。因為每個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別人可以成功的找到大公司好崗位實習,然而你未必可以。這里面有很多因素,也不單是能力這個因素。就這樣看不起其他行業而錯過了應聘實習的機會,其他風光行業和崗位的工作卻沒有找到,那就是很不值得的了。 縱觀畢業生實習的種種心理,職場專家建議參加實習的畢業生,實習中學習職場文化比抱怨工作瑣碎更有價值,實習中用心工作比糾結于職位去留更獲益,更重要的一點,實習中做什么比在那實習更重要,希望畢業生掌握好以上三點,鋪平實習之路。
回答者:bzeyzhuzi152016-02-11 00:00
比亞迪F0油耗那么高嗎?我買的是瑞琪M1 1.3的型號,才2個月,跑了大約2600多公里,目前平均是6.7。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不過我走的路線都是高架和地面兼有的,如果全部地面路的話,油耗可能會再高些。 還有,起初的5
提問者:vdlf3kixh2013-07-01
汽車磨合的優劣,會對汽車壽命、安全性和經濟性產生重要影響,實在不可小看。做好檢查維護,提高磨合質量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要跑足2000公里磨合期,這是保證機件充分接觸、摩擦、適應、定型的基本里程。 別跑太快,
提問者:201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