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谷冬jahgvpj2016-04-19 00:00
最近迷上4*100飚起步 總是拉到斷油換擋 平時市區駕駛也習慣性高轉速. 結果聯系兩次換機油中發現 車有點缺機油 應該是有點燒機油現象 請問高手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吖?最近特發愁 主要是怕真燒機油厲害了 車就完了 !
汽車發動機燒機油的原因和檢修! ∫、發動機燒機油的表現! “l動機燒機油的主要表現是排氣管冒藍煙。怠速狀態發動機會出現抖動,發動機機油在一個例行保養(換機油)周期中(無滴漏現象)嚴重缺少! 《l動機燒機油產生的原因 造成發動機燒機油的原因分為兩種: 1、正賞磨損:也就是車輛在行駛一定公里數以后的正,F象。一般車輛為二十萬公里左右,不同的車、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地區(空氣灰塵含量)對發動機的使用壽命都有很大的影響。 2、非正常磨損:造成非正常磨損的原因有產品質量和使用不當造成的早期磨損。如果在保修期內就出現燒機油現象,及時和廠家4S店聯系交涉維修或更換發動機。 造成發動機早期磨損的原因有:使用不合格的機油、超期不更換機油和機油慮清器、冷車大油門起動、長時間缺少機油下運轉、長時間高溫狀態下運轉、長期超負荷高轉速下運轉(發動機轉速每分鐘超過四千轉)、長期在空氣質量(灰塵含量超標)不好和到期不更換空氣慮清器的狀態下運轉、機油泵油泵力不足、油壓過低、機油道堵塞等等,都會讓發動機減少使用壽命造成早期磨損。三、哪些部件磨損老化會造成發動機燒機油 1、氣缸套、活塞的磨損會使氣缸壁的間隙變大而造成部分機油竄入燃燒室燃燒。 2、活塞環的磨損、活塞環彈性減弱或斷、活塞環走對口(幾個活塞環口成一條直線)造成密封不嚴而使部分機油竄入燃燒室燃燒。 3、氣門油封老化破損也會讓部分機油進入燃燒室燃燒,特別是進氣門油封老化破損更易讓機油進入燃燒室燃燒。 4、發動機廢氣管(機油室通發動機進氣管)堵塞造成機油室壓力過高而造成部分機油竄入燃燒室燃燒。 5、氣缸墊油道與氣缸對沖也會使部分機油竄入燃燒室燃燒。 四、如何判斷故障所在 檢查由簡到繁、由易到難。 1、檢查廢氣管是不通暢。如果不通,清洗或更換。再行駛一段時間候查看機油是否缺少,排氣管是否還冒藍煙。 2、測量氣缸壓力,氣缸壓力正常:那應該是因氣門油封老化破損導致的燒機油,更換氣門油封。建議更換全部油封。 3、如果氣缸壓力單缸、多缸或都低于正常值,那么只有揭缸蓋檢查缸墊是否沖油道、缸徑磨損程度、活塞磨損程度、活塞環的彈性等等。如果只是沖油道,更換缸墊就行了。如果缸徑、活塞磨損過大,建議更換全部缸套(筒)、活塞、活塞環。如果缸徑磨損不大,可更換活塞、活塞環。如果是活塞環原因,那么只要更換全部活塞環就可以了。 一般如果發動機燒機油,首先檢查氣門及氣門油封是否正常,其次才看活塞環與缸套之間的間隙是否正常,如果是第二點,就需要大修發動機了,就是需要更換:活塞,活塞環,下缸套,鏜缸,更換氣門氣門油封,磨曲軸,更換大小瓦,就是把發動機損壞的地方全部更換新的配件,大修好了以后,就向新車一樣,也要磨合。
回答者:tianma10042016-04-21 00:00
一、燒機油簡介: “燒機油”是指機油進入了發動機的燃燒室,與混合氣一起參與了燃燒。車輛出現“燒機油”現象,會使車輛氧傳感器過快損壞,導致燃燒室的積碳增加、怠速不穩、加速無力、油耗上升、尾氣排放超標等后果! 《
提問者:titantxj2013-08-13
1、由于氣門油封老化、橡膠失去彈性造成的密封不嚴,機油滲入到燃燒室燃燒,從而消耗掉,F象是早上第一馬達著車,有一股藍煙,車熱后很快消失。一般是由于水溫過高或使用年限到期造成的。還有就是損壞! 2、由于缸筒磨損或活塞環張
提問者:qq3305620662016-01-28
摩托車燒機油無非就是活塞、活塞環或者氣缸壁磨損嚴重了,在工作的時候密封不好,引起曲軸箱內的機油串到氣缸里面和混合氣一起燃燒。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進排氣門的氣門導管油封老化或者損壞導致機油由油封處串到氣缸里也會引起燒機油,先要
提問者:annd0977262013-06-15
機油本身是有一定的消耗的,消耗過量就是出現了燒機油的問題。影響燒機油的因素很多比如:燃油品質、行駛路況、駕駛習慣、保養習慣等等,以上原因會加劇機油消耗導致燒機油,使得車輛出現: 1、燃燒室出現積碳,使活塞環的氣環卡滯,
提問者:i17f052016-06-14
摩圣免拆治理燒機油方法(只針對汽油發動機) 1. 第一階段:深度清洗發動機 1.1 潤滑系統清洗 1.1.1 產品及用量 潤滑系統再生清洗劑(vitaflush);100-150ml/升機油,特別嚴重允許加量
提問者:yjt3ul2kd2016-04-04
燒機油一般是滑塞和缸的摩擦間隙增大,燒的不太厲害就勤加機油,機油保持在刻度尺正常范圍就行,加了機油開不了1500公里,那就要換氣缸和滑塞,一般的200元左右吧,剛換后要跟新車一樣保養。
提問者:hefeilai201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