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沒錢買房555552013-04-05 00:00
最近比亞迪新推出了一款1.5L排量的發動機BYD473QE,目前已經搭載在其旗下的F3、G3、L3車型上出售,在工信部9月30 日更新的輕型汽車燃油消耗量通告中百公里綜合工況油耗為6.2L,殺入了最新一批的節能惠民目錄,享受3000元補貼,再次對汽車市場造成了強大的沖擊。來勢如此兇猛,不得不讓我們對它產生極大的興趣,下面就來看看這款發動機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吧。 BYD473QE在比亞迪3系車上替換的發動機是BYD473QB,首先來看下它們的參數對比。 通過以上參數對比可以看出BYD473QE的排量要稍大些,油耗卻低了很多。是什么原因呢?揭秘之前先上張BYD473QE的外觀圖片。 下面就來看看這款發動機的殺手锏吧!BYD473QE是自主品牌中第一款擁有“VVL技術”——可變氣門行程的發動機,這就是它如此牛叉的最主要的原因。首先來解釋下“可變氣門行程”。發動機的氣門行程是受凸輪軸轉角長度控制的,在普通的發動機上,凸輪軸的轉角長度固定,氣門行程也是固定不變的。類似于不可變氣門正時的發動機,這種氣門行程固定不變的發動機,它采用的氣門行程設計也是根據發動機的需求設定,賽車發動機采用長行程設計,以獲得高轉速是強大的功率輸出,但在低轉速的時候會工作不穩定;普通民用車則采用兼顧高低轉速的氣門行程設計,但會在高低轉速區域損失動力。 而采用可變行程技術的發動機,氣門行程能隨發動機轉速的改變而改變。在高轉速時,采用長行程來提高進氣效率,讓發動機的呼吸更順暢,在低速時,采用短行程,能產生更大的進氣負壓及更多的渦流,讓空氣和燃油充分混合,因而提高低轉速時的扭力輸出。 BYD473QE這款發動機另一個比較大的亮點是采用了先進的EGR廢氣再循環技術,它是針對引擎排氣中的氮氧化合物所設置的排氣凈化裝置。氮氧化物排到大氣中,碰到強烈的紫外線時,會生成光化學煙霧。這種光化學煙霧,會造成眼睛疼痛,嚴重的話還會呼吸困難。長期呼吸被氮氧化物和黑煙等污染的空氣,也容易帶來呼吸器官的疾病和癌癥。 發動機控制電腦即ECU根據發動機的轉速、負荷、溫度、進氣流量、排氣流量、溫度來控制電磁閥適時地打開,進氣管真空度經電磁閥進入EGR閥真空膜室,膜片拉桿將EGR閥門打開,排氣中的少部分廢氣經EGR閥進入進氣系統,與混合氣混合后進入氣缸參與燃燒,盡量減少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在環保和動力上取得最大的利益和平衡,真正做到節能減排。 BYD473QE采用的是全鋁合金16氣門設計,德爾福最新版本的電噴管理系統,四點火線圈每缸獨立點火,使用免維護無聲正時鏈條,與國際先進水平越來越接近。據說該發動機整體引進日本技術生產線,并且由日本工程師監督管理。 通過這款成功量產下線的發動機可以看到自主品牌的技術工程師們都在幕后努力地研究開發著最適合我們國家的產品,只要大家都能靜下心來,專心研究,努力工作,中國的汽車事業還是有希望的!
回答者:liugong3652016-04-05 00:00
作為比亞迪在中高級車型的旗艦車型,I6擁有足夠大的寬適空間,長/寬/高分別為4860mm×1825mm×1463mm,軸距達到2745mm。據了解,I6在動力上仍將延續現款F6的配置,2.4L自動擋車型配備了三菱4G69
提問者:folmcvmnx2013-04-26
需要的,隔熱棉不僅可以對溫度進行隔絕,而且對車輛的噪音阻隔也有一定的作用,隔熱棉這樣除了上面說隔絕溫度,還可以保護車漆,保護位于發動機艙蓋內部的塑料件,如玻璃水導管等。一般來說,在汽配城購買一個原廠的發動機艙保護棉的價格
提問者:tong46552013-11-29
暈,,聽你這么說完都不想給你答案了。。因為我是F0車主。。你的狀況我也有。。但是我沒后悔買F0。。你可以選擇把它再賣掉啊。。干嘛還要解決辦法。。去做個隔音。。4門隔音條+前機器蓋子(隔音條+隔音棉)+后窗隔音條=130元
提問者:2013-09-08
L3搭載了全新BYD473QE發動機,全鋁合金材質,并且是自主品牌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擁有VVL(可變氣門升程)技術的發動機,具有高效環保、經濟節油的特性。其EGR廢氣再循環技術,可根據發動機工況適時的將一部分未燃盡的混合
提問者:匿名網友2014-03-30
1、發動機水箱中的冷卻水達到沸點,并產生大量水蒸氣,會產生大量氣泡,冷卻系統中一部分面積被氣泡所占據,就會使氣缸壁周圍嚴重虧水,從而使得發動機缺乏冷卻,會使活塞、活塞環、連桿等部件的強度降低,甚至變形,承受不了正常的負荷
提問者:ylmpeui942016-09-05
【靚車圖片】【型號(款式)】比亞迪S8手動旗艦型比亞迪S8自動尊貴型比亞迪S8自動旗艦型【廠家報價】19.08萬(RMB)18.18萬(RMB)20.68萬(RMB)刪除刪除刪除[基本參數]生產時間(年式)2009200
提問者:hefe1090028355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