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直到500ok2014-11-17 00:00
電氣安全 第一節電氣安全概述 電氣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與設備安全兩具方面。人身安全是指在從事工作和電氣設備操作使用過程中人員的安全;設備安全是指電氣設備及有關其他設備、建筑的安全。 一、電的特點 (一)電的形態特殊,看不見,昕不到。人們日常所能感受到的電,只是電能的轉換式, 如光、熱、磁力等。 (二)電的傳輸速度(30萬公里/秒)。 (三)電的網絡性強,若干線路聯結成一個整體。"發電、供電、用電"在瞬間同時完成。 局部故障有時可能會波及整個電網。 (四)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大。發生人身觸電、著火、損壞設備、爆炸等電氣事故,會影響生產,甚至造成整個企業生產癱瘓,其后果非常嚴重。 二、電流對人體傷害 (一)感知電流 在一定概率下,通過人體引起人的任何感覺的最小電流稱為感知電流。 (二)擺脫電流 通過人體的電流超過感知電流時,肌肉收縮增加,刺痛感覺增強,感覺部位擴展,至電流增大到一定程度,觸電者將因肌肉收縮、產生痙攣而緊抓帶電體,不能自行擺脫電極。人觸電后能自行擺脫電極的最大電流稱為擺脫電流。 (三)最小致命電流 在較短時間內危及生命的電流稱為致命電流。電擊致死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通過人體數十毫安以上的工頻交流電流,既可能引起心室顫動或心臟停止跳動,也可能導致呼吸中止。但是,由于心室顫動的出現比呼吸中止早得多,因此,引起心室顫動是主要的。如果通過人體的電流只有20~25毫安,一般不能直接引起心室顫動或心臟停止跳動。 (四)電擊和電傷 電擊是電流通過人體內部,破壞人的心臟、神經系統、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傷害。由于人體觸及帶電的導線、漏電設備的外殼或其他帶電體,以及由于雷擊或電容放電,都可能導致電擊。 電傷是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或機械效應對人體造成的局部傷害,包括電弧燒傷、燙傷、電烙印、皮膚金屬化、電氣機械性傷害、電光眼等不同形式的傷害。 (五)電對人體的傷害程度的五個因素 1、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 通過人體的工頻50~60赫茲交流電流不超過0.01安培,直流電流不超過0.05安培,對人體基本上是安全的。電流大于上述數值,會使人感覺麻痹或劇痛,呼吸困難,甚至自己不能擺脫電源,有生命危險。通過人體的電流不論是交流還是直流,大于0.l安培時,只要較短時間就會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失去知覺而死亡。 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取決于外加電壓和人體的電阻。人體電阻不同,一般為800~1000歐姆。在一般場所,對于人體只有低于36伏的電壓才是安全的。 2、通電持續時間 發生觸電事故時,電流持續的時間越長,人體電阻降低愈多,越容易引起心室顫動,即電擊危險性越大。這是因為電流持續時間越長,能量積累增加,引起心室顫動的電流減小。 3、通電途徑 電流通過心臟,會引起心臟震顫或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循環中斷,造成死亡。電流通過脊髓,會使人肢體癱瘓。因此,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從手到腳最危險,其次是從手到手,再次是從腳到腳。 4、通過的電流種類 通過人體電流的頻率,工頻電流最為危險。20~400赫茲交流電流的擺脫電流值最低(即危險性較大);低于或高于這個頻段時,危險性相對較小,但高頻電流比工頻電流易引起經膚灼傷,因此,不能忽視使用高頻電流的安全問題;直流電的危險性相對小于交流電。 三、人體觸電方式 人體觸電方式,主要分為:單相觸電:兩相觸電、跨步電壓觸電三種。 (一)單相觸電 單相觸電,是指人在地面或其它接地體上,人體的某一部位觸及一相帶電體時的觸電。 (二)兩相觸電 兩相觸電,是指人體兩處同時觸及兩相帶電體時的觸電。 (三)跨步電壓觸電 跨步電壓觸電,是指人進入接地電流的散流場時的觸電。由于散流場內地面上的電位分布不均勻,人的兩腳間電位不同。這兩個電位差稱為跨步電壓。跨步電壓的大小與人和接地體的距離有關。當人的一只腳跨在接地體上時,跨步電壓最大;人離接地體愈遠。跨步電壓愈小;與接地體的距離超過20米時,跨步電壓接近于零。 第二節電氣事故 一、電氣事故分類 (一)電氣事故按發生災害的形式,可以分為人身事故、設備事故、電氣火災和爆炸事故等。 (二)發生事故時的電路狀況,可以分為短路事故、斷線事故、接地事故、漏電事故等。 (三)按事故嚴重程度劃分,可分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1)特大事故,是指造成三人及三人以上死亡;大面積停電,造成嚴重減負荷;重大電氣設備或生產廠房嚴重損壞,造成火災事故損失超過30萬元;造成其它用戶停電,產生嚴重政治影響和經濟損失。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一至二人死亡或三人及三人以上重傷;大面積停電,造成減供負荷;主要電氣設備損壞,由于停電造成較嚴重的政治影響和經濟損失。 (3)一般事故,是指除特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外的其它事故。 (四)按事故的基本原因,電氣事故可分為以下幾類: (1)觸電事故。人身觸及帶電體(或過分接近高壓帶電體)時,由于電流流過人體而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觸電事故是由于電流能量施于人體而造成的。觸電又可分為單相觸電、兩相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三種。 (2)雷電和靜電事故。局部范圍內暫時失去平衡的正、負電荷,在一定條件下將電荷的能量釋放出來,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或引發的其他事故。雷擊常可摧毀建筑物,傷及人、畜,還可能引起火災;靜電放電的最大威脅是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對人體的傷害。 (3)射頻傷害。電磁場的能量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亦即電磁場傷害。在高頻電磁場的作用下,人體因吸收輻射能量,各器官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從而引起各種疾病。除高頻電磁場外,超高壓的高強度工頻電磁場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4)電路故障。電能在傳遞、分配、轉換過程中,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事故。線路和設備故障不但威脅人身安全,而且也會嚴重損壞電氣設備。 以上四種電氣事故,以觸電事故最為常見。但無論哪種事故,都是由于各種類型的電流、電荷、電磁場的能量不適當釋放或轉移而造成的。 二、觸電事故 1、常見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電氣線路、設備檢修中措施不落實; 電氣線路、設備安裝不符合安全要求; 非電工任意處理電氣事務; 接線錯誤; 操作漏電的機器設備或使用漏電電動工具(包括:設備、工具無接地、接零保護措施; 設備、工具已有的保護線中斷; 帶電源移動設備時因損壞電源絕緣; 電焊作業者穿背心、短褲、不穿絕緣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鉗誤碰自身、濕手操作機器按鈕等; 因暴風雨、雷擊等自然災害導致; 現場臨時用電管理不善導致。 2、防止觸電事故,既要有技術措施又要有組織管理措施,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防止接觸帶電部件:常見的安全措施有絕緣、屏護和安全間距。 絕緣:即用不導電的絕緣材料把帶電體封閉起來,這是防止直接觸電的基本保護措施。 屏護:即采用遮攔、護罩、護蓋、箱閘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離開來。 間距:為防止體觸及或接近帶電體,防止車輛等物體碰撞或過分接近帶電體,在帶電體與帶電體、帶電體與地面、帶電體與其他設備、設施之間,皆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2)防止電氣設備漏電傷人: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是防止間接觸電的基本技術措施。 保護接地:即將正常運行的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部分和大地緊密連接起來。其原理是通過接地把漏電設備的對地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內,防止觸電事故。保護接地適用于中性點不接地的電網中,電壓高于1KV的高壓電網中的電氣裝置外殼,也應采取保護接地。 保護接零:在380/220V三相四線制供電系統中,把用電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電網中的零線緊密連接起來。 (3)采用安全電壓 根據生產和作業場所的特點,采用相應等級的安全電壓,是防止發生觸電傷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國家標準《安全電壓》(GB3805——83)規定我國安全電壓額定值的等級為42V、36V、24V、12V和6V,應根據作業場所、操作員條件、使用方式、供電方式、線路狀況等因素選用。 (4)漏電保護裝置 漏電保護裝置,又稱觸電保安器,在低壓電網中發生電氣設備及線路漏電或觸電時,它可以立即發出報警信號并迅速自動切斷電源,從而保護人身安全。 (5)合理使用防護用具 在電氣作業中,合理匹配和使用絕緣防護用具,對防止觸電事故,保障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絕緣防護用具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本安全防護用具,如絕緣棒、絕緣鉗、高壓驗電筆等;另一類是輔助安全防護用具,如絕緣手套、絕緣(靴)鞋、橡皮墊、絕緣臺等。 (6)安全用電組織措施 防止觸電事故,技術措施十分重要,組織管理措施亦必不可少。其中包括制定安全用電措施計劃和規章制度,進行安全用電檢查、教育和培訓,組織事故分析,建立安全資料檔案等。 (四)用電安全要素 1、電氣絕緣 保持電氣設備和供配電線路的絕緣良好狀態,保證人身安全和電氣設備的無事故運行的最基本要素。 電氣絕緣性能,可以通過測定其絕緣電阻、耐壓強度、泄漏電流和介質損稅等參數加以衡量。 2、安全距離 電氣安全距離是指人體、物體等接近帶電體而不發生危險的安全可靠距離,如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人體之間、帶電體與其它設施和設備之間,均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距離稱為安全距離。 3、安全載流量 導體的安全載流量是指導體內通過持續電流的安全數量。 4、標志 明顯、準確、統一的標志是保證用電安全的重要因素。 第三節電氣設備設施安全距離 一、配電線路安全距離 (一)配電線路 配電線路是指從供電設備到用電設備之間的連接導線。 (二)架空配電線路 一般架空配電線路是指10千伏及以下電壓的架空配電線路。1~10千伏架空配電線路為高壓配電線路,1千伏以下的架空配電線路為低壓配電線路(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高、低壓是以1千伏為界限而分類的)。 (三)接戶線、進戶線 從配電線路至用戶進線處第一個支持點之間的一段架空導線稱為接戶線;從接戶線引人室內的一段導線稱為進戶線。 (四)電纜線路 隨工作環境的不同,電纜線路可分房內隧道或溝道電纜線路、直埋電纜線路、橋梁下吊掛電纜線路和水底電纜線路等。 (五)配電線路安全距離 是指配電線路在敷設后,對其一定范圍內的質保持的相對安全距離。如:架空配電線路、接戶線、戶內低壓配線、電纜線路等,在新建、改建郵電局所過程中都應符合國家電氣工程安裝標準。 二、電工安全操作距離 檢修作業安全距離:在帶電區域中的非常電設備上進行檢修時,工作人員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應大于表20中所示的規定。 表工作人員的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 設備電壓(千伏)距離(米)設備電壓(千伏)距離(米) 6以下0.351542.00 10~350.602203.00 440.903304.00 60~1101.50 第四節接地 電氣設備、桿塔或過電壓保護裝置,將其用接地線與接地體連接,稱為接地。 一、接地按其目的分類 (一)在電力系統中,運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點接地等,稱為工作接地。 (二)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鋼筋混凝土桿和金屬桿塔等,由于絕緣損壞有可能帶電,為了防止這種電壓危及人身安全而設的接地,稱為保護接地。保護接地是中性點不接地的低壓配電系統和電力高壓系統中,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最采用的一種保安措施。 (三)接地電壓保護裝置,如避雷針、避雷器和保間隙等,為了消除過電壓危險而設的接地,稱為過電壓保護接地。 (四)易燃油、天然氣貯罐和管道等,為了防止靜電危險影響而設的接地,稱為防靜電接地。 二、接地電阻 接地體或自然接地體的對地電阻的總和,稱為接地的接地電阻。接地電阻的數值等于接地裝置對地電壓與通過接地體流入地中電流的比值。 三、接地的作用 1.防止電磁耦合干擾:如數字設備接地;射頻電纜布線屏蔽層接地等; 2.防止強電和雷擊通信設備:如列架及一般通信設備機殼接地,防止設備、儀表、人身傷害; 3.通信系統工作需要:如海纜中繼設備的遠供系統采用導線——大地制方式。 四、聯合接地 隨著通信業務發展,種類增多,分散接地方式已不能滿足要求。 我們把通信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包括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組接地體的方式稱為聯合接地。 聯合接地這是強制性條文,新建站就必須按照這個去做,在機房里面,保護地、工作地要把它們都聯起來,集中盡量做到接地電阻低。 第五節電氣安全管理 電氣安全技術措施 在用電中,一般采取:保護接地、防高壓竄入低壓保護、保護接零、重復接地保護;裝設熔斷器、脫扣器、熱繼電器、漏電保護裝置;采用安全低電壓等。同時還必須加強電氣作業安全管理,認真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規程,以及堅持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知識的教育。 電氣設備的交接試驗一般是由電業部門負責,要求符合《電氣設備交接試驗規程》。 第六節電磁防護 一、電磁輻射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設備的應用更加廣泛,遍及工業、農業、軍事、交通、醫療、教育和文藝等許多領域,可以說,各行各業都離不開電子設備。尤其是使用頻率較高的通信、雷達、電視、廣播、導航等設備,為了得到較大的覆蓋范圍,需要向空間輻射能量很強的電磁波。于是,眾多的電磁輻射,寬廣的輻射頻譜,使我們人類居住的環境里電磁輻射陡然劇增,而且已經到了直接影響人類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程度。 盡管電磁輻射對人體有潛在的危害,尤其是在使用不當或不注意的時候。但文明社會和現代人類都不會因此拒絕或拋棄那些能產生電磁輻射,但與我們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的電子設備,諸如電視臺、廣播電臺、雷達站、導航站、微波中繼站和通信站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電視機、微波爐、手機等家庭或個人用品。可以說,我們生活的空間充滿了電磁輻射! 二、電磁輻射的危害 輻射到人體上的電磁波,一部分會被人體表面的皮膚和衣物反射或折射出去,另一部分則會被表皮所吸收,并對人體的細胞組織和神經系統產生作用。電磁輻射確實能對人體產生不良作用——一是使人體細胞組織的溫度升高而發生形態學改變;二是對人體神經系統發生作用產生功能性改變。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它對人體神經系統的不良作用,其主要癥狀是神經衰弱,具體表現為頭昏腦脹、無精打采、失眠多夢、疲勞無力,以及記憶力減退和情況沮喪等,有時還有頭痛眼脹、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脫發、多汗、體重下降等現象。 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不良影響是現實存在的,尤其是較高的頻段。我國現以法律或法規的形式規定有電磁輻射安全劑量的衛生標準,在對設備采取防范措施以限制非正常外泄的電磁輻射強度的同時,還給予從事與電磁輻射有關的高頻電子設備專業人員一定的特殊勞保和補助。 三、電磁屏蔽 電磁屏蔽是防止電磁傷害的主要措施。 (一)電磁屏蔽工作原理 高頻電磁屏蔽裝置由銅,鋁或鋼制成,當電磁波進入金屬內部時,產生能量損耗,一部分電磁能轉變為熱能。隨著進入導體表面的深度增加,能量逐漸減小,電磁場逐漸減弱。顯然,導體表面場強最大;越入內部,場強越小。這些現象就是電磁輻射的集膚效應。電磁屏蔽就是利用這一效應進行工作。 (二)屏蔽方式 1、主動屏蔽 是指將場源置于屏蔽體內,將電磁場限制在某一范圍內,使其不對屏蔽體以外的工作人員或儀器設備產生影響的屏蔽方式。 2、被動場屏蔽 是指屏蔽室,個人防護等屏蔽方式。這種屏蔽是將場源置于屏蔽體之外,使屏蔽體內不受電磁場的干擾或污染。 (三)屏蔽材料 用于高頻防護的板狀屏蔽和網狀屏蔽均可用銅,鋁或鋼(鐵)制成。必要時可考慮雙層屏蔽。 四、高頻接地 高頻接地包括高頻設備外殼接地和接屏蔽的接地。高頻接地應符合一般電氣設備接地的要求,還應符合高頻接地的特殊要求。 屏蔽裝置有了良好的接地以后,可以提高屏蔽效果,且以中波波段較為明顯。 高頻接地的接地線不宜太長,其長度最好能限制在波長的1/4以內。如無法達到這個要求時,也要避免波長1/4的奇數倍。 對于屏蔽接地,只宜在屏蔽的一個點與接地體相連。如果同時有幾個點與接地體相連,由于各點情況不完全相同。可能產生有害的不平衡電流。
回答者:fxlviy2016-11-17 00:00
?攀溝瞇蘩矸止?九ぷ?嗄昕魎鸕木置媯?靡暈炔椒⒄埂 一、 車輛單位要樹立機務技術安全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運輸企業的車輛機務管理工作是一個系統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產生的效益不能直接體現,而是潛在地通過車輛的安全性、完
提問者:nyjw2014-09-30
十周感談 ——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實習報告 02031003 (一)實習情況綜述 2004年3月5日至5月21 日,在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康復區開展了為期十周的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選擇武漢市社會福
提問者:petllc2013-05-03
電氣安全 第一節 電氣安全概述 電氣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與設備安全兩具方面。人身安全是指在從事工作和電氣設備操作使用過程中人員的安全;設備安全是指電氣設備及有關其他設備、建筑的安全。 一、電的特點 (一) 電的形
提問者:marygao9292013-04-02
1.50元 作者:佚名 來源:不詳 去年暑假,阿姨領著兩個雙胞胎弟弟來我家玩。臨走時,阿姨悄悄塞給我50元錢,讓我自己買點喜歡的東西。我也就偷偷地收下了,心想:反正媽媽不知道,不告訴她得了。 第二天,爸爸、媽媽
提問者:limingzhe11262014-09-29
4.11 車間(兼職)安技員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4.11.1 在車間主任的領導下,做好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在業務上受安技環 保部指導。 4.11.2 協助車間領導落實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令和企業的
提問者:cxill2013-04-07
A、在上沖乘過路車到小欖車站(拱北至小欖的中巴),再乘公交車到東鳳鎮。 B、小欖車站-東鳳 公交線路:小欖12路,全程約2.4公里 1、從小欖車站乘坐小欖12路,經過1站, 到達東鳳車站(也可乘坐欖運B2、欖運A、
提問者:oby305201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