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ljgtxdyxss2015-10-11 00:00
坡道起步的秘訣是:同時踩下離合器和剎車——打左轉(zhuǎn)向燈——松手剎——左腳慢慢抬離合器(越慢越好),將離合器慢慢抬至車子有些抖動了,停止松離合器——右腳再慢慢松剎車——等車子開始走起來了,左腳繼續(xù)松離合器的同時右腳慢慢加油。不管你是正在駕校學(xué)車的學(xué)員,還是已經(jīng)拿到駕照的司機。起步時,都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上車前繞車1圈,檢查輪胎氣壓,檢查車底有無小動物。檢查車輛四周情況。2、上車后,系安全帶。調(diào)整座位,調(diào)整左右反光鏡 和 后視鏡。3、檢查檔位必須在空擋位置,手剎處于剎車位置,雙腳踩下離合器和剎車。(如果不踩離合器和剎車,檔位不在空擋。一打火,車子就直接往前沖,或者直接熄火,)4、打左轉(zhuǎn)向燈。打火。觀察左反光鏡,確保左方安全。(只有踩下了離合器,檔位置于空擋位置時,才能打火。)5、松手剎,掛一檔,左腳慢慢抬起離合器,(不管是起步,還是掛完檔以后,還是正常行駛,任何時候左腳抬起離合器,都是慢慢抬,越慢越好。)等到車子微微有點震動的時候。右腳松開腳剎,輕輕踩油門。(左腳慢慢抬離合器的同時,右腳慢慢往下踩油門。)新手經(jīng)常熄火的根本原因有兩個:1、抬離合器的速度太快。2、坡道起步時,需將離合器慢慢抬至車子有些抖動了,再松剎車,慢慢加油。6、觀察汽車速度表:當(dāng)車速10KM\h左右時,掛2檔。20-25左右時,掛3檔。35左右時,掛4檔。45左右時,掛5檔。(如果有6檔,60左右,就掛6檔。)平時正常開車,必須用5檔或者6檔開,才省油。(或者看汽車發(fā)動機轉(zhuǎn)速表,每次達(dá)到1800-2000千轉(zhuǎn)時,就換下一個檔。)開車時,不要心浮氣躁。永遠(yuǎn)記住:你是在公路(公共的,屬于大家的道路)上行駛,該讓人家的時候,就要多主動讓人家。不要隨意變更車道、隨意搶道,猛打方向盤,急踩剎車。平時多記憶豪車標(biāo)志,遇到豪車時,至少距離50米。每隔15-20秒鐘,就要看一次左右反光鏡。時刻注意車輛周圍狀況。評價一個司機是不是一個好司機,不是看他技術(shù)有多么嫻熟,技巧有多么酷炫。評價一個司機是不是一個好司機,只有一個唯一的標(biāo)準(zhǔn):就是有多少年,沒有出交通事故。停車:1、先觀察周圍車輛狀況。停車不能干擾別車正常行駛。2、打右轉(zhuǎn)向燈,觀察右反光鏡。確保右方安全。3、踩離合器、踩剎車,減速。4、停穩(wěn)以后,拉手剎、檔位直接置空擋。5、松剎車 和 離合器。6、熄火,關(guān)車窗。7、下車關(guān)車門,鎖車門。
回答者:yunxiao1988102016-10-11 00:00
在半坡定完點后 我們是踩離合跟剎車進(jìn)行急剎車 然后把手剎拉緊 接下來就: 1、把剎車放掉 如果感覺有溜車,說明手剎沒拉緊,要拉緊手剎 2、慢慢松點離合器 等到感覺車有抖動 3,離合器不要動,把手剎按住 4、加油門
提問者:zhuguihu2013-09-05
這個地方的重點在離合器的控制 如果是剛學(xué)車的話 注意離合器不要抬的太快就行掛上擋后抬離合 抬到車開始抖了的時候一定要穩(wěn)住 別繼續(xù)抬(抬過了就熄火了)然后給油 給到覺得不會后溜時(可以偷看發(fā)動機的轉(zhuǎn)速表 在2到3的位置都沒
提問者:md64832013-02-19
半坡起步最易掌握最有效的方法如下: 1、踩死剎車踩死離合器(保持車不會后溜); 2、松手閘(車同樣不會后溜) 小竅門:如果是短暫半坡起步,如半坡打卡繳費短時停車,不必拉手閘停下,只需踩剎車車子就不會后溜了,這樣可省
提問者:guiycvy55702013-04-27
- - 你教練是怕你們耗油么 考場的車子比訓(xùn)練場差很多 我們訓(xùn)練時候就需要踩油門的 上坡起步的方法是 先慢松離合 感到車子抖動后穩(wěn)住離合器 然后踩油門 油門不要踩過2500 這個時候你穩(wěn)住油門
提問者:djdedd2013-03-12
半坡停車和起步 1.在坡底加油門。 2.左噴嘴對準(zhǔn)鉚釘(考試時左噴嘴對準(zhǔn)“道”字的“丷”的正當(dāng)中),如下圖所示: 3.右車輪與白線的距離要小于 30cm,如下圖所示: 4.前進(jìn)至左后視鏡的下沿位于白
提問者:sseeeifo392013-04-03
我身高179cm,如下是我科目二練習(xí)方法,供樓主參考。 一、側(cè)方位停車 進(jìn)入側(cè)方位考試區(qū)時要追線(車輪與邊線小于30cm) 1.倒車時看右鏡后輪,當(dāng)后輪剛過車庫 左前側(cè) 橫 白色實線 時,方向盤右打死,回頭
提問者:yybbzxa995201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