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ty8299282013-07-02 00:00
汽車的動力性能評價指標: (1)汽車的最高速度 是指在水平良好路面(混凝土或瀝青)上汽車能達到的最高行駛速度。此時汽車應為滿載,油門全開。 (2)汽車的加速時間 加速時間表示汽車的加速能力,它對汽車的平均車速有很大影響,也和行駛的安全性有關。例如超車和閃避。加速時間對轎車尤為重要。常用的評價指標有:原地起步加速時間和超車加速時間。 ◆ 原地起步加速時間——指汽車由頭檔起步,并以最大加速度,逐步換到高檔后達到某一預定的距離或車速所需要的時間。 ◆ 超車加速時間——指汽車用最高檔或次高檔,由某一中速全力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要的時間。 (3)汽車的最大爬坡度 指汽車滿載,用最低檔在良好路面上能爬上的最大坡度,以此來表示一輛汽車的爬坡能力。它是貨車和越野汽車性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控制這一指標,可以保證各種車輛的動力性相差不致太懸殊,以維持各種路面上各種車輛的暢通無阻。 (4)汽車的比功率和比扭矩 這兩個參數分別為發動機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對汽車總重Ga之比。比功率可以綜合地評價汽車動力性能,如速度性能和加速度性能。比扭矩則反映了汽車的比牽引力。對于主要在高速公路或山地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其比功率一般不低于 0.8Ps/kN 。 (5)汽車的加速時間 汽車由起步換檔加速到一定車速的時間是汽車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從0~100km/h車速,中、高級轎車一般為10~17s, 輕型車為12~25s 。也有用0~80km/h的加速時間來評價其加速性能的。貨車通常用從起步到60 km/h的時間或在直接檔下從20km/h加速到某一車速的時間來評價。 (6)頭檔動力因素 頭檔動力因素標志著汽車的最大爬坡能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它也標志著起步連續換檔時的加速能力。其主要根據汽車所要求的最大爬坡度和附著條件來選擇。對于公路用車,這個參數設計在 0.30 ~ 0.46 之間 ,軍用越野車的爬坡能力一般要求為 60% 以上,故其頭檔動力因素一般在 0.63 以上。 (7)直接檔最大動力因素 直接檔最大動力因素的選擇必須考慮到汽車的類型、用途、道路條件以及對汽車加速性和燃料經濟性的要求。中、高級轎車對加速性要求較高,故直接檔動力因素較大,一般在 0.10 ~ 0.18 之間。輕型車微型車和轎車在 0.07 ~ 0.12 之間 汽車的驅動力與行駛阻力形式: 汽車能在路面上以一定的速度行駛,是因為它受到來自地面與行駛方向相同的力推動,同時克服汽車行駛中的各種阻力,汽車才得以前進。汽車行駛中受到的主要力有: (1)驅動力 它是由發動機的轉矩經過傳遞系統至驅動輪得到的。 (2)行駛阻力 ◆ 滾動阻力——車輪在地面上滾動時產生的阻力。它是由輪胎和路面的變形、輪胎內部的摩擦以及車輪軸承中的摩擦因素引起的。 ◆ 空氣阻力——汽車直線行駛時受到的空氣作用力在行駛方向上的分力稱為空氣阻力。它與汽車的迎風面積、汽車與空氣的相對速度等直接相關。 ◆ 坡道阻力——當汽車上坡時,汽車重力沿坡道的分力表現為汽車的坡道阻力。它與所爬坡度直接相關。 ◆ 加速阻力——加速阻力是汽車加速時,由汽車慣性力形成的阻力。 汽車的行駛條件:驅動力 ≥ 滾動阻力 + 空氣阻力 + 坡道阻力 + 加速阻力 汽車的燃料經濟性評價指標: 一是用行駛里程的燃油消耗量:我國和歐洲用每行駛百公里所消耗燃油的升數來表示,其單位為: l / 100km ,其值越小越經濟。 二是用單位燃料消耗量的行駛里程:美國用每升燃油所能行駛的公里(或英里)數來表示,其單位為: km / l 或 mile / Gallon, 其值越大越經濟。 汽車燃料經濟性的影響因素: (1)使用方面: ◆ 車速:從汽車的油耗曲線可看出,汽車在接近中速時油耗最低,高速時隨車速增加而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高速行駛時,汽車的行駛阻力顯著增加所致。而在低速時,由于發動機的負荷率低而導致油耗增加。 ◆ 檔位選擇:在一定道路上,汽車用不同的檔位行駛,油耗量是不同的。顯然,在同一道路和車速條件下,雖然發動機發出的功率相同,但檔位越低,后備功率越大,發動機負荷率越低油耗越大。 ◆ 掛車的使用:使用掛車后,雖然汽車的燃油消耗量增加了,但分攤到每噸貨物上的油耗下降了。主要原因是發動機的負荷率增加了,另外,汽車列車的質量利用系數增大了。 ◆ 正確的保養與調整 汽車的保養與調整會影響到發動機的性能與汽車行駛阻力。例如:一般用滑行距離來檢查底盤的技術狀況,當汽車底盤調整正常潤滑充分時,底盤的行駛阻力減小,滑動距離會大大增加。 (2)汽車結構方面 ◆ 減輕自重,采用替代材料,如輕材料和塑料等,可以起到節油的效果; ◆ 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采用先進的技術,如電噴技術的采用,讓發動機處于最佳經濟工作狀況; ◆ 傳動系統檔位增多,增加了汽車處于最佳經濟工作狀況的機會,利于提高燃油經濟性; ◆ 汽車外形和輪胎:外形對風阻的影響很大,降低風阻可以有效改善汽車高速運行下的經濟性;選用滾阻小的輪胎,也能提高燃油經濟性。 汽車的制動性的評價指標: (1)制動效能 指汽車在良好路面上以一定初速開始制動直至停車的制動距離和制動減速度。 (2)制動效能的恒定性 指制動器的抗衰退性能。即汽車在高速或下長坡連續制動時,制動器溫度升高后,與冷態時相比,其制動效能所能保持的程度。 (3)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指汽車制動時按給定軌跡(直線或預定彎道)行駛,不發生跑偏、側滑及失去轉向能力的性能。 汽車的操縱穩定性的評價指標: (1)汽車的行駛平順性 汽車的行駛平順性是指保持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成員所處的振動環境具有一定舒適度的性能,對于載貨汽車而言,還包括保持貨物完好的性能,又稱為乘坐舒適性。 (2)汽車的通過性 汽車的通過性是描述汽車通過能力的性能指標,亦稱越野性能。它是指汽車在一定的載質量下,能以足夠高的平均車速通過各種壞路和無路地帶,如松的土壤、沙漠、雪地、沼澤等松軟地面及坎坷不平地段和各種障礙,如陡坡、側坡、壕溝、臺階、水障等的能力。 通過性的主要的幾個參數:最小離地間隙、接近角、離去角、縱向通過角和橫向通過半徑等。 汽車的主要尺寸參數: 軸距( L ):是描述汽車軸與軸之間距離的參數,通常可通過汽車前后車輪中心來測量。軸距的長短直接影響到汽車的長度、重量和許多使用性能。軸椐短一些,汽車長度就短一些,自重就輕,最小轉彎直徑和縱向通過角就小,但若軸距過短,則會帶來一系列缺點:如車廂長度不足或后懸過長,汽車行駛時縱擺和橫擺較大;在制動時或上坡時重量轉移較大,使汽車的操縱性和穩定性變壞。 輪距( B ):指同一軸上車輪接地點中心之間的距離,對雙胎汽車,則是指兩雙胎接地點連線之中點之間的距離。輪距對汽車的總寬、總重、橫向穩定性和機動性影響較大。輪距愈大,則橫向穩定性愈好,對增加轎車車廂內寬也有利。但輪距寬了,汽車的總寬和總重一般也加大,而且容易產生向車身側面甩泥的缺點。此外,輪距過寬也會影響汽車的安全性,因此,輪距應與車身寬度相適應。 前懸( L F )和后懸( L R ):前懸是指汽車最前端(除燈罩、后視鏡等非剛性固定部分外)至前軸中心之間的水平距離。前懸的長度應足以固定和安裝駕駛室前支點。發動機、水箱、轉向機、彈簧前托架和保險杠等零件和部件。前懸不宜過長,否則,汽車的接近角過小。 后懸:是指汽車最后端(除燈罩等非剛性固定部分外)至后橋中心之間的水平距離,后懸的長度主要決定于貨廂長度、軸距和軸荷分配情況,同時要保證適當的離去角。 汽車的外廓尺寸(總長、總寬、總高):汽車的外廓尺寸是根據汽車的用途、道路條件、噸位(或 載客數)、外形設計、公路限制和結構布置等因素來確定的。在總體設計時要力求減少汽車的外廓尺寸,以減輕汽車的自重,提高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和機動性。 每個國家對公路運輸車輛的外廓尺寸均有法規限制。這是為了使汽車的外廓尺寸適合本國的公路橋梁、涵洞和鐵路運輸的標準及保證行駛的安全性。我國對公路車輛的極限尺寸規定如下:汽車總高≤ 4m ;總寬(不含后視鏡)≤ 2.5m ;總長:貨車(含越野車)≤ 12m ;一般客車≤ 12m ;鉸接大客車≤ 18 ;半掛牽引車(含掛車)≤ 16m ;汽車拖掛后總長≤ 20m 。 汽車的重量參數: 汽車的整備質量:亦即我們以前慣稱的“空車重量”。所謂汽車的整備質量是指汽車按出廠技術條件裝備完整(如備胎、工具等安裝齊備),各種油水添滿后的重量。這是汽車的一個重要設計指標。該指標既要先進又要切實可行。它與汽車的設計水平、制造水平以及工業化水平密切相關。同等車型條件下,誰的設計方法優化,生產水平優越,工業化水平高,則整備質量就會下降。 汽車的載質量(載客量):這是汽車的基本使用參數之一。它關系到汽車的運輸效率、運輸成本、使用方便性、產品系列化和生產裝備等諸多方面。 確定汽車的載質量應考慮下面幾個因素: ① 必須與汽車的用途和使用條件相適應; ② 各種車型的載重量要合理分級,以利于產品的系列化、通用化和標準化。 ③ 要考慮到對現有生產設備和生產線變動的大小和可利用程度。 汽車總質量:是指汽車裝備齊全,并按規定裝滿客(包括駕駛員)、貨時的重量。 汽車總質量的確定: 對于轎車,汽車總質量 = 整備質量 + 駕駛員及乘員質量 + 行李質量 對于客車,汽車總質量 = 整備質量 + 駕駛員及乘員質量 + 行李質量 + 附件質量 對于貨車,汽車總質量 = 整備質量 + 駕駛員及助手質量 + 行李質量 汽車自重利用系數:這是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對載貨車而言)。它是指汽車載質量與汽車干重之比。所謂汽車干重就是指汽車無冷卻液、燃油、機油、備胎及工具和附件時的空車重量。顯然,在載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干重越小,則汽車的質量利用系數也越高,其運輸效率也越高。 EQ1092F 的質量利用系數為 1.22 左右。隨著汽車材料技術和制造、設計技術的發展,汽車質量利用系數有不斷提高的趨勢。 汽車的軸荷分配:指汽車的質量在前軸、后軸上所占的比例。軸荷分配的原則是依據輪胎均勻磨損和汽車主要性能的需要以及汽車的布置型式來確定的。為了使輪胎均勻磨損,一般希望滿載時每個輪胎的負荷大致相等。例如,對后軸為單胎的 4 × 2 汽車,則希望前后軸的軸荷各為 50% ,而后軸為雙胎的汽車,則希望后軸的軸荷按 1/3 和 2/3 比例來分配。實際上,這些只能近似滿足要求,例如,一般載貨汽車,其前軸荷分配在 28 ~ 30% 左右。
回答者:zyp2zyp2016-07-02 00:00
判斷汽車的動力性能(同排量、同計算單位): 1、----功率大小; 2、----扭力大小; 3、0到100公里加速度的時間; 4、百公里油耗量; 5、新技術運用的實際有效性; 6、故障率和耐用性; 7、發動
提問者:meizhu04182013-06-17
汽車的使用性能是指汽車能適應各種使用條件而發揮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性能指標不是由單一配件決定,就像電腦運行快慢不只單一看CPU或單一看硬盤一個道理。決定汽車性能主要有下面幾項。 (一)汽車的動力性 這是汽車首要的
提問者:imhjsn2013-01-23
會有影響的!但不一定就是損失動力,還有可能增加動力!就像改裝車的一樣,如果車主把排氣管改成細而長的直排,那么發動機在低轉速下的紐矩會有提升,但高轉速就不行了!而改成大而短的則相反!還有就要看你排氣管壞的位子了,假如影響到
提問者:soho1472013-03-11
正確由《道路客貨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培訓教材》中第四章第二節道路運輸車輛技術要求中可知:發動機動力性能良好,運轉平穩,怠速穩定;點火、燃料供給、潤滑、冷卻和排氣等系統的機件齊全,性能良好。
提問者:wlfy6378r2017-01-14
ECU升級是提升動力以及汽車操控性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法了。因為ECU升級在不動汽車任何硬件的情況下,通過對電腦程序進行調校,從而提升輸出馬力和扭矩。 科魯茲1.6原車開起來確實非常肉,動力性能很差。升級后馬力可以提
提問者:2013-06-16
最簡單的解釋~~ 能量是守恒的吧! 空調需要壓縮機做工吧! 做工需要能量吧! 油門同等的情況下~一部分燃油就去支持空調壓縮機了吧! 少了一部分油,動力就受到影響了吧~~ 這是必然的吧! 最佳是我的了
提問者:zhouzhou169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