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qyaicsj2013-05-22 00:00
如題
長壽與飲食 “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離我們而去!庇枋旨s翰列儂的話無疑成了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的寫照。日前,進行的一項調查(1707人參與)顯示,84%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在“加急時代”,其中71.1%的人稱,“精神高度緊張,壓力大”,是讓他們著急上火的主要原因。至于“加急時代”最突出的表現,60.2%的人覺得是“生活節奏加快”,54.7%的人認為“浮躁,踏實不下來”。 為此,國內外不少專家呼吁,人們需要靜下心來,慢慢享受生活了。與此同時,一場“慢生活”的革命在全球悄然興起,其中,打響“第一槍”的便是慢飲食。當“快餐”與“垃圾食品”越來越威脅人類健康時,慢餐逐漸發展成一種新的“飲食文化”,成為人們長壽的關鍵。 慢餐正在風靡全球 “城市的快節奏生活正以生產力的名義扭曲我們的生命和環境。我們要從慢慢吃飯開始,反抗快節奏的生活!薄獓H慢餐協會“慢餐宣言”。 1986年,意大利記者卡洛佩特里尼被幾十名學生坐在廣場上大嚼漢堡的場景所震驚。為喚醒人們遭快餐催眠的味覺,他成立了“國際慢餐協會”。Slow Food(慢餐)中的“O”被夸張成一只蝸牛形狀——意為“慢慢吃吧,沒有太特別的事要趕”。國際慢餐協會中國區副主席趙則鳴說,“慢餐是種生活態度,它能讓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樂趣!苯刂聊壳埃蛥f會已有近7萬成員,遍及45個國家和地區。 法國慢食協會成立于1989年。不過,這個協會成立的初衷是為了保護民族飲食文化。作為協會推廣內容之一,“細嚼慢咽”的理念也走進了千家萬戶。 無論工作多忙,法國人總喜歡把大塊時間花在晚餐上,而這也是人們身心最放松的時候——四道菜一道道上,大家慢慢吃、慢慢聊,吃完大多已是晚上10點多了。周末也是法國人“慢餐”的時候,好不容易有機會和親友享受美食的樂趣,大部分人都不想錯過。 和法國相比,美國人的“慢餐素吃”則帶有一些“功利”色彩。由于全美超過30%的人被肥胖困擾,因此對他們而言,“慢餐素吃”成了減肥的不二法門。 其實,慢餐并不適合美國高速運轉的社會。很多人有時干脆開車駛入快餐專賣口,車都不用下,直接買了漢堡邊開邊吃。但隨著“慢餐對健康有益,還能減肥”理念的推廣,快餐業遇到了挑戰。去年,美國的一個律師團隊還要控告麥當勞,說他們提供的快餐讓美國人民發胖,要求賠償近億美元。于是,快餐業老板在十分被動的情況下,開始做廣告,要那些“爭分奪秒”的美國人停下車,歇歇腳,到店里慢慢品嘗美味。 另一個以“生活節奏快”著稱的國家——日本,如今也推行起“慢餐”。“對身體的好處不用多說,有利于消化又能保持體形;從心理上說,則能讓人在忙碌了一天后安靜下來,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喧囂的都市生活。”而今日本一些西式快餐店門前冷落了很多,即使在短暫的午餐時間,也能見到工薪族在飯店里慢慢吃飯。 慢慢吃飯能長壽 “想長壽嗎?那就吃慢點吧。”在以長壽著稱的地中海地區,人們一頓晚餐可以吃三四個小時。這也被認為是當地人的長壽秘訣之一。有研究證實,唾液腺在分泌唾液的同時,還會分泌一種腮腺激素。它可以被機體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具有抵抗機體組織老化的作用。而細嚼慢咽則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延緩機體衰老。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程義勇、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也向記者介紹了慢餐的幾大健康理由:一、有助消化。充分咀嚼能促進胃液分泌,同時將食物磨得極細,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并直接減輕胃腸負擔,對老年人和胃腸功能欠佳的人尤其重要。二、慢餐能增加唾液分泌量,唾液入胃后形成保護胃部的蛋白膜,預防胃潰瘍。三、多花些時間咀嚼食物,食欲中樞才能發出正確指令,使人產生飽腹感,避免發胖。四、細嚼慢咽對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堅持慢餐,血糖、膽固醇、血壓會相應降低。五、慢餐能緩解人緊張、焦慮等情緒,讓人愉悅起來。六、頻繁咀嚼可鍛煉面部肌肉,減少皺紋。 每餐飯別少于30分鐘 盡管慢餐有諸多好處,但對用餐時間急劇“縮水”的現代人來說,“狼吞虎咽”似乎成了進食習慣。近日一項統計顯示,現代人已從40多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時20~30分鐘,下降為目前的每餐咀嚼500~600次、用時5~10分鐘。 近日,《生命時報》聯合58車健康頻道進行的網絡調查也顯示,在參與答卷的2743人中,61.23%的人花在早餐上的時間最少;43.31%的人“每天最短一餐”僅用5分鐘;即便“最長一餐”,65.71%的人也只用了不到半小時。至于吃飯快的原因,42.45%的人表示習慣了,29.02%的人則表示,是“生活節奏快”導致的。在外企工作的張先生說,他每天一早就跟趕火車似的去上班,“要么不吃早飯,要么草草了事;午飯也是‘風卷殘云’,許多同事年紀輕輕就得了胃病。” 那么,慢餐究竟該怎么吃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告訴記者,《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不要暴飲暴食,一般來說,建議用15~20分鐘吃早餐,中、晚餐則用半小時左右。天津市海河醫院營養師沈月霞則認為,對老年人來說,每口飯菜應咀嚼25~50次,每頓飯吃30分鐘左右,才可以給飽食中樞足夠的興奮時間。一些醫學家還指出,中老年人癌癥發病率較高,與咀嚼能力差有一定關系,而如果每口飯咀嚼30次左右,基本上可以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 除細嚼慢咽外,在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委員程義勇看來,慢餐還有其他內涵:首先是放慢飲食速度,靜心地享受每一道美食;其次,孔子曰“食不厭精”,慢餐還要精心選擇食物原料、采用手工烹制等方法精心烹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心態上的慢,吃飯不僅為充饑,還是一種享受,吃飯時應該集中注意力,讓味蕾充分享受每一種味道。 那么,你不妨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早上提前20分鐘起床準備早餐,即使不會做飯,至少為自己煎個雞蛋、調杯果汁;與自己約定中午12點準時吃午餐,上午沒做完的事下午再做;盡量別買速凍食品,既不美味也對健康不利;每周至少去一兩家沒去過的餐廳……這些都可以讓我們尋找到自己的慢餐態度。 以健康為名放慢生活 上世紀末興起的“慢餐運動”,如今已擴展為全球化的“慢生活”組織。人們認為,一旦放慢節奏,就能有更多時間品味生活,從而達到減壓目的,生活也更健康了。 人口只有1.5萬的意大利小城布拉成了這一運動的先鋒,并建立起一種新的城市模式——“慢城市”。在這里,有更多空間供人們散步,有更多綠地供人們休閑娛樂。此外,他們還提倡拆除不美觀的廣告牌和霓紅燈,并且號召人們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駕駛汽車。 美國則有一個“放慢時間協會”。目前,該組織已經在全世界擁有700多個加盟伙伴。他們手拿著秒表,觀察街上走過的人,如果發現有人在不到30秒時間內走過了50米的路程,他們就會叫住這個人,詢問為什么如此匆忙。 由美國記者卡爾奧諾雷創建的“找回你失去的時間”運動,從4年前開始,每年都要舉行“時間大會”,并已經向美國國會建議將每年10月24日命名為“官方無手表日”。他們號召人們扔掉鬧鐘和手表,找回被工作擠占掉的業余時間,尋求一種悠閑的生活方式。 著名養生專家洪昭光教授告訴記者,應該嘗試把自己的生物鐘“撥慢”,適時地“剎車”是為了走得更遠。學會“慢生活”,可以從運動開始。如今,無論是在忙碌的美國還是在悠閑的澳大利亞,一種“每天一萬步”的健身方式相當流行。醫學研究表明,每天步行l小時以上的男子,心臟局部缺血的發病率只是很少參加運動者的1/4。 洪昭光還強調,學會“慢生活”,并不是指工作上的懶惰,而是提倡人們不要將工作帶到家中,盡量別加班;杜絕周末查看電子信箱、打工作電話。要有計劃地拿出整塊時間來做運動、給自己做一頓好飯、看喜歡的書、給花澆水,甚至連坐著發呆,都是種自我調節,這些都是長壽的關鍵因素。
回答者:神出and鬼沒2016-05-22 00:00
130歲 印度發現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論壇) 大洋網訊 據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布朗村的居民講,生活在這座村子里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維已經至少130歲高齡了。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
提問者:cxmwsm62013-11-14
避熱發動機活塞溫度過高,易導致過熱燒熔而發生抱缸橡膠密封件、三角膠帶、輪胎等過熱,易過早老化、性能下降、縮短使用壽命起動機、發電機、調節器等電器設備的線圈過熱,極易燒毀而報廢。避臟燃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液壓
提問者:0Qxk18d2013-08-27
雪花是一種美麗的結晶體,它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單個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間。雪花很輕,單個重量只有0.2——0.5克。無論雪花怎樣輕小,怎樣奇妙萬千,它的結晶體都是有規律的六角形,所
提問者:nxtpo19082013-03-12
130歲 印度發現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論壇) 大洋網訊 據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布朗村的居民講,生活在這座村子里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維已經至少130歲高齡了。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
提問者:opnnusxf2013-09-06
一。長壽名人的飲食觀 健康長壽,重要的一條就是飲食,不少名人的長壽之道很令人關注。其實,名人能長壽,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飲食方面極其普通,沒有多大特殊性。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活了91歲,他的飲食相當簡
提問者:cindy末末2013-02-19
煙草中大致有三種被認為是有害成分的物質:一氧化碳,焦油,尼古丁。 一氧化碳,首次吸煙的人都頭暈,這是缺養反應,但是,多次吸煙后,人體的生物激應性,會大量產生多余的紅細胞,來完成載氧。一般來說,吸煙人血紅蛋白較高,這就
提問者: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