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wounnd2013-03-14 00:00
最佳答案目前中國汽車銷售還是以4S為主(5S不過是加了個2手車),并且廠商的關系可以說廠家是完全占主導地位,在廠家面前,商家的話基本等于放P。除非你的銷量相當大,就象當年捷順一樣,它在奇瑞老板面前也牛B的很,因為銷量很大,廠家得罪不起它嘛。另外就是04年北京一家17大眾經銷商,年銷售3000多輛,比04年成都所有經銷商銷量總和還多,它的老板敢對17老板拍桌子。建設一家4S店,最主要的投資還是店面建設和裝修,再加上要購買廠家規定的各種專業工具、儀器設備、工作服等,2000萬是遠遠不夠的。另外還需要向廠家申請,打點各方關系,象廣本,TOYOTA之類的,因為車型好賣,申請的人比較多,就看哪個老板舍得花錢勾兌了。目前在中國,BENZ,BMW,KDLK,賓利之類的頂級品牌,總部對店面的建設是相當相當高的,某些品牌豪華程度不壓于高檔酒店。比如象賓利,在北京有家全球標準展示中心,因為車很重,所以地磚相當高級,每平米好象是1500元左右,個別廠家還會要求關鍵部位的裝飾材料必須從本部采購空運。一些日本品牌,某些專業檢測設備絕不向4S以外的單位銷售,使得有問題的車輛只能回4S檢修,這樣一來,對客戶來說費用自然高的多,而4S也賺的多,這種連鎖反應,其結果就是在修建4S的時候廠家會將這些設備的價格抬的很高,你有權利抗議,但是等于蛋,相當于壟斷、強制行為,你不買也得買。4S建好后,以我們以前的17大眾來說,共50多個員工,(自己的地,沒有房租),月運營成本各種費用加起來大概在25--30萬左右,所以你必須有大量的流動資金,否則壓力大的你大小便失禁。嘿嘿。至于收入嘛,大家都知道,也就是整車銷售,裝飾,保險、維修。現在來說,大部分品牌,銷售利潤比例越來越小,更多的是靠維修賺錢,裝飾和保險的比例更小。銷售量決定著你是否在廠家面前說的起話。還是用17大眾舉例,04年以前都是廠家強行下達任務,不管你商家情況如何,規定你每月必須提新車多少臺,賣不出去也得開回去放到,商家沒有資格說“不”。04開始,改成經銷商自報任務,當然肯定不可能隨你報,還是有底線的,上報每月哪個型號提幾臺,年總數又是多少等等。反正我們以前(03年后)賣一輛車賺不到多少錢,有時2000左右,有時虧,只有靠年終返點。總之,你選擇什么品牌是最重要的,目前來說日本車,韓國車銷量很好,特別是北京現代,簡直不愁賣,兩個大眾相當可惜。以前的西南汽貿,現在的華星集團,今年好早就開始清算資產,應該是要賣。你可以去打聽打聽。一句話,選擇大品牌,2000萬肯定不夠,5000萬不嫌多,反正錢越多越好唄。目前國內4S的情況,我的感覺是太多是盲目的投資。以為4S有其特殊的地位,就一定能夠賺大錢(在6年前也許是這樣,但是現在卻今非夕比),便不停的建4S站,卻忘記了廠方設立4S站的真正用義。以至于現在的4S站,哪怕是同一品牌的,服務品質良莠不齊,沒有多少文化內涵,只是一個贏利的機構而已
回答者:linhpg8c3yf2016-03-14 00:00
1.不同單位換算不同,車險的險種不同,保險公司的不同,價格也有不同。2.保險可以選擇自認實力及正規單位。如:平安、人壽等
提問者:張黃軍2016-07-31
親,有高配,低配區別呢,按最高配cvt豪華版,裸車價84800,購置稅7248,上牌按500,車船稅420,保險一般購買交強險,三責險,車損險,不計免賠,三責險按50萬的買,保險共4111,如果新車有優惠的,全部總共97
提問者:Celtywalty2015-10-03
也不錯的,可以計算出保險的具體價格,很優惠。
提問者:景星包裝2016-01-23
不含保險不含稅
提問者:gjmyoifvo2016-06-05
不大 車輛的繳稅什么的都是國家標準 唯獨4S店的價格和其他小費用不算在內 因此即使有差異 也不會很大
提問者:xiaojialing4562013-04-07
起亞K5 NU 2.0L 自動 GL 2012 款 裸車售價:16.78 萬元新車購置稅:14342 元汽車保費:5781 元(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保一年)車船使用稅:440 元(截止年末,共 11個月)驗車上牌費用:
提問者:dqlvv201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