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zqxxinxin2013-07-21 00:00
04年的qq0.8左前門又下垂,應該如何處理,請知道的高手出招!
一、從設計方面分析解決門下垂 從CAE方面分析車門下垂,要考慮最大變形和殘余變形,將車門、鉸鏈和A、B柱假設成剛體進行分析、模擬加力,找出最薄弱的地方,再采取加強措施。鉸鏈鎖付螺栓和鉸鏈自身強度、車門上鉸鏈安裝板的強度要足夠,必要時要在鉸鏈安裝處增設加強板,上下鉸鏈加強板盡可能做成一體。另外,鉸鏈安裝板和門內板優先設計成分開式結構,車門鉸鏈安裝板和內板采用不同材料和不同厚度的鋼板。比如鉸鏈安裝板可以選擇1.2~1.4mm厚的高強度鋼板,內板則采用0.7mm厚度的普通冷軋鋼板。 車門下垂,是由于鉸鏈本身強度或者剛度不夠引起的現象很少,大多數是由于立柱或門上安裝鉸鏈的位置強度和剛度不夠,無法支撐車門的重量。設計上,鉸鏈本身的力臂不要做得太長,日系車一般在45mm以下,否則給立柱或車門上結構設計帶來一定的麻煩。其次,立柱上的結構設計很關鍵,一定要形成一個較大的腔體,安裝鉸鏈的位置盡量做一個凸臺,而且盡量做高,多做些特征在上面,多加些加強筋,這樣立柱的強度和剛度才好,車門上安裝鉸鏈的位置也同樣需要多做特征。以上是前期設計過程中,對車門下掉的分析處理方式,一般是增加料厚或者增加加強件。 以公司A車型為例,左前門內板和鉸鏈安裝板采用分開式設計;鉸鏈安裝板采用1.2mm板厚的鋼板,內板采用0.7mm厚的鋼板。未設計獨立的鉸鏈安裝加強板,但是設計了一些加強特征,車體立柱由三層板組成,結構上也設計了加強特征。對于A車型一類的量產車型,一般不可能再從設計上去更改結構,更多的會從制造工藝上進行改進。 車門和車身靠鉸鏈連接,鉸鏈是由沖壓鈑金件組成,加工容易,重量也較輕。但是這種鉸鏈軸向定位精度較差,松動量偏大,軸向強度也較弱,不利于減小門下垂量。大眾汽車公司某車型前門鉸鏈如圖2b所示,采用鑄造式鉸鏈,就是由鑄造件經過車床等設備精加工而成,優點是體積小,強度高,軸向定位精度高,比一般的沖壓鉸鏈更結實,安全性更好,不易變形;缺點是成本偏高,重量偏大。 除了鉸鏈結構,鉸鏈布置也會影響車門下垂。側開門鉸鏈裝在車門和車體之間,布置空間小,所以要求車門鉸鏈體積要小;此外,出于軸向強度的考慮,上下鉸鏈的間距要盡可能大,即鉸鏈布置要考慮后序。但是在鉸鏈布置時需要考慮結構以及涂裝等工藝問題,有很多限制條件決定其不可能做到相距太遠,一般要求間距不少于車門寬度的三分之一。設計階段保證車門開啟68°或其他角度時,車門底角點上抬一定的數值,這個數值是保證不下掉的基礎,然后求解出鉸鏈布置的軸心線,再布置鉸鏈。鉸鏈軸心線一般先布置上鉸鏈的中心點,確保門與翼子板間隙以及最大開啟后與立柱間隙,考慮鉸鏈安裝間隙,這點就可以定出,再以此點求解下鉸鏈點,最后得出軸心線。鉸鏈軸線一般要垂直或者稍前傾。分析公司該車型,上下鉸鏈間距和鉸鏈軸線傾角均符合設計要求和經驗值,會減少門下垂的可能性。 二、從制造工藝分析解決門下垂 焊裝工藝方面,門鉸鏈安裝板和內板盡量采用激光拼焊,激光拼焊的門內板在承受縱向拉力的情況下,狀態會比點焊焊接穩定。門內外板間要用單面點焊焊接,或用膠后進行熱固化,試驗證明,沒有加焊點和有焊點的尺寸變化在2mm左右。要保證鉸鏈裝配面的平整度,主要是焊接后焊點要平整,A、B柱鉸鏈加強板焊接后縫隙要彌合好。公司該車型車體立柱內外板采用點焊焊接,焊點較為平整,焊接后內外板貼合良好無縫隙。 制造過程中的變異分析 焊裝裝調線調整車門后,經過焊裝終檢檢驗點時,偶爾會出現車門下垂現象,在對下垂車身進行返修時,不允許采用向上抬車門的方法解決,而要采取調整鉸鏈的方式。因為不松鉸鏈螺栓,人為將車門向上塑性變形,表面上看已經將車門高度調整完成,實際卻產生了內應力,在經過涂裝車間電泳、烤漆后,應力釋放,車門又恢復原狀。 此外需要注意,在焊裝裝調線調整完車門之后,后序有無下壓車門的操作。比如涂裝電泳后,操作工有時會存在人為向下擠壓車門的動作,造成下垂。 設置工藝補償,在焊裝裝調時根據總裝段差下掉量,人為將段差抬高1~1.5mm左右,即做抵消量。再就是在焊裝裝調時加車門配重。以A車型為例,工程技術人員已經在焊裝裝調線和焊裝出車終檢檢驗點增加了車門調整配重,并且根據總裝下掉量設置了工藝補償,即在焊裝裝調線下發工藝文件,將B柱段差抬高到0.5~1.5mm,來抵消下掉量。很多車型車門在總裝會分裝,即從車體上將門拆掉后(鉸鏈留在車體上),在門分裝線將總裝零件裝配到車門上,之后將車門重新裝配到車體。 按照設置的段差補償量,調整30臺車。從焊裝出車后經過涂裝到總裝后,在車門重新拆掉之前進行測量。根據段差數據對比可以看出,這個過程前后門段差波動很小。說明涂裝過程不會造成批量性的門段差下掉。這批車在總裝經車門分裝后,重新測量B柱段差,段差下掉明顯,所以左前門下垂的主要原因在于車門分裝過程。 首先,總裝重新裝配車門時,前門鉸鏈鎖付扭力和鎖付順序與焊裝是否一致也是車門分裝過程影響門下垂的原因。以左前門鉸鏈為例,從上到下一共4個螺栓,序號為1234。焊裝裝配是按先鎖住主定位孔,即按1432順序鎖住,但在總裝門分裝后重新裝配時,按2431順序進行鎖付,鎖付后的鉸鏈面有明顯的位置偏移,鉸鏈在車體一側的鎖付位置沒有發生移動,導致車門下垂。將總裝鉸鏈螺栓鎖付順序和焊裝統一后,鉸鏈面無位置偏移,下垂現象減少。其次,車門分裝后,裝配上總裝零件,重量增加,段差下掉可能是焊裝配重不能準確地模擬總裝車門重量。經確認,配重重量是按照投產初期的車門進行計算的。在后期的量產和改款過程中,車門進行過改變,但是配重重量和擺放位置沒有做相應調整,即目前配重不能滿足整車車門重量,導致車門下垂。重新對車門重心和配重進行分析計算,更改配重重量和擺放位置后,前門下垂量明顯減小,進入公差范圍內。 三、結語 在設計階段,全面的分析可能造成門下垂的原因,提前采取措施,減少后序制造的困難,是解決門下垂問題的根本措施。對于制造過程出現的門下垂現象,合理的運用上面的思路和方法進行分析驗證,可以快速找到車門段差下掉的原因,從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優化。
回答者:wwerkk4y2622016-07-21 00:00
車幫網 車幫問答師傅提醒:如果車門曾經出過 事 故就要從新修復 沒有的話調整下應該可以解決 建議找專業師傅幫你看下!
提問者:陳材波博客2013-03-06
可以把車門或車框上的合頁的固定螺絲松開,調整好以后再固定住。注意如果自己沒有把握,千萬不可冒失。
提問者:xinlei5522002013-08-09
就是滑道出問題 去修一下很簡單的
提問者:lsm8282013-06-17
汽車車門本就是通過調整鉸鏈位置而達到密封的目的,這個是內部飾板的間隙,如果是國產轎車(非合資和非進口車)或貨車的話,那是司空見慣的,比如說模具不一致啊,裝配質量都會造成這種結果。要求不能太高,只要不漏風就可以了。
提問者:海盜Nick2015-02-27
第一個問題: 從圖片上看,LZ兩個前門靠近B柱的上面那個角,比緊挨著的后門要低(不是豎直方向的高低,是鈑金平面的高低。) 如果是這樣的,LZ車門漏風的位置肯定與我的不相同。 但是L
提問者:jingjingfang072014-12-09
估計是車門和車框架之間的密封有問題,車門和車框架上都有密封條來避免漏風。按道理來說4S店精心處理應該就沒問題了。 建議繼續找4S店,如果4S還是不行。建議用質量較好的車門密封條(中空的橡膠條)加強車門和車體框架的密
提問者:wwaadd1231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