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2013-07-04 00:00
汽車分一保,二保,三保.車輛一級保養檢查項目 一、 更換機油、機油濾清器、汽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 二、 檢查汽車冷卻液液面位置是否符合規定。 三、 檢查制動器及離合器液面位置。 四、 檢查轉向助力油罐的油面是否符合規定,檢查系統各油管接口是否有滲油現象。 五、 檢查電瓶液面及玻璃清洗劑罐的液面。 六、 檢查發電機、空調、水泵及助力泵皮帶的松緊與老化情況 七、 檢查汽車前后車燈是否齊全(包括:大燈、視寬燈、轉向燈、剎車燈、倒車燈及霧燈)。 八、 檢查汽車輪胎氣壓及磨損情況,按規定力矩緊固輪胎螺絲、輪胎氣壓補充到該車型規定值之內,根據磨損情況進行輪胎換位。 九、 檢查汽車尾氣排放是否達標。 車輛二級保養檢查項目 1.發動機通過三清三濾作業后,應易啟動、運轉平穩、排氣正常(指尾氣達標)、水溫、機油壓力符合要求、轉速平穩、無異響、各皮帶張緊適度,無四漏(水、油、電、氣)現象。 2.方向自由行程和前束符合要求,轉向輕便、靈活、可靠,行駛時前輪無左右擺頭和跑偏。 3.離合器自由行程符合要求,操作方便、分離徹底、結合平穩、可靠,無異響,液壓系統無漏油。 4.變速箱、驅動橋、萬向節(或半軸)傳動裝置等潤滑良好,連接可靠,無異響和過熱,不跳擋、換擋靈活、不漏油。 5.制動踏板自由行程和制動器間歇符合要求,行車、駐車制動良好,制動時無跑偏現象和制動時拖滯現象,慣性比例閥工作正常,不漏油。 6.輪胎壓力正常(不同的車型規定的高低壓標準不同)。 7.懸臂、減震固定可靠,功能正常,輪轂軸承溫度在行駛后不高熱。 8.發電機、起動機、燈光、儀表、信號燈、按鈕、開關附屬設備齊全、完整,能工作正常。 9.全車各潤滑點加注潤滑油。 10.全車沖洗清潔。 車輛三級保養檢查項目 三級保養以總成解體清洗、檢查、調整為中心。 發動機保養作業: (1) 解體發動機、清洗、檢查各機件:氣缸體、氣缸蓋應清潔,無積炭、油污、水垢;油道清潔暢通。 (2) 氣缸蓋每50MM長的平面不平度,應不超過0.05MM. (3) 氣門座不得低于缸蓋平面0.5MM(以最高點為準). (4) 氣缸體缸徑錐度、失圓度不得逾限。 (5) 研磨氣門:接觸面應光潔,密封良好,應不漏氣。 (6) 視需要更換活塞環。 (7) 檢查曲軸主軸承及連桿軸承間隙,間隙過大,可進行調整; (8) 如果軸瓦損壞或軸頸磨損,應更換并重新研磨軸承及光磨軸頸。 (9) 清除積炭;可用刮刀、鏟刀(或用竹制)、金屬刷進行清除,也可用積炭清除劑清除。 (10) 更換缸蓋襯墊。 (11) 測量氣缸壓力:檢查發動機轉速。 底盤保養作業: (1) 轉向機構;轉向靈活,橫、直拉桿不彎曲,無裂紋,絲扣及鍵槽完好、轉動靈活,不松曠,鎖緊裝置齊全,螺栓緊固。 (2) 拆檢轉向器:進行分解檢查、清潔和更換損壞件。裝合后應轉動靈活,無卡滯現象,并需進行負荷試驗。 (3) 拆檢手、腳制動器,按二級保養要求執行。 (4) 檢查各管接頭、三通管絲扣應完好,結合緊密,不漏氣。檢查制動軟管,不得與相鄰部件發生摩擦、碰撞:軟管不得損壞、漏氣、鼓包、起層或沾有油污
回答者:2016-07-04 00:00
除了每5000公里的保養之外,平日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細微保養也不能錯過,該換機油的時候換機油,該換輪胎的時候換輪胎,不能有“將就著用”這種想法。某個部件一將就,就會加快其他部件的老化。 定期給汽車打蠟,用吸塵器清
提問者:iniw393182013-04-04
一、發動機部分 (1)起動發動機,傾聽發動機的怠速、中速和高速運轉時有無雜音異響。 (2)檢驗氣缸壓力或真空度,必要時清除燃燒室積炭及研磨氣門、調整氣門腳間隙,檢查油封及曲軸后軸承有無漏油現象。 (3)
提問者:jjj52102013-06-10
1輪胎保養: 首先要強調的是,行駛時應保持符合要求的正確氣壓。輪胎胎側有一個汽車制造商所提供的最高氣壓值,至少每個月要檢查一次所有輪胎(包括備胎在內)在冷卻情況下的氣壓。但僅僅檢查是遠遠不夠的,如果發現氣壓減少過快
提問者:zhengxuqian2192013-04-27
1、輪定位預防跑偏 經常有車主提出疑問:為什么有些汽車喜歡走偏?為什么有些汽車轉彎很費力?為什么有些汽車的輪胎磨損得快?這些問題大我涉及到一個輪胎安裝角度問題 ——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向輪位置角度,叫做“前輪定位”。它的
提問者:marie1987082013-06-18
如何保養輪胎 哪四件事情是保證您家庭每天安全的關鍵?您也許能猜到,每當您愛的人在車上時,你就要確保您的車胎是在最優秀的形狀上。正確的車胎護理是安全駕駛的關鍵。專家教您簡單的三步,就能簡單有效的保養好您的車胎了。
提問者:q131003676222014-09-14
把輪胎從車上卸下來 扒胎 清洗鋼圈 換氣門嘴 裝新胎 充氮氣 平衡輪胎 裝車 做四輪定位 大店都是這樣做的
提問者:nsh123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