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2013-06-25 00:00
四輪驅動的汽車的底盤的結構是怎么的?它傳動原理是怎樣的?
所謂驅動形式,是指發動機的布置方式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的形式。我們知道,一般的轎車有前、后兩排輪子,其中直接由發動機驅動轉動,從而推動(或拉動)汽車前進的輪子就是驅動輪。根據發動機在車輛上的位置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從而使得汽車擁有了多種多樣的驅動形式。 汽車的驅動形式一般有下面幾種:前置后驅(FR)、前置前驅(FF)、后置后驅(RR)、中置后驅(MR)、(quattro)四輪驅動,其中目前民用轎車常用的是前置后驅(FR)、前置前驅(FF)形式,最近四輪驅動形式也開始在轎車中出現 前置后驅(FR):所謂前置后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一種傳統的驅動形式,廣州人所熟悉的廣州標致轎車,就是一種典型的前置后驅轎車。采用這種驅動形式的轎車,其前車輪負責轉向任務,后輪承擔驅動工作。發動機輸出的動力通過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輸送到后驅動橋上,驅動后輪使汽車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推”著車輛前進。前置后驅的車輛轉彎時易出現轉向過度的情況。 前置后驅的優點:前后輪各司其職,轉向和驅動分開,因此高速穩定性好,車輛爬坡能力強,負荷分布較均勻。 前置后驅的缺點:最大的缺點是由于傳動軸的存在,使車內地板中間凸起,影響了車內空間和布置,同時也增加了車輛的重量,多了傳動軸環節也增加了動力損耗。 由于前置后驅固有的缺點,目前在多數中、小型轎車中已不采用這種驅動形式,但目前多數高級豪華轎車,為追求行駛性能,依然采用這種驅動形式,如寶馬全系列轎車。 前置前驅(FF):所謂前置前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興起和在技術上得以完善的驅動形式,目前大多數中、小型轎車都采用了這種驅動形式。其將變速器和驅動橋做成了一體,固定在發動機旁將動力直接輸送到前輪驅動車輛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拉”著車輛前進。 前置前驅的優點:操作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車內空間大、易布置;車架不必為后驅動橋騰出空間,可以降低車身高度;省去了長長的傳動軸,減輕了整車重量,縮短了動力傳遞距離,減少功率傳遞損耗。 前置前驅的缺點:由于前橋同時承擔轉向和驅動的工作,高速穩定性較差;上坡時驅動輪易打滑,高速下坡時易翻車。 quattro(r)四驅的原理 在車輛采用全時四輪驅動和托森式差速器(縱置式發動機)或者電液式多盤離合器(橫置式發動機)的情況下,驅動力則分布于四個車輪之間。由于縱向力作用的減弱,各車輪傳輸quattro(r)驅動裝置的橫向力得以增強。與傳統的驅動裝置相比,這就大幅提升了安全儲備極限。通常,如果超出了安全范圍,車輛工況基本上呈中性狀態,也就是既不會轉向不足也不會過度轉向。 越野車的四輪驅動,因為越野車都是四驅,說說四驅的原理,在轉彎的時候,四個車輪之間的轉速肯定是有差異的。如果驅動力傻瓜式的分配給所有車輪而沒有轉速差,那車輛根本無法前進。差速器裝置就是吸收車輪轉速差的。所有的四驅車都有前、中央、后差速器裝置(注意!這里說的是差速器而不是差速器鎖)。 凡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差速器雖然能讓四驅車順利轉向,可當車輪有打滑的時候,另一側的車輪也要失去驅動力,而打滑的車輪徒勞的空轉卻無法前進。這時候就需要差速器鎖來鎖定打滑的車輪,而把驅動力全部傳送到尚未打滑的車輪上,使得車輛脫離險境所謂驅動形式,是指發動機的布置方式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的形式。我們知道,一般的轎車有前、后兩排輪子,其中直接由發動機驅動轉動,從而推動(或拉動)汽車前進的輪子就是驅動輪。根據發動機在車輛上的位置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從而使得汽車擁有了多種多樣的驅動形式。 汽車的驅動形式一般有下面幾種:前置后驅(FR)、前置前驅(FF)、后置后驅(RR)、中置后驅(MR)、(quattro)四輪驅動,其中目前民用轎車常用的是前置后驅(FR)、前置前驅(FF)形式,最近四輪驅動形式也開始在轎車中出現 前置后驅(FR):所謂前置后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一種傳統的驅動形式,廣州人所熟悉的廣州標致轎車,就是一種典型的前置后驅轎車。采用這種驅動形式的轎車,其前車輪負責轉向任務,后輪承擔驅動工作。發動機輸出的動力通過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輸送到后驅動橋上,驅動后輪使汽車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推”著車輛前進。前置后驅的車輛轉彎時易出現轉向過度的情況。 前置后驅的優點:前后輪各司其職,轉向和驅動分開,因此高速穩定性好,車輛爬坡能力強,負荷分布較均勻。 前置后驅的缺點:最大的缺點是由于傳動軸的存在,使車內地板中間凸起,影響了車內空間和布置,同時也增加了車輛的重量,多了傳動軸環節也增加了動力損耗。 由于前置后驅固有的缺點,目前在多數中、小型轎車中已不采用這種驅動形式,但目前多數高級豪華轎車,為追求行駛性能,依然采用這種驅動形式,如寶馬全系列轎車。 前置前驅(FF):所謂前置前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興起和在技術上得以完善的驅動形式,目前大多數中、小型轎車都采用了這種驅動形式。其將變速器和驅動橋做成了一體,固定在發動機旁將動力直接輸送到前輪驅動車輛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拉”著車輛前進。 前置前驅的優點:操作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車內空間大、易布置;車架不必為后驅動橋騰出空間,可以降低車身高度;省去了長長的傳動軸,減輕了整車重量,縮短了動力傳遞距離,減少功率傳遞損耗。 前置前驅的缺點:由于前橋同時承擔轉向和驅動的工作,高速穩定性較差;上坡時驅動輪易打滑,高速下坡時易翻車。 quattro(r)四驅的原理 在車輛采用全時四輪驅動和托森式差速器(縱置式發動機)或者電液式多盤離合器(橫置式發動機)的情況下,驅動力則分布于四個車輪之間。由于縱向力作用的減弱,各車輪傳輸quattro(r)驅動裝置的橫向力得以增強。與傳統的驅動裝置相比,這就大幅提升了安全儲備極限。通常,如果超出了安全范圍,車輛工況基本上呈中性狀態,也就是既不會轉向不足也不會過度轉向。 越野車的四輪驅動,因為越野車都是四驅,說說四驅的原理,在轉彎的時候,四個車輪之間的轉速肯定是有差異的。如果驅動力傻瓜式的分配給所有車輪而沒有轉速差,那車輛根本無法前進。差速器裝置就是吸收車輪轉速差的。所有的四驅車都有前、中央、后差速器裝置(注意!這里說的是差速器而不是差速器鎖)。 凡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差速器雖然能讓四驅車順利轉向,可當車輪有打滑的時候,另一側的車輪也要失去驅動力,而打滑的車輪徒勞的空轉卻無法前進。這時候就需要差速器鎖來鎖定打滑的車輪,而把驅動力全部傳送到尚未打滑的車輪上,使得車輛脫離險境
回答者:2016-06-25 00:00
第1章 概論 1.1 工程機械特點、分類及組成 1.1.1 工程機械特點 1.1.2 工程機械分類 1.1.3 工程機械組成 1.2 工程機械的發展概況 1.2.1 工程機械的發展歷程 1.2.2 我國工程機械的發展現狀
提問者:6993396y2013-03-24
非承載式車身的汽車有剛性車架,又稱底盤大梁架。車身本體懸置于車架上,用彈性元件聯接。車架的振動通過彈性元件傳到車身上,大部分振動被減弱或消除,發生碰撞時車架能吸收大部分沖擊力,在壞路行駛時對車身起到保護作用,因此車廂變形
提問者:qingdaosunlaix2013-07-21
給你講講書本上知識啊`汽車底盤有4大系組成`分別有行駛系`制動系`轉向系`傳動系`它們組成你去網上找
提問者:XIAOXIAOHUDIE2013-08-13
汽車底盤結構圖,汽車底盤構造圖,汽車底盤結構,詳細汽車底盤構造,汽車結構圖 底盤: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
提問者:twinsrongrong2013-11-02
汽車底盤: 底盤: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并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 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
提問者:traineeloo2013-08-30
要什么車
提問者:veg76401201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