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2013-07-10 00:00
古羅布泊誕生于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洼地。 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 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據境地。 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 六七十年代因塔里木河、疏勒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干涸,1972年底,徹底干涸。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里,民國20年(1931),陳宗器等人測得面積為1900平方公里。 民國31年(1941年),在蘇制1/50萬地形圖上,量得面積為3006平方公里。 1958年,我國分省地圖標定面積為2570平方公里。 1962年,航測的1/20萬地形圖上,其面積為660平方公里。 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為450平方公里。 近代,一些進入羅布泊地區的外國人把羅布泊說成是“游移湖”。 清代,阿彌達深入湖區考察,撰寫《河源紀略》卷九中載:“羅布淖爾為西域巨澤,在西域近東偏北,合受偏西眾山水,共六七支,綿地五千,經流四千五百里,其余沙嘖限隔,潛伏不見者不算。以山勢撰之,回環紆折無不趨歸淖爾,淖爾東西二面百余里,南北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縮……” 這里,曾經是一個人口眾多,頗具規模的古代樓蘭王國。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上書:“樓蘭,師邑有城郭,臨鹽澤”。它成為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 曾幾何時,繁華興盛的樓蘭,無聲無息地退出了歷史舞臺;盛極一時的絲路南道,黃沙滿途,行旅裹足;煙波浩淼的羅布泊,也變成了一片干涸的鹽澤。如今,從衛星像片上反映出來的羅布泊是一圈一圈的鹽殼組成的荒漠!是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實例,警告人們在西部生態脆弱地帶進行開發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首要目標。 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擴大后的耕地要用水,開采礦藏需要水,水從哪里來?人們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多立方米。盲目地用水像個吸水鬼,終于將塔里木河抽干了,致使塔里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公里萎縮到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萬多畝耕地受到威脅。斷了水的羅布泊馬上變成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干涸后,周圍生態環境馬上發生巨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到20世紀70年代完全消失,羅布泊從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回答者:2016-07-10 00:00
指雅丹日記 三個太陽·雅丹日記 羅布泊是個神秘而又令人神往的地方,半個多世紀的滄桑,這里由水鄉澤國變成了沙漠荒原,不光是大自然本身的原因,而主要是人為的因素……雅丹日記記述了中央美院的教師陳雅丹循著當年父親的足跡
提問者:senxin12013-09-10
原創回答: 這是一首藏頭詩,每行第一個字連起來是“七夕情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本詩是 齊樂樂游戲網 于2009年舉行的“七夕賦詩活動”的投稿作品,作者未署名。 原文如下: 七夕賦 七
提問者:zyyliujia19782013-11-19
(網游)《當妖女遇到大神》 當狂放不羈的妖女 遇到 腹黑陰險的大神 “嫁給我,我就把狐貍賣給你”看大神如何求婚 “動我的老婆,你們經過我同意了嗎?”看大神如何英雄救美 “女人,你必須是我的。”看大神如何表白
提問者:malqhmalqh2013-07-12
樓蘭的許多難解之秘中,樓蘭王國的首都何在,一直是困擾人們的難題。它牽涉到實地調查和文獻研究幾方面,在絲綢之路史研究中極具代表性。可以確認的是:中國典籍中的“樓蘭”一詞,是佉盧文“KRO-RAINA”的音譯,含義是“城市”
提問者:匿名網友2014-10-22
1、陪師妹去后山山洞玩。一直向上走進入第二個山洞,在該山洞的偏左上位置碰到大怪蛇,戰斗勝利后返回村莊。2、進客廳和師父對話,休息后出屋和大師兄比武,堅持六回合后勝利。進屋,師父和父親派主角去殺人莊調查黑手殺的下落。在村口
提問者:xiao235182014-07-06
七年級(上)歷史期末考試試卷 作者:未知 資料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1672 更新時間:2008-4-2 20:11:28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
提問者:nicholaswee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