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的相對速度不同時,其對于另一物體的相對質量也不同.總的來說,愛因斯坦推導出了如下的公式: 設物體B為靜止不動,物體A具有相對于物體B的速度v: ---- m0是物體" />
提問者:saolp64393772013-06-29 00:00
請詳細介紹一下,我是學習者,搞不懂怎么回事,順便舉些事例,謝謝。
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的相對速度不同時,其對于另一物體的相對質量也不同.總的來說,愛因斯坦推導出了如下的公式: 設物體B為靜止不動,物體A具有相對于物體B的速度v: ---- m0是物體A相對物體B靜止時的質量.m為物體A相對于物體B的動質量。 二、能夠通過物理手段把一個物體降速,使之和某個認定靜止的參照系相對靜止時測量得到的質量,對于一般物體,我們都可以將其降速到和地表相對靜止,這樣測得的物體質量被稱為“靜止質量”。 同一物體的靜止質量是洛倫茲不變量。 靜止質量不是指絕對靜止狀態下測得的物體質量,因為絕對靜止根本不存在,只不過是人為認定的低速靜止狀態的物質質量而已。 靜止物體的質量被稱為靜止質量,運動物體的質量隨著其運動速度增加而增大。速度的平方除以光速的平方,這就是將速度與質量關聯起來的因子。(見右邊公式)所以如果物體做低速運動,那么其質量的增加就非常小;然而如果物體運動的速度接近光速,那么其質量的增加就非常巨大。從公式可以看出,任何速度增加接近于光速運動的物體的質量都趨近于無窮大,因此,實體物體不可能達到或超過光速。物體質量和運動速度的關系式見圖。如果一個物體的靜止質量是m0,那么當它的運動速度是v時,其質量等于m:(見右上角公式)
回答者:gui6452016-10-31 00:00
m=m0/根號(1-v*v/(c*c))m為動質量,m0為靜質量,v為電子速度,c為光速
提問者:BDDI2016-04-10
都可以玩,畫質調最低就行了。
提問者:yrleu2016-07-03
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是相對論里面提到的! 你要是對物理沒有基礎的話理解很難了! 其實我們要是個物理愛好者就知道那個大體的意思就行了! 物體有一個靜止的質量,因為靜止是相對的!當物體的相對速度很大,甚至與光速可
提問者:utiut40612014-01-11
還是依據光速不變原理。為了解釋光速不變提出不同參考系的時間,質量,長度不同。所以衍生出不同參考系測量的質量不同。才有了動質量。具體思路有點長。。。以下省略,可以追問
提問者:Name陌小染2016-09-04
你自己都把關于動質量和靜質量的式子列在那了。還要別人再幫你回答。可以給你一些具體的例子: 粒子加速器能夠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不是很容易就提上去,這與粒子在高速運動狀態下,動質量增加很快有很大關系。
提問者:fsxlipin512014-09-02
由E=hν和E=mc2(其中v為光子的頻率,h為普朗克常量,c為光速)得:m=hv/c2,這就是光子的動質量。
提問者:jianhaosunny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