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fish8170272016-04-03 00:00
其實,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洗好不一樣,所以結果也不一樣。一輛車是否好,個人認為應該從三方面判斷。 一、設計 這也是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汽車設計反映一個廠商的綜合實力和態度,車的好壞在設計里面已經大致定型。設計又分為總體設計和細節設計。設計經過不斷修改,最后才從原型車到試產,最后大批量投產。雖然現在的汽車設計水平不斷提高,大量采用計算機輔助,周期大大縮短,但是因為車的零部件太多,設計團隊之間的配合,總會有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會是致命傷,例如三菱吉普的剎車液壓管磨損缺陷。 二、制造工藝和技術 設計是汽車的基礎,那么制造技術的好壞就是產品能否達到設計要求的關鍵。試產或正式投產的過程設計可能對設計進行小小的修改,一般不會作很大的改動,所以,產品只可能最大限度地貼近設計目標,并不會超出原來設計的范圍。 三、汽車的價格和服務 這個相信大家也會同意吧。里面有個性價比的因素,套用一句話,夏歷車再爛,如果只賣一塊錢,這個價格下就算是好車。反過來,如果寶馬三系的車怎么好,賣個勞斯萊斯的價格,那還能說是好車嗎?還有更重要的是廠家售后服務的態度。 最后一點,作為精明的消費者應該不僅僅看到自己的需求,最好從投資的角度分析。僅僅停留在消費的角度思考,始終都是消費者,始終都是食物鏈里的最后一環。試想每年以進口三十萬輛車,每輛車三十萬計,一年送出去的九百億元,都能建車廠了。數年前,當時數家日車廠商大幅虧損瀕臨倒閉,包括日產、馬自達、三菱。美國和歐洲的車廠大舉投資,法國的PSA買下日產和馬自達,克萊斯勒買下三菱的股份。法國人從大眾請來了西班牙人卡洛斯,大幅壓縮成本,半年之后扭虧為盈,光從股票價值上就可獲利甚豐。 四、最后,通過本人的購車經歷,給大家一個參考。 1,一些過去有劣跡的廠商大家就別買了,因為人家都會這樣想,可能只有你買,最后廠商都不見了。例如,現在還有誰在用三菱、NEC的手機和電視機,要有用壞的了也不知道找誰修。所以,對于象三菱這樣的車要想好再買,要做好思想準備。 2,要深入了解車的質量,不要光看表面,不要心存幻想。對于一些能省即省的車商,內在的東西也不會太好,否則兩年前賣十五六萬的車現在都在賣七八萬,除了一直在不斷減配以外,原來的設計就非常的省,說不定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否則每年的高額盈利何來。還有很多用不上的花俏功能,不要也罷,那也是自己掏錢買的。同樣價錢的車,能做的廠商也會給的,就看他的態度如何了。 3,最后補充一點,保持適度競爭的市場對消費者最有利,如果當年AMD死掉,今天的筆記本能有低于五千的嗎?那錢還不夠買INTEL的CPU。只要消費者保持清醒,自己權衡利弊,剩下的就交給各廠商的托進行斗爭吧,不光是論壇上,售后服務也行,別輕信所謂的優點。
回答者:cd763870012016-04-05 00:00
從配置表不難看出,售價比較低的比亞迪宋蓋世版反而占有很明顯的配置優勢。昂科威的表現也還算不錯,CRV則是要比較的落后了。如果不介意國產和合資的人,可以選宋蓋世版
提問者:shaopa46082016-08-29
我總結了一下關于1.6以下排量車的優惠政策問答: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征車輛購置稅相關事項問答 1、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的車輛購置稅減稅政策能減多少稅? 答: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規定,車輛購置稅
提問者:0014egz2016-08-22
今年昂科威優惠價格出現過兩萬元,14000的優惠不算給力。如果最近著急購車的話,14000也能接受,畢竟早買車早享受。不過只是看看車的話倒是可以等等,看看年底商家是否會有沖量銷量。
提問者:euyhrteu2016-10-11
走銀行信用貸款,無手續費也不需要將車抵押,還可省保險。
提問者:sppwangliang2015-01-14
我們一個店員他爸是本田粉,這個車追了半年了,天天研究這車。據他所說,各方面都比昂科威強當然也貴一點。比漢蘭達各有優點,主要是大五座和七座面對的購買人群也不全相同。我們拿著配置單一起探討過,我們覺得四驅最低配內款,應該是最
提問者:ikkff6003de2017-02-18
選自由光吧!雖然昂科威的底盤技術很先進,但畢竟是SUV底盤,而自由光在越野車底盤技術上,在世界上都是標桿。最主要的是,按照“寧買鳳尾、不買雞頭”的購車原則,自由光的低配價格是昂科威中配的價格,自由光的高配車型,即便是國產
提問者:slinwin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