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CC3699582014-11-04 00:00
速度不好太快,安全第一,省油,舒適,買個爸爸媽媽代步用,我們小區離市區14公里,3公里超市,想買不車給爸爸媽媽用,有好的推薦嗎??實惠點,舒適點,安全點,不飆車,不越野,不要求大排量,不要求帥氣; 大家幫我出出主意?要能多裝東西的那更好了,應為我媽媽喜歡去超市
經濟使用的小車,汽車的實用性,既然是父母用,超時尚的外觀基本上可以先不用考慮;可以考慮略微時尚感就可以! 你的眼光很獨到,驪威確實是一款很價格很實惠,整車有SUV的感覺,另外拉一些貨是絕對沒有什么問題,其他的緊湊型轎車也是不能與他相比;家用1.6排量已經是非常足夠,基本上可以做到省油、不剩動力;車內外設計也相對比較時尚;大氣的車身也不失你父母的面子!外觀有點“本田CR-V”的感覺! 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父母用可以考慮自動擋,簡單易行;但如果父母喜歡手動擋,也是不錯的! 這個價位,相對來講像“飛度、馬自達2”等個人覺得比較偏向年輕化的汽車,不是特別合適! 大眾車系,捷達也不要考慮了,那個除了老生常談的優點,其他已經沒有什么了! 而且現在的汽車技術都在成熟;選擇捷達相對來說不如考慮一下“凱越”,剛上市的凱越價格在十幾萬左右,現在基本上掉到偏合理的價位! 如果不是特別不放心,國產車其實也是可以選擇的,比如買的還可以的,專門代理寶馬的華晨出的“駿捷”,個人認為,三廂駿捷,父母開著還是不錯的!像電視劇“鄉村愛情”中的劉大腦袋開董事長車下鄉的車就是駿捷三廂,這車的整體設計神似寶馬,是可以考慮考慮的! 另外的國產車我推薦:奇瑞A3,他的外形與配置可以與十幾萬的外牌車相比,不要老師鄙視國產車,什么東西都得一步一步的做,一點點走!國產車不是說很差,你說的那是上個世紀的事情;奇瑞從QQ走到現在,能在中國車市有一席之地,不是絕對的價格便宜;而是他的性價比一直在提升!奇瑞也不是每天都閉門造車,相信國產的質量! 我朋友的比亞迪F3,那是狂被罵的車,但是人家的小3,提了差不多半年,上面跑到黑龍江,下面跑到湖北,現在公里數已經1萬多了;做了兩次保養;什么毛病都沒有,在高速平均150公里/時這已經很好了!!買車還要怎么樣啊?非得寶馬、奔馳才好么? 個人覺得適合自己是最好的,人家小女孩開著QQ上班郊游一樣活的很快樂,一樣在高速上跑!而且很時尚! 當然國產車相對于國外的還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個人喜好了,不要被別人左右,說這個好,那個不好! 另外新上市的標致207也可以考慮一下,售價應該在8萬左右,還是比較經濟的!當然,如果不是特別喜歡標致207的外觀;也可以放棄! 如果價格可以考慮十幾萬的車,款式就比較多了,對于父母級別的;像大眾速騰、斯柯達明銳,這都是去年買的很好的款型! 雪佛蘭景程也可以,但個人覺得外形不是特別突出! 車還是要自己看,帶著你父母去4S店多轉轉,到車里坐坐,試駕一下,多聽聽4S店吹吹每款車的優點;他們一定把每輛車的優點說的很詳盡,至于缺點,每輛車都有,但對于咱們老百姓來講,都是多坐坐,多試駕!讓你父母感覺喜不喜歡,是不是適合!一旦選中買了也不會后悔的!別的車都坐過試駕過,買了其實都是父母相對喜歡的! 看你自己了,網上說的只能是意見,所謂意見就是到你那里需要驗證是否是真的,或者假的! 另外祝您提車愉快!
回答者:utmmrcvu2016-11-04 00:00
看發動機公里數 最低3W可以吧
提問者:wmjxgi2013-06-15
知道原因嗎?5000很不錯啊。大部分應該2000多亮的。提車時候記得檢查機油刻度。一汽大眾出廠的車,機油都是最底線的。你開個幾千公里,能不亮燈嗎?反正提車時候檢查了下機油刻度,都是最底線。直接要求免費加一升進去。開到75
提問者:zzhuzh2u2r2013-07-10
一般大城市的4S商店是大貨車集中運輸,可以做到0公里。許多小地方的商店是分散、零星的車需要開進去的。幾公里的路碼表顯示就算了。
提問者:M_ailx2013-03-02
一般是5000做首保就可以 如果你的車在10萬以下 或者說是經濟型車 那你3000公里做一次,因為這個級別的車輛 在制造過程中 由于成本的因素 在發動機 變速箱 等零件的加工精度不是很高,所以在新車磨合期內容易產生更
提問者:yutaixi2013-06-18
剛提車,4S的銷售告訴我別超120KM,第一箱要加97#油,過3000KM左右上高速跑一下極限(特別是CVT)。我的是1.5MT小黑。 個人感覺3000KM以內別超80或90,轉數別過3000轉(但也不能太慢,電噴車大家
提問者:zrJK32KB2014-06-25
最好是首保后拉高速,拉高速的目的是排出發動機內積炭,拉高速時最高時速不要超過最高時速的百分之九十,時間不要超過五分鐘,車輛在以后的使用當中,特別是經常在市區行駛,發動機容易形成較多的積炭,也要經常的拉一下高速,那樣發動機
提問者:hwdchen201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