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purple21132015-12-18 00:00
奇駿可以加裝第三排座椅嗎
很好的 日產X-TRAIL中文譯名為奇駿,于 2000年底在日本推出,直指同級對手豐田rav4和本田crv。奇駿的設計理念定位在“城市四驅車“,可以說是日產對市場不斷細分進行的調整--------從設計的角度來看,這款車是對市場的妥協。在一年一度的英國Fleet World雜志評選中,奇駿力壓群雄,連續第二年奪得年度最佳四輪驅動汽車稱號。 中文名奇駿 外文名X-TRAILX-TRAIL 推 出 2000年底在日本推出 設計理念定位在“城市四驅車“ 目錄 1基本簡介 2外形特點 3內部設計 4裝潢建議 5動力表現 6車型亮點 四驅系統 行李空間 車身硬朗 7實際油耗 8車型報價 2012款奇駿報價 2014款新勢代奇駿報價 9參數配置 10最新款式 新車 東風日產新奇駿2.0L車身尺寸 11新勢代奇駿 車型簡介 新車亮點 外觀設計 內飾 人性化配置 動力搭載 參數配置 1基本簡介 編輯 “ 奇駿 X-TRAIL”---中的“X”代表挑戰4×4的車輛!癟RAIL”代表輪轍、崎嶇的道路和越野地勢。將這兩個要素結合起來,“X-TRAIL”代表新穎的4×4車!靶路f“之處在于ALL MODE全模式四驅系統,這套系統由電腦控制,在城市路面,雨雪天路況不佳,和極端惡劣等不同的情況下可以選擇 2驅、自動與4驅鎖定等模式,操作方法比較簡單。這聽起來不錯,但有一個“天生營養不足“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套即時的四驅系統而且沒有備越野低速擋,雖然在燃油經濟性方面降低了成本,但其本身沒有獨立懸掛以及加力箱的設計,使其在越野性上與傳統的硬派四驅車有著本質的區別,也就是在真正的惡劣路況,奇駿心有余而力不足。 2外形特點 編輯 繼承日產SUV一貫的造型風格,線條硬朗,前臉幾乎和老大哥途樂一模一樣,特別是水箱隔柵,更是一脈相承, 整體外觀(10張) 整個車身顯得很俊朗,配合215/65R16的輪胎,有硬派小生的感覺,和其競爭對手本田CR-V,豐田RAV4的柔性化設計有較大的區別,更受男士的喜愛。 在04款的奇駿上,最大的區別在前臉加了個大包圍,個人覺得與車身整體輕盈的搭配不是很協調,略顯笨重,似乎是想給奇駿注入一些越野車的元素。其外觀給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0.56平方米的大天窗,這幾乎是一款小轎車天窗的兩個。 奇駿的A、B、C柱都顯得較為粗壯, 制作上削的很有力度。 奇駿的儀表版設計的比較個性,是在整個面板上,離司機視線比較遠,行駛中想要看清楚,必須稍微挪一下頭, 細節外觀(14張) 不知這是不是為了防止司機固定一個姿勢而采取的“巧妙設計“?要想充分享受奇駿的動力,保證乘客的舒適感是重要的。第二排座椅靠背傾斜角度可做多段調節,中央有扶手,左右座有頭枕和三點式安全帶,中間乘客僅有一個兩點式安全帶。可惜的是犧牲了腿部空間,頭部與肩部也有較少的空間,給后排乘客的舒適感打了折扣。 奇駿在公路上的表現令人滿意,動力性(百公里加速11.6秒,這一成績可以在奧運會上得一銀牌)、噪音的隔絕、行路品質都有接近轎車的水準。但是與同級的城市四驅車一樣,奇駿的駕駛感受仍與轎車有一段距離,方向盤的路感不夠直接和細致。日產奇駿的懸掛可以將不平路面的顛簸有效地過濾掉。 其他(3張) 但在高速過彎時車身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明顯的側傾,而且轉向反應略顯遲鈍。 奇駿定的過高的價格似乎也有自己難言的苦衷。競爭對手豐田RAV4,本田CRV與奇駿相比,彼此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劣勢。反而本田CRV名氣較之更大一些而且更便宜。這不得不使奇駿面對市場做出了降價的妥協。
回答者:58車2016-12-18 00:00
你好,該車型兒童安全座椅接口在后排座椅哪里,希望可以幫到你,祝你用車愉快
提問者:junjun51362016-04-15
建議您檢查1下具體是哪響,首先把車門內的東西都清空,檢查1下是不是還響。檢查1下車門合頁及車鎖處是不是有曠量,檢查1下安全帶及b柱處是不是有異響。檢查1下升降器支架及玻璃密封條是不是松曠,檢查1下車門喇叭是不是有松動異常
提問者:Yutong19122014-09-01
建議您檢查一下具體是哪響,首先把車門內的東西都清空,檢查一下是否還響。檢查一下車門合頁及車鎖處是否有曠量,檢查一下安全帶及b柱處是否有異響。檢查一下升降器支架及玻璃密封條是否松曠,檢查一下車門喇叭是否有松動異常。建議您到
提問者:sjeba2014-09-01
只要后排座椅空間足夠,有安全帶都可以安裝的。 另外如果有ISOFIX或者Latch接口的就適合買相應的座椅了。安全系數更高些。
提問者:dlff5545912015-01-29
你好,看配置的,標配氣囊兩個。在方向盤,副駕駛儀表臺上面,
提問者:mhcjgs2016-11-30
1、兒童安全座椅最好裝在后排; 2、奇駿不能單獨關閉副駕駛氣囊。
提問者:不會寫文的腐狼201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