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kughghjr232013-03-25 00:00
為什么早期戰爭過程中他的態度不夠堅決呢? 還有,為什么他的解放奴隸宣言只免除了叛亂諸州的奴隸身份呢?
婠婠大師的話一針見血,“說到底南北戰爭不是為了是否廢奴”。從根本上說,林肯發表《解放奴隸宣言》是高招,也是損招,它不是因為林肯有愛心,而是因為當時北方在戰爭中處于被動局面。戰爭伊始,林肯收回了某些聯邦將軍自行發布解放奴隸命令,并宣稱他自己沒有憲法賦予的權力解放黑奴。 我們現在所說的林肯發表《解放奴隸宣言》,通常是指1862年9月22日發表的整份宣言的第一部分,也就是準備部分,而第二部分也就是最終的宣言直到次年一月一日才發表。為什么選擇9月22日呢,這是林肯處心積慮的。因為就在五天前(9月17日),聯邦軍隊在Antietam經過一番極為血腥慘烈的戰斗,重創了邦聯軍隊。這場戰役比公認的南北戰爭轉折點Gettysburg戰役早十個月,許多專家認為這一戰役才是真正的轉折點,因為它為林肯發表《解放奴隸宣言》創造了良機。 《解放奴隸宣言》只是林肯以三軍統帥身份發表的軍事命令,而不是國會公布具同等地位的法案或憲法增修條文。之前還宣稱自己沒有憲法賦予的權力解放黑奴的林肯此時為什么迫不及待的甚至是違憲的發表這一宣言呢?這要從當時北方所處的不利戰局說起。 南北戰爭,原本只是聯邦和邦聯兩個政府之間的戰事,與解放黑奴無關,因此雙方誰都沒有占據明顯的道義優勢。此時遠在歐洲的英國和法國也在虎視眈眈的關注這場戰爭。同為君主制國家的英法兩強都厭惡分裂和謀反行為,同時也反對南方的蓄奴政策,但因為北方在戰爭初期并沒有提出相應的解放奴隸政策,因此兩國政府都表示了對南方的支持,一方面他們樂于看到美國衰弱,另一方面他們也樂于看到民主政治的失敗。 戰爭開始后不久,聯邦方面在公海上扣押了搭載南方特使前往歐洲的英國郵船Trent,并將兩名特使押回北方。英國認為這是奇恥大辱,于是迅速開始做戰爭準備,并增兵加拿大,這就是當時著名的Trent事件。迫于無奈,林肯于次年初親自下令釋放了兩名特使,以此緩和英美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然而英國并不準備就此罷手,從當時的戰局來看,英國方面普遍看好南方會獲勝,而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在接見南方特使時也表示出了極大的熱情。 危急時刻,林肯決定攻擊南方的軟肋——蓄奴政策。這是一箭雙雕的計策,一方面,解放黑奴可以使戰爭升級,將原本兩個白人政府之間的戰爭擴大,把黑人也拉進來,為己所用;另一方面,攻擊蓄奴政策也可以使自己獲得道義上的認同,封住英法兩國出兵的借口。而就在此時,Antietam戰役的勝利無疑是天賜良機。如果在此前連吃敗仗的情況下發表《解放奴隸宣言》,人們很容易聯想到他是在作垂死掙扎,而現在則可以堂而皇之的采用它的計策了。然而林肯也深知,此劍雖然威力巨大,卻也是一柄雙刃劍,因為此時還有數個同樣蓄奴的州并沒有脫離聯邦政府。于是乎,他決定…… 呵呵。
回答者:fytzfytz8882016-03-25 00:00
問題一:林肯先生,請問您真的會給議員們修鞋嗎。理由:因為總統是一個國家最大的職位,怎么會做這么卑微的事情呢。
提問者:林子琪66272014-12-04
槍的問題:他得槍被羅萊特拿走了嗎,司機給的他得是的一把未注冊的槍,讓這把替換原來那把,那么拿走那把槍就不能證明是自己的了,就不能被栽贓。 母親攬罪:愛子情深,母性使然. 罰單問題:這就使他有了很大的嫌疑 地方檢察院就
提問者:oinxr63642013-11-17
林肯法球效果抵擋一次指向性技能法術傷害!痛苦之源的大招是惡魔掌控能控到就會自動持續施法,沒控到就表示讓林肯擋掉了大招浪費了。其他隊友如火女放T依舊有傷害有暈眩,但控制效果以高的為準,如果是控制的第一秒就放T有傷害不顯示眩
提問者:j821300892016-02-21
劇中本身就強調了這不是法律程序的問題,而是政府中握有實權的人就是想要林肯背鍋,所以程序上有沒有希望根本就不重要了。就像法官要你死,你還能指望通過程序救你命嗎?
提問者:ejdfy2016-12-10
【答案】A【答案解析】試題分析:題干里的“南北戰爭”、“林肯”告訴我們,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南北戰爭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所以在本次戰爭中林肯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
提問者:gwdvka2015-12-15
試題答案:(1)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原因:在美國南方盛行的種植園阻礙資本主義經濟在全國的發展,圍繞奴隸制的存廢問題,南北矛盾無法調和,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做出f重大貢獻;俄國落后的農奴
提問者: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