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 caiyongqiang55 2014-07-09 00:00
生物長期適應溫度條件的周期性變化,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生長發育節律,這種現象稱為 物候現象。 [編輯本段]概述 主要指動植物的生長、發育、活動規律與非生物的變化對節候的反應。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動、抽葉、開花、結實、落葉;動物的蟄眠、復蘇、始鳴、交配、繁育、換毛、遷徙等,均與節候有密切關系。非生物現象,例如始霜、始雪、結凍、解凍等,也稱物候現象 . 物候與物候學也有著重要的關系。 物候學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農作物)、動物和環境條件(氣候、水文、土壤條件)的周期變化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它的目的是認識自然季節現象變化的規律,以服務于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 物候也就是談一年中月、露、風、云、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物候是天氣多年的積累,兩者有從屬關系。 [編輯本段]《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 每年春節過后,大地就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芽,各種花木次第開花。再過兩月,燕子翩然歸來,大自然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漸次轉入炎熱的夏季,植物忙著孕育果實。等秋天到來的時候,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慢慢變黃,經不住陣陣秋風的吹襲,就簌簌地落了下來。這時北雁南飛,其他各種候鳥也相繼離去,大地又呈現一片萬木落葉、衰草連天的蕭颯景象。從此,活躍在田間草際的各種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大地又沉沉睡去,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歲歲如是,周而復始…… 這些自然現象不知陶醉了多少詩人,因而一草一木、一鳥一蟲也都成了他們謳歌大自然的素材,成了他們抒發感情的憑借。不過農民們對這些自然現象的感受和詩人們又不同。幾千年來,他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與氣候之間的聯系,并據以安排自己的農事活動。在農民看來,鳥語花香、秋山紅葉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他們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他們趕快種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鳥開始唱歌,可是我們的農民卻懂得她在唱什么:她在聲聲地啼叫著“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這一類的自然現象,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物”主要是指生物(動物和植物), “候”就是我國古代人民所稱的氣和候。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變換分為所謂二十四節氣,把在寒暑的影響下所出現的自然現象分為七十二候。物候知識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國為最早。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關于物候方面的農諺,就是勞動人民實踐經驗的總結。 利用物候知識來指導農業生產的研究,在世界各國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科學,叫物候學。物候學和氣候學相似,都是觀測一年里各個地方、各個區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它們都是地方性的科學。所不同的是,氣候學是觀測記錄某地的冷暖晴雨,風云變化,例如某天刮風,某時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熱等等,據以推求其原因和趨向。物候學則是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往來、養育,例如楊柳綠、桃花開、燕子始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氣候變化及其對動植物的影響。氣候觀測是記錄當時當地的天氣;而物候觀測的記錄,不僅反映了當天的天氣,也反映了過去一個時期內天氣的積累。所以物候學有時也叫生物氣候學。 物候觀測所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構造比一般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因此,物候觀測的數據是綜合氣候條件(氣溫、濕度等等)的反映,同時也反映了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把它用于農事活動,就比較簡便,易為農民所接受。物候對農業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下面是一個例子。 去年(1962年)五一節前后在華北是比較冷的,但五一節當天早上的溫度記錄卻比1961 年、1960年同天早晨的溫度記錄高攝氏二、三度。北京的物候記錄卻反映出了這一事實。去年的山桃、杏樹、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和五一節左右開花的洋槐的花期,總的說來,比1961年遲開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開五六天左右。根據這些物候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北京地區農業季節來得較晚。去年,北京地區的農村人民公社在春初種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的日期播種的,結果受到了低溫的損害。假如能注意到物候延遲,選擇適宜的播種日期,這種損失就可能避免。 [編輯本段]物候現象的來臨四個因素 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這首先就是緯度(南北的差異),就是說,在不同的緯度上,物候來臨的遲早是不同的。例如,越往北桃花開得就越遲,候鳥來得也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現象不僅有南北的差異,而且因季節、月份的不同而異。 例如我國地處世界最大大陸──亞洲的東部,大陸性氣候極顯著;冬冷夏熱,氣候變化極為劇烈。在冬季南北溫度相差懸殊,但到夏季又相差無幾。從廣東南海沿海直到北緯26度的福州、贛州一帶,南北相差五個緯度,春初物候如桃始花相差50天之多,即每一緯度竟相差達10天。在這地區以北,情形比較復雜。如長江黃河下游平原地區,北京和南京相差六個緯度強;在陽歷三四月間桃李盛花期,前后竟相差19天。但到四五月間柳絮飛、洋槐花開時,南京和北京物候相差只有9天而已。長江黃河大平原上的物候差異尚且不能簡單地按緯度計算出來,至于丘陵、山岳地帶物候的差異自必更為復雜。 東西的差異,也就是說經度的不同,是影響物候現象的第二個因素。東西的差異,在歐洲主要決定于氣候的大陸性強弱不同。凡是大陸性強的地方,冬季嚴寒而夏季酷暑(我國溫帶地區就是如此)。反之,大陸性弱(即海洋性氣候地區),則冬季既不太冷,夏季也不太熱。在歐洲如德國,從西到東,離海漸遠,氣候的海洋性逐漸減弱,大陸性逐漸增強,所以德國同一緯度的地帶,春初東面比西面冷,而到夏季就形成東面比西面熱。 我國全國具有大陸性氣候,加以天山、昆侖山、秦嶺自西向東橫亙于中部,因此地形氣候與北美、西歐大不相同。天山、昆侖山高聳于西部,在東部則秦嶺山脈由西向東漸次降低。到東經116度以東,除了個別山嶺如大別山、黃山之外,都是起伏不平的丘陵區。所以冬春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寒潮,可以挾其余威長驅直入,侵擾長江以南的地區。這對物候有很大影響。除了寒潮,風暴影響物候也是常有的事。 我國西南、西北的同一區域的地形高下可以相差很大,物候隨地形轉移,經度的影響就變為次要的了。 一般說來,在同緯度上,經度和高度對我國的農業生產可能起很大作用。例如在北緯30度左右,稻麥兩熟區在岷江流域只能種到2000米的高度;向西至大渡河流域可種到2200米的高度;更向西至金沙江流域則可種至2500米的高度。 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但到了秋季,如喬木的落葉等現象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在研究這一因素時,也應該考慮到會有例外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在天氣晴朗的空中,常會出現一種特殊的現象:在一定高度上,氣溫不但不比低處低,反而更高。這叫逆溫層。這一現象在山地秋冬兩季,尤其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我國華北和西北一帶,不但秋季逆溫層極為普遍,而且遠比歐洲的高而厚,常可高達1000米。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而不合適,就是這個道理。 第四個因素是古今的差異。就是說古代和現代,物候的遲早是不同的。利用歷史上的物候記錄能否證明這一點呢?西洋最長久的實測物候記錄是英國馬紹姆家族祖孫五世在190年的時間里對諾爾福克地方的物候記錄。這長年記錄已在英國皇家氣象學會學報上得到詳細分析,并與該會各地所記錄的物候作了比較。著者馬加萊從七種喬木春初抽青的物候記錄得出如下結論:物候是周期性波動的,其平均周期為12.2年;物候的遲早與太陽黑子周期有關……近12年來,北京春季的物候也似乎有周期性的起伏。物候最遲是在1956~1957年,而1957年正是太陽中黑子最多年。根據英國馬紹姆家族所記錄的長期物候,我們可以把18世紀和20世紀物候的遲早作一比較。如以1741~1750年十年平均和1921~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與始花的日期相比較,則后者比前者早9天。換言之,20世紀的30年代比18世紀中葉,英國南部的春天要提前9天。
回答者:fioi3232016-07-09 00:00
帶卡扣的安裝很簡單,看看產品附帶的說明書,用卡扣卡在車門沿上即可;自己不想動手,到汽車裝潢 店,20元手工費應該可以搞定。安裝晴雨擋下雨開點車窗透氣,雨水不會進入,最近大夏天停車開點縫透氣,車外不宜發現,相對安全。但晴雨
提問者: 0511gm 2017-01-03
你好樓主:你問的這個價格目前是估算不出來的、因為到了明年你換車的時候你的車子的價格沒法計算、因為新車一年一個價格、二手車折舊都是按照新車的裸車價格來計算的。還有就是明年你要買的這個車的價格也不好預計幫你算下如果現在置換這
提問者:monico8328022015-10-11
剛才幫人回答了一個這個問題 我一字一句打上的 我覺得應該為奇瑞說句話 我是風云2車主 我買的兩廂進取型 開了不倒半年 個人感覺風云2總體還是不錯的 配齊了不到六萬 性價比很高 如果非說油耗高一些 那無非就是百公
提問者: wadz6r0xdi5 2014-09-06
你好,那是因為雨擋做的不標準,你可以買個做的好一點的,看購買人數多的,評價好的,另外可以選擇好一點的膠水粘,膠水好是被雨水泡不開的。
提問者: jyusffi66x 2013-11-16
四合五天井、走馬轉閣樓; 說民居的 家泉水繞詩詠,戶戶垂揚入畫圖; 說水網與五花石鋪就的道路 春城初感 春城漫步誤為春,翠綠綿紅氣冷心。 云貴高原結露厚,瀟瀟灑灑霧中人。 拉
提問者: itmylives 2013-01-30
我買的35,背膠用的3M的,OK。
提問者: 匿名網友 201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