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 劉佳馳Renee 2013-11-23 00:00
請問2.0,2.1,5.1的音箱分別應該如何擺放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越精確越好!!! 各音箱的擺放角度,朝向,偏轉角度,和距離聽者耳朵的距離,還有在不同條件下進行的不對稱擺放方式,要精確到厘米!!!!! 請資深發燒友回答!!! 深表感謝!!!!!!!!
音箱如何擺放 如果你要告訴我你的音箱是掛在顯示器兩側的,那你別在這兒耽誤時間,快往下看吧!我只能失望、昏倒……現在的電腦玩家們早已不再認為買音箱只要能響就行,而對幾百元的木制音箱來說,如果你認為它是可以隨便放的,那么你就錯了,音箱位置的擺放是有學問的,這一點音響發燒友們更能理解.音箱碼放的位置不同,將直接影響到兩只音箱聲音的平衡性、營造出聲場的深度、重低音的效果與中音的音質.正確的擺放方法是先以人為中心(或以主機為中心)兩音箱左右對稱地大幅度調整位置,然后再小幅度移動推敲,直至所得到的聲音音色平滑、柔和、自然為止. 人是聽的主體,碼放音箱的位置自然與聆聽者的位置密切相關.一般來說,人應該處在兩個音箱連接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且人到音箱的距離應比音箱的間距大一些.至于兩音箱應相距多遠,以一到一米五為下限,因房間與人而定.若你就將它們放在電腦兩側,間距顯然過小,這樣營造的聲場過窄,當然此時雙耳離音箱也過近,聽到的以直接聲為主,墻壁的反射聲為輔.由于普通的木制音箱都是一個電容分頻,高低音喇叭有1/4的相位差,兩個喇叭發出的聲音在理論上是不同步的,這樣人到音箱的距離越近效果就越明顯,不過一般人很難察覺.此外相距太近,能清晰的聽到高低音發自兩個不同的喇叭,得到的音色不自然、不和諧;人與音箱相距若有一定距離,直接聽到的聲音與反射聲能有效地融合,能切實的感受到聲場的寬度與廣度,聽到的聲音也能更柔和、自然.在此建議大家將音箱放于電腦的側后方,與聆聽者最少要有2米的距離,或者延長音箱的輸入線,放音箱于人的側后方(總之兩只音箱不要放在人的一側),然后前后移動找到最佳的聽音位置.家中要有組合音響,干脆就將聲卡的Line Out直接連在音響的Line In上去享受吧!對于那些有SRS、APX、BBE等三維音效與音效增強技術的音箱來說,人與音箱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就更為重要,因為這些音效場在兩只音箱前必須要經過一定的縱深距離后才能形成,距離太近,音效必將大打折扣.位置知道了,那它應放多高呢,這一點各位可能更沒有注意過.絕大多數音箱的音色都是會隨位置的高低而有所變化的,不信你可以試試:先把它放在地上聽,然后再抱到桌上來,兩次所聽到的音色是不會相同的.書架式音箱以放在桌上為宜,立式音箱放在地下并將其架起為宜,這是要將低音喇叭的高度盡可能的提高,最好與聆聽者的雙耳處于同一水平線上,這也是為什么一些落地式音箱要把低音喇叭設計在上方的原因. 在找到了位置與高度后,還有一點要談的,這就是音箱的偏中擺放問題.喇叭的指向性因擺放不同對聲音的中高音部分、聲場的結像力以及聆聽者感受的聲音空間寬闊性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音箱的偏中擺放也影響到人所聽到的直接聲與反射聲之比.當音箱方向偏中的擺放時,使一些音箱有了更好的表現力,這時聲音的能量是直接射向聆聽者的,聲場雖然變窄,但這可以增加聲音的結像力,使聲音更加清晰、層次鮮明,無拖延滯后之感,高音同時也得到了增強;相反,減少偏中的角度,人會聽到更多的來自墻壁的反射聲,感覺出更大的聲場范圍,聲場的空間縱深感也得到了增強.當音箱平擺,沒有向中偏向時,高音雖平滑了,但結像力又可能有些含糊不清、聲場雖也擴大了,但又會缺乏精細之處.總之,取向中的偏向角是一種折中的方案,要隨音箱性能、房間的大小與聆聽者的個人喜好來定.對于一些音箱來說,人與音箱成等腰三角形的位置時,所聽到的高音成份最多,所以偏中角度過大的擺放必將加重高音的效果,這是沒有必要的,一切都應依實際而定.把握好偏中角度后,還要注意使兩個音箱的偏中角保持一致,否則聲音得最佳點會有明顯的偏向. 下面來談談聲音與環境建筑的關系.房間的墻壁對音色的整體效果自然也有不小的影響:音箱靠近墻壁,低音聲波經過了墻壁的反射后被人耳聽到,同時它所發出聲波的低頻部分會更有效地帶動周圍的墻壁與喇叭一起振動,這樣聲音的低音部分就會得到加強,使聲音更加渾厚凝重而富有感染力,所以音箱越貼近墻角放置,人所聽到的低音效果越強.一些音箱則必須要借助墻壁的幫助才會有較好的低音效果,位置放的離墻遠了,低音便變得單薄、空洞了.普通的低檔木制音箱也不妨借助墻壁的忙,來提升低音效果的不足.低音炮也是如此,它的擺放位置其實是很隨便的,因為低音的方向性不佳,即與高音相比更難分辨它的方向來源,所以不妨把它放在墻角,不必一定要正對著聽者.導相孔朝前的音箱是無所謂的,擺放導相孔朝后的音箱時切忌后面緊靠著墻,因為那樣,導相孔中的聲波不能完全放出,得到振動的只是墻的局部,而不是墻的整體,聲場效果自然不佳.由于聲音的反射,音箱離后墻越遠,則營造出的聲場越深邃,這在大房間里更容易被感覺到.一些音箱也必須離開后墻與側墻擺放,其實過多的側墻反射聲對聽音是不利的,這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音箱的特殊擺放位置能形成駐波,不同駐波的形成也有利于貼近不同聽者的喜好.駐波是音箱與聽者處在房間的特殊位置時,在聽者的位置會有某段頻率的聲波峰峰或谷谷相疊加的現象發生,因而使這段頻率的聲音得到了明顯的加強,它的發生取決于房間的長度、發音點和聽者的位置.最佳的低頻響應點應是音箱到后墻的距離為房間總長度的1/3或1/5,聽者的位置是大約在房間的2/3處附近.我知道要把你的電腦搬到房間的2/3處去可不容易,這點諸公只好了解一下了,不過你在看碟或是聽音樂時不妨去找找發生駐波的位置.在駐波點初中音更自然清晰、低音更凝重渾厚.音箱箱體的諧振也是一大問題,普通的木制音箱若放在電腦桌上,開大音量,必能感覺到桌子在振動,你若放個低音炮在桌上,你的桌子一定會隨著炮一起振、振、振,怎辦?已說過了,將炮端下放在墻角(最好能與聽者等高).普通音箱箱體下墊點東西,如海棉等,防止音箱帶著桌子一起振,注意也別太厚,厚則易倒,只要桌子不振了就行了. 將音箱位置進行合理的擺放,不需花費一分錢,就可以改善聲音效果,這對中高檔音箱尤為突出.已經講過了調整音箱距后墻的距離可控制低音部分的音色,改變喇叭與聽者的位置可降低房間諧振的影響,聆聽高度、音箱高度與偏中角的適當選取能改善音色的平衡度,以及聲音結像力、空間感與聲場深度的調整方法,所以在你要升級音箱之前,還時先挖挖它的潛力吧. 對于一套多聲道音響來說至關重要的就是低頻能否完美的表達出來。而在多媒體多聲道音響中負責低頻重現的就是那個碩大的低音炮。但是現在大多數人對低音炮的擺位卻有一個錯誤的觀點,即低頻沒有指向性,所以低音炮可以隨意放置,這一點甚至得到了大多數文章的認同。在我們探討低音炮的擺位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聲學中的一個名詞-駐波。熟悉傳統音響的人都會了解這個名詞。我們所居住的房屋絕大多數為前后、左右、天地之間完全平行的設計,在這種房間中存在著一個與房間長邊尺寸相對應的房間最低共振頻率。如果高于這個頻率則會產生一連串駐波共振。駐波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可以聽到。以雨果發燒碟(一)為例,從63HZ到100HZ如果稍有下降,都應能清楚的辨別。但是如果你的音箱擺位恰好存在駐波干擾,則該段與下段之間的間隔將變的模糊不清,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駐波會嚴重影響低頻效果。所以,低音炮的擺放并能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隨便。那么我們該如何進行駐波的測量呢?科學的手段是在軟件的配合下,將低音炮放置墻角(這里的墻角我們所指為房間中三面互相垂直的墻面交界點),然后用麥克風先后在低音炮振膜前,房間中點,對面墻上中點測量頻率響應,并計算出波腹(最大聲壓點)和波谷(零聲壓點)。由于這種方法過于繁瑣復雜,我們就不再贅述,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室內聲學書籍自行測量。一般而言,為了避開駐波影響,我們會將低音炮放置在墻角處,因為一般認為這樣會激發起房間中所有的共振,但應與墻角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按照音箱擺放的一般規律,音箱靠近墻壁會加強低音。但是如果完全接觸墻壁的話,雖然就駐波方面來說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卻是往往會使音箱的低頻與中高頻失衡。按照低音炮和墻角的距離不等,低頻輻射也會增強3-18db不等,這是因為低頻能量會撞向墻壁后再反射回來得緣故。而中間留出的空隙則正好可以用來調整低頻與中高頻之間的平衡。 在處理好低頻之后,我們再來看一下環繞音箱的擺位。為了保證環繞音效的完美再現,杜比實驗室推薦了一套環繞音箱的擺放方法,由于我們不可能嚴格按照聲學擺位法來擺位,因此我們只好取一個折中的辦法。前置音箱一般采用近場聆聽法擺放,即音箱、聽者之間保持等腰三角形。但是音箱最好偏中擺放并與聆聽者保持一定距離(最好兩米左右或以上)。而后置音箱一般放置在180厘米高的墻上,以聆聽者回頭30度角的地方,并根據需要調整喇叭向下及左右的高度。中置環繞音箱與兩個前置音箱平行,高度最好是等高。 除了低音炮,對于擺放要求最高的恐怕就數2.0音箱了,而這也是讓發燒友們最為頭疼卻又最為津津樂道的擺位了。由于多媒體書架箱屬于近場監聽系統,故一般不再考慮讓人頭疼的波腹波谷問題,但是音箱擺放的一般規律我們還是要遵守的。墻壁,還是墻壁。音箱與墻壁的關系處理得當可令頻率自然延伸。一般來說,只要音箱離后墻越遠,音箱所營造出來的聲場就越深,而越接近則愈淺。同樣,當一對書架箱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時則會使聲場開闊。人是聽音的主體,所有音箱的擺位都是圍繞著人來進行的。一般為了滿足立體聲,效果音箱和聆聽者之間的位置要滿足于近似等邊三角形,而這也就是俗稱的近音場聽法。使用這個方法進行聽音時,音箱一般距后墻一公尺以上,距側墻半公尺以上,這樣就保證了音場的開闊和深度。音箱同時偏中擺放45度或更多以增加聲音的結像力,由于高音的指向力強,我們應該讓高音單元盡可能的和雙耳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為了避免與桌面的諧振,我們最好為音箱底部增加墊腳。如果音箱在增加墊腳的情況下仍不能避免與桌面諧振,那就要考慮使用腳架了。這種擺位方法的優點就是可大可小,靈活的適應了空間環境。而另外有一類音箱從設計上就要求使用者靠墻擺放。這是由于這類音箱需要利用墻壁的反射來增加低頻量感,在使用這類音箱的時候我們側應該將其與后墻做適當的靠近。 在做完了上面一系列理想的擺位設計之后,我們還是要回到現實中來。站在你房間的中間拍下手,怎么樣,是不是有回聲。回聲也會和駐波一樣擾亂各個頻段之間的銜接,所以如果你不想讓您之前所作的努力付諸東流的話就應該充分利用家具、天花板等材料來合理的消除回聲。但是一定要記住,適當的混響對于一款Hi-Fi音箱系統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聲音是肉,混響是汁,只有充分潤澤才能有滋有味。最后就打掃一下你的電腦桌吧,過多的雜物會增大反射,也會影響你聆聽的心情,因為聽音樂要的就是心曠神怡。
回答者:neruoyiz1232016-11-23 00:00
如何安置音響需要花些工夫,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聽音室的處理,第二環是喇叭的擺位,第三環是操控音響器材自如。 1、聽音條件對音效有極大的影響。 聽音室并不一定要有黃金比的比例,也不一事實上要十幾二十幾平方米
提問者: susu_fairy 2013-04-26
這個事情原因太多,本身垃圾單元,沒煲開,擺位,聆聽空間見,距離,音源。。。。。
提問者: donnie1689 2015-11-23
惠威的d系列是惠威比較知名的喇叭,素質還可以。要是做家用 的音箱的話也比較好搭配高音。功放需要大功率的容易推動。音箱的聽感和室內的音箱的擺放位置有很大關系。一般大家都舍得投入很大的錢去買好的器材,其實用中檔次的音箱,擺位
提問者: look826 2016-12-22
組件差異 購買家庭音響,您買的是整件;購買汽車音響,您買的基本上是散件。家庭音響,您買回來的器材插上電源就能工作,而汽車音響,您買回的器材連插座插座都沒有,就算有插座,也沒地方插,甚至連線都沒配。 家庭音響,您可
提問者: msidl 2015-09-23
音箱最簡單的分頻就是只在高音中串個2U左右的無極電容(別太大),低音直接接(這是二分頻的音箱),要是三分頻的話,要根據喇叭的參數來設計分頻器,當然,想讓聲音有層次感的話,要嚴格來設計分頻器
提問者: 158011757qq 2013-05-02
首先確保你的音頻線連接正常,有不少聲音不正常就是連接線接頭氧化嚴重,產生了很大雜音,清理之后,一切正常。你接個音頻源試試。 其次,你可以將重低音旋鈕調節一下,試著將它放在中間位置,看看是不是有所好轉,另外還要注意軟件播
提問者: jnqft 20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