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欧美性运动视频免费观看网站,国产精品爽爽久久,熟女少妇丰满一区二区

問答

評定一個好音箱的標準是什么?額定功率越大越好嗎?

提問者: nokia8836 2013-05-28 00:00

評定一個好音箱的標準是什么?額定功率越大越好嗎?還有沒有別的標準!

最佳答案

音箱的主要指標和評價音箱的方法 本章主要介紹多媒體音箱各種指標的含義和評價音箱的方法與術語。 多媒體音箱一般都會帶一本說明書,說明書上注明了音箱的各種參數,不過這些參數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可能都和天書一樣。其實這里面蘊含了很多在廣告或軟性宣傳中被有意無意忽視了的東西。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講解一下。、 音箱的指標 一、功率 功率這個參數,其實是衡量一個多媒體音箱性能的基本參數,只是由于廠商的的有意回避,所以在很多產品的說明上,功率變成了一個沒有什么意義的參數。 多媒體音箱標注的功率主要有以下幾個: 1、 額定輸出功率(RMS):RMS功率可以說是所有功率標注方法中唯一真正有意義的,它指的是功放電路在額定失真范圍內,能夠持續輸出的最大功率。也稱為"有效功率"。我們在前面探討功放電路時所指的功率一般都指的是額定輸出功率。 2、 音樂輸出功率(MPO):指的是在失真不超過規定范圍的情況下,功放電路的瞬間最大輸出功率。 3、 峰值音樂輸出功率(PMPO):指的是完全不考慮失真的情況下,功放的瞬間最大輸出功率。 后兩種功率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們所謂的"瞬間"往往是根本聽不出來的幾個毫秒。但是,很多廠商處于希望把自己的產品功率標大的心理,往往樂于使用這兩種標注,特別是PMPO功率。市場上多見的諸如數百瓦的音箱大都是如此,甚至有些音箱把自己的功率標為2000瓦! 這真是笑話!真正2000瓦的功放及音箱足以令你居住的小區里每一個人都聽到你家里的音樂聲,就是真正300瓦的音箱也足以吵的整棟大廈不得安寧,難道是一個小小的桌面音箱能夠做到的?難怪PMPO功率被發燒友戲稱為"JS功率"。 按照一般的實踐,PMPO功率與RMS功率之間的比值一般為5-8:1,也就是說,標稱自己300W的音箱,其實不過是個輸出功率為30W左右的普通音箱而已! 真正的名牌大廠是不會使用PMPO功率的,如果產品真的出色,何必要用這種遮人耳目的方法?所以說,看到PMPO的標識,至少表明廠商都對自己的這個產品信心不足。 除了功放部分以外,多媒體音箱中的功率參數還包括揚聲器最大承受功率和電源最大輸出功率。這三個參數中最小的一個就是音箱的最大輸出功率。而且這三個參數之間也存在一定的搭配關系,例如RMS功率必須小于揚聲器最大承受功率,否則就會燒壞揚聲器。而電源最大輸出功率必須至少是RMS功率的150%,多出來的50%也就是所說的"功率儲備",否則,在大音量或大動態的時候,聲音就會失真(市場上大量音箱都存在此問題)。 二、頻率范圍與頻率響應 這是標識音箱聲音還原能力的兩個基本參數,前者是指音箱最低有效回放頻率與最高有效回放頻率之間的范圍,單位赫茲(Hz);后者是指將一個以恒電壓輸出的音頻信號與音箱系統相連接時,音箱產生的聲壓隨頻率的變化而發生增大或衰減、相位隨頻率而發生變化的現象,這種聲壓和相位與頻率的相關聯的變化關系稱為頻率響應,單位分貝(dB)。 一般來說,多媒體音箱上標識頻率范圍的比較多,其范圍越大,當然其效果越好。但問題在于很多產品上標識的并不是"音箱的頻率范圍",而是"功放電路的頻率范圍"。這就出現了諸如20Hz-20KHz這樣的涵蓋人類聽力范圍的數值。 當然,這純屬有意混淆視聽!音箱的最低回放頻率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根據相關的經驗公式,根據多媒體音箱通常的倒箱設計,則即便使用8"揚聲器,所能回放的低音也只到62.6Hz,使用6"或4"時,更是高達80Hz甚至100Hz以上。在此頻率之下,其功率將急劇下降,盡管揚聲器還在動,但不會有任何聲音被人聽到,也就是"只見低音動,不聞低音來"的現象。此時所能夠聽到的任何聲音其實都是諧振產生的噪音! 其實,真正能放出20Hz聲音的音箱,其價格大概足夠我們自己開一家音箱制造廠了。所以,見到標注"20Hz-20KHz"的廠商,我們大可送它一句"去XXX"...... 頻率響應參數則很少有廠家會提供,這可能是因為這個參數難以用其他什么"類似參數"來代替的緣故。不過某些本屬HI-FI界的大廠例如惠威還是提供了這個圖表的。頻響圖表與上一期專題的聲卡頻響圖表類似,而且也是越平滑則效果越好。但要注意的是音箱不是聲卡,根本不可能有聲卡那樣筆直的一條水平線,再好的音箱,其頻響也是一條曲度很大的曲線。但是盡量圓滑還是應該的,中間不應該有什么特別的波峰或波谷(這就意味著在某個頻段有特別的加強或減弱)。而且在中音端應該盡量好。不應該只考慮低音的下潛。 三、失真度 失真度是用一個未經放大器放大前的信號與經過放大器放大后的信號作比較,被放大過的信號與原信號之比的差別,我們稱之為失真度。其單位為百分比。也就是音箱對信號的"音染"程度。對多媒體音箱來說,有一定的失真并不是一件壞事,但是要在一個合理范圍內,一般來說,多媒體音箱的失真不應大于1%,低音炮比較特殊,達到5%就可以了。 四、信噪比 這個筆者覺得就沒有什么可解釋的了,一般來說,多媒體音箱的信噪比應該大于80DB,低音炮則應該大于70DB。而 只有信噪比大于90DB的音箱,才有資格自稱為"準HI-FI音箱"。 五、靈敏度 靈敏度是指能產生全功率輸出時的輸入信號,輸入信號越低,靈敏度就越高,單位也是分貝(DB)。音箱的靈敏度每差3dB,輸出的聲壓就相差一倍。一般來說,多媒體音箱大都是指能產生全功率輸出時的輸入信號,輸入信號越低,靈敏度就越高。音箱的靈敏度每差3dB,輸出的聲壓就相差一倍,多媒體音箱大都是90DB以上的高靈敏度音箱,這是因為其輸入音源的功率很小。但是靈敏度的提高是以音質為代價的,靈敏度越高,能夠聽到的失真和噪聲就越多。所以也有一些高檔的多媒體音箱使用了低靈敏度設計,但無形中提高了對音源設備的要求。 六、阻抗 這個概念比較復雜,簡單說,將一個電路中的電阻、電感和電容三者(電阻、感抗、容抗)矢量相加得到的就是阻抗,單位和電阻值一樣,也是歐姆。音箱中的阻抗標識一般指的是其線路輸入阻抗。一般多媒體音箱的輸入阻抗在4歐姆到16歐姆之間,但也有更大的。對多媒體音箱來說,阻抗越高,音箱的音質會更好一些,但也越難以驅動一些。 以上,我們所談的是音箱說明書上的各種主要參數。下面,我們來談談如何評價與測試音箱。 評價音箱 名詞解釋 瞬態:聲音突然增大或減小的能力,如果增大/減小到某一個聲壓需要的時間越少說明瞬態越好,實際表現為聲音收得住而不混的能力。 動態:聲音最小和最大時的聲壓或功率、電壓之比,量化的說法是動態范圍。 音色:聲音的趨向,比如高頻清亮或低頻雄渾或聲音躍動感強。在一定程度下,音色是不分好壞的,完全看個人喜好。 音場:音箱產生不同聲音及其狀態所形成的空間關系的總和。 定位:音響回放空間中所呈現三維分布的發音器件的固定位置。 空氣感:音響重放中各種發聲的振動程度。 結像力:音響重放時對音像的聚焦能力。 解析力:音響表現對象細節的能力。 透明度:音響形態是否鮮明易懂的程度。 聲音豐滿:指重放聲的高、中、低音的比例適當,高音適度、中音充足、聽起來有一定的彈性。 有層次:聲音有層次是指重放聲能夠真實地反映出一個樂隊的整體感。 清晰:是指語言的可懂度高,音樂層次分明。 平衡:是指音樂各聲部的比例協調、左、右聲道的一致性好。 豐滿:是指聲音的中音充分,高音適度,響度合適,聽感溫暖、舒適、有彈性。 力度:是指聲音堅實有力,能有呼之欲出感,同時能反映出音源的動態范圍。 園潤:是指聲音優美動聽,有光澤而不尖噪。 柔和:是指聲音松弛不緊,高音不刺耳,聽感悅耳、舒服。 融合:是指聲音能整個交融在一起,整體感、群感好。 真實感:是指聲音能保持原聲音的特點。 臨場感:重放聲音時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立體感:指聲音有空間感,聲象方位其本準確,并有寬度感和縱深感。 總印象:是指對聲音的總體感覺。 測試音箱,分為主觀測試和客觀測試兩種。客觀測試,主要指的是對音箱設計結構、電路的分析,以及使用專用儀器對音箱信噪比、頻響等參數的測試。我們作為普通的用戶,當然不可能有這些高昂的設備,所以我們主要依靠的是各種音頻測試軟件進行單一音頻信號的回放聆聽。例如專門的音頻信號測試CD、DavidsAudio Sweep Generator軟件和"短歌行音頻測試者"軟件等。其主要注意的要點在于: 1、音頻信號回放要均勻、平直,不能有特別的突出或弱化; 2、在理論最低回放范圍下或20KHz上,不應該有聲音出現,否則很有可能是錯誤的雜音; 3、增添不良信號的罪行,遠比減少信號的罪行還要大; 4、客觀測試中的小變化在實際使用中會有很大的影響。 主觀測試的問題,就比較復雜多了,因為每個人的生理特性不同,美學觀點也不同。所以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也是為什么真正的HI-FI測試不把主觀測試當作決定性的標準的原因。不過盡管如此,一些共同的標準還是有的。 一、必須選擇合適的參照系 其實,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聽覺器官的水準都是差不多的,真正的有"金耳朵"的人很少。之所以專家或是發燒友對于音箱音質的感受水平和判斷力比一般人高得多,只不過是因為他們經常接觸高檔的HI-FI音響設備,建立起了一套正確的聽音觀念和音質參照標準而已。 相對來說,普通的多媒體音箱用戶就缺乏這樣的條件,所以往往會建立起錯誤的聽音觀念進而作出錯誤的選擇。例如很多人都感到在電腦市場里聽的不錯的箱子,拿回家來聽往往不是味,但又不明白怎么回事。這就是不了解近聲場系統在不同環境下的表現的結果。更有甚者,很多朋友把用音箱聽人聲能夠聽出"齒音"作為一個好音箱的標準,其實能聽出齒音,固然說明這個音箱的解析力不錯,但也往往說明這個音箱在某一中音頻段上的分頻存在問題——錄音師和混音師不是傻子,他們有可能會在處理錄音的時候希望每個聽眾都聽出歌手的一次次吐氣聲混在歌曲里嗎? 這就是錯誤的聽音觀念造成的錯誤選擇。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個辦法就是使用耳機作為音箱的對比參照物。因為在一定的價位以上,在同等成本下,耳機要把音質做得比音箱好是比較容易的。一般來說,價格200元以上的隨身聽耳塞或是價格400元以上的頭戴式耳機,其音質都會比大多數的多媒體音箱要好得多,聲音也要正確得多。所以,經常聽一聽這些中高檔耳機的聲音,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HI-FI參照系的合適替代。 二、必須選擇合適的回放曲目 近來,在多媒體音箱的測試文章中,似乎形成了一種潮流,只要是測試中頻,就把蔡琴的曲目拿出來,而測試低頻,則動不動就動用《阿姐鼓》甚至是《閑云野鶴》。筆者對此舉極不以為然。 理由很簡單,蔡琴的歌曲的確是人聲中的上品,但是一般來說,蔡琴的聲音,只要是中頻有一定素質的音箱都不會放得太難聽,如果當真聽起來極差,那這個音箱的中頻也爛得可以了。雖然蔡琴的曲目的確有很多細微之處是當真可以考驗音箱的能力的,但這些東西并非是多少聽音經驗的人一下子就可以聽出來的。如果測試多媒體音箱這種低檔設備,有的是比蔡琴合適得多的歌手與歌曲。事實上,正因為蔡琴的聲音很少缺陷,所以反不如某些聲音素質先天不良的歌手的歌曲適合于考驗這種低檔音箱,理由很簡單,在一個水準不高音箱上,蔡琴的歌聲或許還能勉強接受,而那個聲音條件不好的歌手的歌曲可能已經爛得聽不得了。 至于《阿姐鼓》和《閑云野鶴》就更是有點笑話的感覺了,這兩首曲子即便使用真正的初級HI-FI音箱也未必能夠有良好的表現,用多媒體音箱又能聽出什么來?難道你還要比較"這款音箱的失真多一點,那款音箱的噪音多一點"不成?更有人還要畫蛇添足的補上一句"當然,對這種多媒體音箱而言,不要指望它能夠良好的回放這首曲子"——你都不指望那你做這個測試有什么用處?! 其實,說清楚了,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寫文章的人自己都沒有什么明晰的測試曲目選擇的概念,只是看一些權威測試報告里使用這些曲目也就跟著學樣,但是卻不看看人家是測試什么設備時使用的這些曲子——人家用《閑云野鶴》測試的是漫步者S5.1、惠威M-200這些準HI-FI級的音箱,你什么時候見過人家用它來測試一百多塊錢的廉價音箱?這簡直是典型的畫虎不成反類犬。 實際上,測試多媒體音箱的低頻,著名的TARLAC《大電影》專輯更為合適,但卻不見人用。 所以,測試音箱必須根據音箱本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測試曲目,特別是應該盡量選擇你自己熟悉的曲目,這樣才能有真正的良好比較。盡管曲目本身可能適合測試音箱,但如果你根本對此曲目不熟悉,那么你怎么能知道音箱應該表現出什么效果來? 三、就算聽不到,也比"聽得多"好 正如前面所說,如果不能良好的回放,那么寧可讓一些聲音信號聽不到,這樣也比出現錯誤的聲音要好。所以,寧可"聽不到",也不要"聽得多"這是一個重要的評判原則。諸如說,如果你聽到自己的低音炮在20Hz就發出聲音了——別高興,這恰恰說明你的低音炮不怎么樣,在低頻上有諧振泛音而設計人員又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糾正。因為多媒體低音炮在這個頻率上其實應該由于揚聲器輸出功率太低、聲壓太弱而導致聲音低于室內背景噪音,幾乎什么聲音都聽不到才是對的。正是因為這些低頻泛音的存在,低音炮的音質才會惡化而發"悶"。對這個低音炮合適的評論應該是"低頻控制力差"而不是像某些文章寫的"低頻下潛深得出乎意料"——只是深沒有用,音質好才是第一。對多媒體低音炮來說,幾乎沒有能把低于理論下潛深度的頻率控制好的產品。 四、中音最重要 中音,這是音樂的靈魂。音樂的絕大部分表現力都在中音上。多媒體音箱曾經有流行高音的時期,而現在則又流行低音效果。但要記住的是,高音和低音的確能夠給人留下相對深刻的印象,但是中音差的音樂永遠是好聽不了的。 五、能夠聽到定位的是好音箱 理想的多媒體音箱,其結像能力應該是好的,應該有清晰的定位。定位模糊的音箱說明它的信號處理存在問題。 六、能聽到細微聲音的是好音箱 音箱對細節的表現程度而不是聲音的大小表現了它的好壞。電腦市場里,經銷商往往會用熱烈"爆棚"的音樂來表現自己的商品,但是記住,這些樂曲固然容易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也會掩蓋掉器材的真正弱點。 七、能夠讓人忘掉音箱存在的是好音箱 好的音箱,應該在你閉眼聆聽的時候,感受不到音箱的存在,而是能夠感覺到身前存在一個完整的音場,如果你能夠清楚的聽出音箱的位置,那這無論如何不是一個好音箱。 八、聽起來"耐聽"的是好音箱 好的音箱,應該能夠使人長時間聽起來不煩不噪。一些高音或低音突出的音箱,也許初聽起來特色鮮明,給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但是長時間聆聽卻變得令人躁動難受。記住,只有你能夠長時間聆聽后,仍然不會有任何不適,主觀感受仍然動聽的,才是真正的好音箱。 使用篇——多媒體音箱的使用與調教 本章主要介紹了多媒體音箱在實際使用中所要面對的擺位、音調等問題,特別指出的是,多媒體音箱盡管使用簡單,但也需要精心的使用才能有好的效果。 并不是有了一個好的音箱,就能夠欣賞到好的音樂了。如果使用中不注意,那么好的音箱也可能只能事倍功半。 一、擺位 音箱的擺位,這是HI-FI的常識性知識,但是對于多媒體音箱的用戶,很多人似乎并不習慣于注意這個問題,實際上,擺位對于音箱的音質表現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 對于書架式音箱,情況比較簡單一點,一般只要在正面對陳擺放就可以了。如果地方較小,可以考慮略略向內側傾斜,以增強定位效果。但是有兩個細節需要注意: 1、 就是多媒體音箱放在電腦桌上,存在著諧振的問題,對于HI-FI音箱,會使用專門的腳架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多媒體音箱當然沒有這個條件。所以解決的方式就是使用墊腳來減小諧振。盡管在一些高檔音箱上已經安裝了橡膠墊腳,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建議最好使用在音箱四腳墊上硬幣或圍棋子的方式解決。同時,最好在箱體上壓上書籍等沉重的物體。 2、 就是對于后倒相箱而言,要求得最好的倒相效果,要注意最好使音箱后部保持和墻1尺到半米左右的距離,過大或過小,音質都會變差。如果的確不能做到離墻的距離,可以在背面的墻上貼上一些海綿等材料,以減小產生駐波的可能。 而對于X.1音箱,則就麻煩多了。 首先,要明白的是,盡管很多文章里都說人對于低音的方位是不敏感的,所以低音炮可以隨便放在房間任何一個部位。但其實只有真正的AV低音炮才是這樣。因為多媒體音箱的低音炮一般上限至少為300Hz,某些2.1音箱的低音炮的上限甚至可以達到3000Hz。這個聲音是不可能聽不出方位的。 所以,低音炮正確的擺位方式,應該是將其置于電腦桌下,顯示器的正下方位置,其正面朝向用戶。如果有側向或后向倒相孔,則應該使其正對墻面并與墻保持一定距離,以加強低音效果。 X.1音箱的環繞音箱的擺位同樣存在問題,一般來說,X.1音箱的環繞音箱都使用了和書架箱一樣直接放在桌面上的方式。但問題在于,這樣就使得整套音箱的位置都低于人耳的位置。而通常音箱的擺位要求是高音單元與人耳處于同一水平線上,這樣才能建立起一個正常的聲場。書架箱達到這個要求并不難,但在X.1上就會感到聲音是從下方傳來的,這顯然是不對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X.1音箱采用了前表面向后傾斜的設計,但實際改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X.1音箱主音箱的正確擺位方式,應該是用其他措施將主音箱支撐在與人耳等高的位置才對,經過這樣放置的X.1音箱,其音場與原來放置在桌面上時相比有脫胎換骨的變化。 對于4.1、5.1等音箱來說,其后置音箱最好的擺放位置應該是與前置音箱以聽者為中心對稱,但實際上由于這樣的擺放較為困難,所以很多人常用的是將后置音箱放在與聽眾同在一條水平線上的方式。但這樣的擺放,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后置左右聲道的聲音會加以抵消,實際聲強會下降不少。 二、調音 音箱的音量調節,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實際上并不是這么回事。不同的調節方式有不同的效果。 因為音箱和聲卡都帶有音量調節功能,那么應該怎么調節才對呢? 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應該以誰作為主要的調節工具? 事實上,想也明白,即便有線控或遙控器,用鼠標拖一下調節桿也總比調節電位器利索一點。而且更重要的是,現在流行的多媒體鍵盤直接帶有音量調節鍵,可以量化的作出音量的調節來,而且眾多音頻軟件也支持熱鍵調節音量。這些都比使用音箱上的電位器要容易,特別是那些電位器后置的書架式音箱。 其次,如果以聲卡為主要調節工具,那么音箱的電位器應該放在什么位置? 可能會有人想到把它放在最大的位置上,當然,這樣放能夠得到最大的音量調節范圍,但問題在于在很多音箱上,最大的刻度已經屬于放大器過載范圍,如果輸入大動態,很可能會燒壞揚聲器。而且功放電路只有在一個范圍內才呈現良好的工作狀態,最大功率下已經嚴重失真。 所以,綜合以上的各項條件,最理想的調節音量的方式應該是——將音箱的音量電位器放置在70%-80%的位置,通過調節聲卡的音量來調節系統的音量。 揭開“金嗓子”與“鴨嗓子”的秘密,來自電腦高手- - 總論篇------ 本章著重介紹多媒體音箱的詳細定義、分類和其他基本常識。 多媒體音箱,也就是通常所稱的"電腦音箱"。與普通的音響設備的音箱相比,多媒體音箱有如下的主要特征: 1、多媒體音箱是有源音箱 所謂有源音箱,簡單的說似乎可以理解為需要電源輸入的音箱。但實際上,有源音箱的嚴格定義,指的是音響系統中自身包含功放電路的音箱。某些特殊的音箱并不具有功放電路,但仍然需要電源輸入,這樣的音箱就不能稱之為有源音箱。 2、多媒體音箱是防磁音箱 多媒體音箱由于其需要放置在電腦顯示器的旁邊,所以具有特殊的防磁要求,揚聲器必須使用防磁揚聲器(即所謂的磁體密閉揚聲器或是"永磁式"揚聲器),功放電路也不能使用電磁波外泄較大的設計。 3、多媒體音箱是"半自由近聲場"音箱 與上述兩個概念相比,這個概念要理解起來比較復雜。所謂近聲場音箱,指的是它在放音時與聆聽者的距離非常之近,一般要小于一米。而半自由,則指的是它對聆聽者的位置和姿態要求比較寬松。對于HI-FI等音響,大家可能聽說過一個詞匯"皇帝位",聽眾只有處于這個位置上的時候才能聽到最好的聲音。但對于多媒體音箱顯然不能要求用戶也像欣賞HI-FI一樣坐在"皇帝位"上一動不動。 對于"半自由近聲場"音箱來說,需要對它的聲學結構作專門的設計,和普通的HI-FI或家庭影院音箱完全不同,所以多媒體音箱絕不是HI-FI音箱的縮小化(而國內很多廠商在此問題上都犯了嚴重的錯誤)。 4、多媒體音箱是小功率系統 由于電腦系統的供電設備限制,更是由于多媒體音箱本身是近聲場系統,所以多媒體音箱是小功率系統,一般只有幾十瓦的功率,像HI-FI或家庭影院動不動就數百瓦的情況是不存在的,這就要求其功放電路設計在盡量小的功率下要有良好的音質表現,這也和家用音響是不同的。 5、多媒體音箱對于擺位要求應該寬松 稍有音箱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音箱的擺位設計對于音質表現有巨大的影響。但對于多媒體音箱設計,這點就必須放松。因為電腦桌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擺位環境,更不可能提供大的擺位空間,電腦桌的穩定性更是絕不可能與專用的音箱腳架相比。所以多媒體音箱設計上,就必須設計成為對于擺位要求十分寬松的結構(這也是目前國內廠商的設計盲點之一)。 6、多媒體音箱應該是具有聲音修正作用的音箱 理想的好音箱,應該將聲音的"音染",也就是自身特性對源聲音的影響降到最低,但多媒體音箱不能這樣要求,因為多媒體音箱的音源,即聲卡或CDROM驅動器的聲音素質不高,這樣,多媒體音箱就必須具有一定的聲音修正作用,以保證用戶最終聽到的聲音效果最好。這里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創新的音箱設計,多年以來,很多用戶都感到創新的音箱在與創新的聲卡搭配時效果明顯好于其他牌子的聲卡或音箱與創新產品搭配的效果。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創新音箱在設計時針對創新聲卡高音和極低音較差,數碼感較強的缺陷作了專門處理,很好的彌補了創新聲卡的源音缺陷。 7、多媒體音箱由于其特殊的市場定位,外觀設計應該盡量美觀,成本也不能太高 塑料在專業音箱設計中是十分少見的,但在多媒體音箱中卻非常常見。同樣,1000元對于HI-FI音箱剛剛入門,對于多媒體音箱已是頂級。材料和成本的限制,使得廠商在設計產品時,必須選擇良好的平衡,而不能像HI-FI或家庭影院設計一樣隨心所欲。 以上的七點要求,應該說是多媒體音箱的必備特征。不過目前國內的市場現實是除少數幾點得到廣泛遵從外,另幾點特征則沒有被大多數廠商意識到。 無源多媒體音箱和防磁喇叭 現在,有源音箱幾乎快成了多媒體音箱的代名詞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其他一些音箱,例如一人高的禮堂音箱也是有源音箱,但你總不能說它是多媒體音箱吧?),但其實,無源多媒體音箱還是存在的。在早期多媒體時代,由于聲卡上具備了功放芯片,所以價格低廉的無源多媒體音箱曾經流行一時。但由于早期的無源多媒體音箱聲音小、音質差,更主要是因為現在的聲卡上已經不再使用功放芯片,所以多媒體音箱已經退出主流。不過在某些高端領域,由于外接功放的無源設計能夠有更好的音質表現,所以仍然在小范圍內存在著。例如"朝露"音箱。但這里要特別指出的,如創新等少數廠商的一些產品,雖然使用了獨立功放盒的設計,但其音箱的結構決定了不能脫離整套系統單獨使用,所以這樣的系統仍然是有源多媒體音箱。 無論是有源多媒體,還是無源多媒體,使用的揚聲器,即所謂"喇叭"都是防磁型的。這種揚聲器的舊名也叫"永磁型"揚聲器,區別于不防磁的"恒磁型"揚聲器。它使用了可隔絕磁力線的合金制成外殼,將揚聲器上的磁體完全包裹起來,滿足了多媒體音箱的防磁要求。但防磁揚聲器的音質要比設計相同而不防磁的揚聲器略差。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多媒體音箱的劃分方式有多種(以下除特別指出,所指多媒體音箱都是有源多媒體音箱),按照材料劃分,有木質音箱、塑料音箱和木塑混合音箱三種;按照輸入數據劃分,有模擬音箱和數字音箱兩類(包括帶AC3/DTS解碼的數字音箱,只具有PCM解碼的數字音箱和USB數字音箱三類),按照價格劃分,則可以分為極低檔(150元以下),中低檔(150-300元),中高檔(書架箱或2.1音箱300-600元,多聲道音箱300-1000元),高檔(書架箱或2.1音箱600元以上,多聲道音箱1000元以上),極高檔(書架箱或2.1音箱1000元左右或以上,多聲道音箱1500元以上)幾個等級(當然,這個等級不是絕對的) 不過多媒體音箱最主要的劃分方式,還是按照其基本結構,分為書架式和X.1式兩大類別。 參考資料:感謝作者! http://freeman.cai.gd.cn/List.Asp?ListID=280

回答者:fttb43652016-05-28 00:00

相關問題

  • 請問北京哪里有賣音箱的?二手電器一類的,淘對HIFI箱子

    北京音響市場已經敗落很多,純賺錢的越來越多,玩發燒的沒幾個。現在概況如下: 1、新街口超音波音響花園。以國外品牌為主,樂富豪、KEF、美聲、丹拿、達尼、勁浪、三角、思奔達等等。里面的2層樓里有力士、路遙、麥景圖的功放

    提問者: 誠信高效869 2013-03-20

  • 汽車音響,音質“生硬單薄”,如何改進?求高手解決!

    首先,用相位儀測試一下喇叭相位是否正確。高音刺耳的話在高頻上做一到兩個分貝的衰減。不過你想獲得比較理想的高音,建議你換個品牌的喇叭,比如喜力士跟勁浪。惠威在汽車音響方面,廣告比喇叭做的好。而且,國產喇叭的高音制作工藝是一

    提問者: nieyujiao 2013-11-17

  • 星源音響是做惠威汽車音響嗎

    沒錯,是惠威公司汽車音響產品在重慶的總代理,可在百度直接搜索“重慶星源汽車音響”可以找到他們的詳細信息(大眾途觀惠威后級改裝方案—重慶星源汽車音響)

    提問者: xbl1021 2013-07-05

  • 急急!!!!我是山西廣播電臺的,在太原,想找惠威音響做廣告!

    山西省家庭影院代理商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太榆路北營普國電子城203號 電話:0351-7126175 7128273 山西省多媒體代理商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南內環街302號輕龍電器城 電話:0351-

    提問者: q602290464 2013-04-10

  • 本人想開一家音響店不知前景如何?

    估計車載音響還可以,家庭影院不太好,已經過時了。

    提問者: cf277833913 2013-06-05

  • 【成都汽車改裝】成都有哪些汽車改裝公司

    如今擁有汽車的人越來越多,熱衷汽車改裝的朋友也是越來越多。那么,成都汽車改裝公司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成都有哪些汽車改裝公司 1、成都領御影音導航

    提問者:yyxlo2016-06-24

車友關注

最新標簽

按字母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