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gg6v1my0o7z2013-09-08 00:00
啟迪人生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痹谌祟愒催h流長的歷史的長河中,文化歷史是至關重要的。而在我國的文化史中,從遠古甲骨文的創造到現在簡體漢字的普及,無不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其中最突出的產物就是書。書?有人會覺得奇怪,我們每天上學看的都是書,閑來無聊時看的也是書,書好像是最普及的東西了,它怎么會是最突出的產物呢?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從古至今有多少偉人感嘆讀書的好處,王安石說過“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高爾基說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你明白了嗎?因為...... 書,可以啟迪人生,打開人認識新生事物的大門;書,可以發掘智慧,架起人通往成功彼岸的橋梁;書,可以陶冶情操,奠基人領悟獨特人生的基石。在我們的生活中,書必不可少,它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科教興國”這一教育理念也早已深入民心。就我而言,我離不開書,而在我看來,整個中國是離不開書的,世界也是離不開書的,書對人類來說,甚至已經不再是讀物了,它早已成為了一種文化內涵,天下文章雖不可窮盡,但書的出現就是欲將天下的文章窮盡。也許我們會羨慕當代文豪的的大手筆,羨慕他們那種縱橫文壇的氣勢,殊不知他們不也是從讀書看是的嗎? 我對書其實是沒有太多的感覺的,我沒有像摯愛讀書的那種人的情感,把書當成良師益友,但我至少對每一本書都會有自己的見解。就拿語文書來說,當下語文教材的編寫,早已突破從前令人感到機械、陳舊、木納的枷鎖,“之乎者也”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氣象一去不復返。但若時間久了,就會發現當下的教材,在排版、趣味性上仍有明顯的局限性,原因依舊是現今社會的性質在作怪,或許再加上不同地區評判標準的不同,才導致了語文書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 書對人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但往往會引起其它問題。 現在的問題主要有二:一、 閱讀率明顯下降;二、 低質量閱讀。因為我是中學生,所以我很清楚,現在在我們手上流傳的書籍,十有八九都是沒有太多知識含量的書籍,說白了,就是漫畫書。在今天,這些逗人一笑為目的的書籍,除了在有時能從中獲得一點兒快樂,對我們的成長、閱歷都沒有多大用處。 我的意思也并非否決書的作用,只是看書也要有選擇的看。閱讀經典、名著也不失為一種方法。我們一般閱讀時,是看到一篇讀一篇,往往只會是事倍功半,影響閱讀的效率。而經典、名著是經過歷史的洗禮,為眾人所接受的讀物,無論從思想上還是精神上都給人一種享受,看名著、經典還可以提高自己文化涵養,修身養性。 光讀書也不行,還不能一味的死讀,要學會方法。經典、名著有他們自己的讀法,而不同于我們不同的閱讀。也許每個人讀經典、名著的方式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讀經典名著要細讀,才能領會其中奧秘;還要多讀,才能理解其中內涵。 總而言之,書對人的益處是不可估量的,但要掌握讀書的方式,學會先擇好書,才能讓書啟迪我們的人生! 啟迪 --批評背后的愛 每個平淡的日子,都有人生的愛意,可并非人人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珍惜它的價值。生活中,愛不是誓言,不是許諾,他常在最微小、最平凡的行動中表達出來。 在我們身旁,有十分敬業且又十分關心我們的老師,雖然他們有時會批評我們,但這批評的背后,隱藏著老師對我們深深的愛。 當我沒有完成作業,老師批評我,是在啟迪我天才出于勤奮;當我在課堂上說話時,老師批評我,是在啟迪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當我撒謊時,老師批評我,是在啟迪我誠實是做人的本分……老師的批評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找出自己身上的過錯,改正自己的不足,啟迪我們應該怎樣做人。老師的批評,無時不刻的體現了老師對我們的愛。 老師對我們的愛,想想就令人肅然起敬。如果沒有他們的聯手努力,就不會有學生們那優異的成績和那光輝燦爛的美好明天。 老師的批評是一種獨特的愛,這種愛,無須用花哨的言辭和夸張的舉動來修飾。愛,本身就是一道絢爛的生命的光芒,它照亮了漫漫人生之路,使我們能夠在多絆的人生旅途中,體驗到生活的甜蜜和美好,只要我們能懷一顆感恩之心,我想,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這種愛的溫暖 啟迪生活給了我 公平 一天,爸爸帶我回鄉下探望爺爺奶奶。也許太久沒有回鄉下,習慣了城里生活的我,對鄉下的一切都感覺到新鮮。 爺爺要去挑水,我立即跑過去對爺爺說:"讓我來幫您吧。"我好不容易裝好了水后,可怎么也挑不動兩只水桶。我猛然一使勁,可不好了,后面裝滿水的桶往我身上一墜,前面那只桶"咚"的一聲掉了下來,桶里的水濺出來打濕了我的衣服。正當我"哎哎哎"叫時,爺爺笑著說:"怪不得,你挑不起水。你瞧,一只桶滿滿的水,另一桶只裝了一大半。" 頓時,我恍然大悟:原來兩邊沒有平衡。于是我想到,做人也應該像挑水一樣,要公平,否則只會落得"扎自己腳"的下場。 慧眼 我這個人特別喜歡評價別人。"某某很好""某某不怎么樣"成了我的口頭禪。 看電視連續劇,當我看到自己喜歡的明星時,喜歡叫媽媽一起來欣賞。那天放學回家,我看到了一個心中的明星,我就大叫起來:"媽媽,快來啊,你看這男明星多帥氣,對別人既禮貌又熱情,好有修養啊!"可媽媽卻丟給我一句話:"你怎么就知道現實生活中的他就很有修養呢?還是幫我來擇菜吧!" 我嘟著嘴一邊看電視一邊幫她擇菜。我見媽媽把菜芯的花都摘了去,就不解地問:"媽,這些菜好漂亮啊,怎么要把他們摘去呢?"媽媽說:"菜花雖然漂亮,但最容易聚集農藥或者蟲子什么的,你怎么知道他們就沒有殘余的農藥呢?" 于是,我明白了:做人要時時刻刻擁有一雙慧眼,千萬不能單憑表明現象去評價一切。隨后,我把電視關了,并且決心不再隨意對他人說三道四了。 勿貪 我最喜歡吃糖水了,那七彩的豆豆看在眼里,香滑的汁水嘗在口里,一股愜意的快感藏在心里。于是,我便要學習做糖水。 幾經周折,糖水做煲好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放糖。我想:放多一點糖吧,這樣吃起來會更甜。于是,我把滿滿的一罐糖全都倒了下去。結果,糖水甜得發膩,甜得讓人起毛。沒有辦法,我只好把心愛的糖水倒掉了。 這件事告訴我:做人千萬不能貪,否則只有自食其果。 可見,生活教會了我許多東西。 生活的啟迪 有這樣的一本書,人人都是書中的主角,這本書的名字叫“生活”。沒錯,生活就象一本書,書中的故事由我們每個人來創造,里面也有許多酸甜苦辣,在無形中讓你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上個星期,我向老師領了一張白紙做手抄報,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在上交的前一天晚上,我像個機器人一樣拼命地趕工。熬到晚上十點,手抄報還未制作完成。大腦又拼命地吵著要休息。這時我萌生了一個念想:太累就不做了,大不了明天給老師罵一頓,降低些好感。但這個念想訊速地破滅了。因為我覺得,這不是罵不罵的問題,而是誠信與責任的問題。不管我做得好不好,但至少我必須盡全力做完它。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有要扛的重擔與責任。如果一個人連責任都丟了,就更不要談其他的了。于是,我又陷入了苦戰。。。。。。 第二天,我自豪地把手抄報交了上去,有種巨大的成就感。 而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懂得了平常媽媽怎么說也不了解的哲理,其實從每一件小事中都可以得到收獲。 例如當上干部,管理同學的時候,才會認識到平時老師的艱辛,與以后要管理的重任。在成績落后的時候,你可曾想過,那些成績優異的同學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自己是不是更要加倍地學習呢?每當自己被媽媽叫醒起床等著吃早飯時,能否體會到母親早早地起床為你做早點的疲倦呢。。。。。。。 我們身邊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事情,只要留心觀察生活,你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事,希望大家可以把屬于自己的那本“書”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彩。 莎士比亞的人生啟迪 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東西只這么一點點,就足夠顛倒黑白,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這黃色的奴才,可以使異教聯盟,國家分 裂,祝福罪人,麻瘋病人被當作情郎;有了它,在元老會議上,強盜可以封官獲爵,受人們的跪拜、頌揚;有了它,雞皮鶴發的寡婦能夠重做新娘。 《雅典的泰門》第四幕第三場 雅典的貴族泰門慷慨好客,樂善好施,揮金如土,家中日日賓客如云。雖然他幫助許多人擺脫了困境,但他分不清諂媚者與朋友,把大部分錢都花在了惡棍與寄生蟲身上。一朝黃金散盡,債主盈門,他派人 向元老、貴族以及那些曾經受過他恩惠之人請求援助時,那些曾百般躬迎的小人卻如躲避瘟疫一樣惟恐不及,弄得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泰門悲憤地離開了人群,獨自隱居在城外的洞穴里。某天,他正挖樹根充饑,無意中發現了一大堆金子,飽經世態炎涼,看透人間虛偽的泰門不由憤怒地說出了上面的話。 莎士比亞通過泰門之口道出了金錢對人性的扭曲。在現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金錢是每一個現代人都不能回避的問題。金錢對人誘惑的確很大,很多人在金錢面前迷失了本性。一些人揮舞著手中的金錢, 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有人狂叫“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在正確使用金錢之前,先正確對待自己。請記住:你自己是第一位的,你的精神是第一位的,你所愛的人是第一位的,而金錢次之。你本身、你的精神及你的快樂遠比你的金錢重要,相信你會贊同這一觀點。事實上,賺錢的目的并非是錢生錢,而是使你在經濟上有所保障,有安全感,并充滿快樂。金錢應起到保護你、照顧你的作用,而你的首要任務不是去保護和照顧你的金錢。你應該讓金錢更好地為你服務,給你帶來內心的平安快樂,而不是讓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徒增煩惱。 對錢的平常心,是現代社會平常心的一個標志。沒有找到對待金錢的合理態度,沒有找到對金錢的平常心,哪有心靈的自由? 安貧樂道,安富樂道,達到特別自在的狀態。這個平常心要求你既看重金錢,又看輕金錢。不貪、不奢、不執迷,輕松自在地對待它、玩耍它,這是入世的自在。 金錢是當代社會的一大魔相,是誘使人走入誤區的一大因素。在金錢問題上做到灑脫自在,也是一種對心靈的修煉。 法國哲學家柏格森曾言:“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霸趶娏业奶摌s心的驅使下,往往能使人產生各種可怕的動機,這種動機所帶來的后果往往是非常嚴重的。所以,虛榮心是使人走向歧途的興奮劑,它能燃起一個人的邪念,使人失去理智,最后往往導致終生的遺憾。 所以,你一定要克服虛榮心。下面是給虛榮者的心靈良方: - -調整心理需要,不追求虛幻的滿足。 --正確對待別人的評價,要有自知之明。 --要有正確的追求,克服盲目攀比心理。 --珍惜自己的人格、名譽,提高自身修養。 --保持一顆“平常心“。 想收獲,先播種 要收獲谷實,還要等待我們去播種。 倘若你期待得到成功,就必先付出勤勞與努力的代價;你期待得到友誼,必先克服自己的自私自利,先要把自己的“心“拿出來;你期待得到愛情,必先學會關愛和寬容……一切都要先下耕耘的苦功,然后才可望收獲。
回答者:luckily09602016-09-08 00:00
赫耳墨斯是宙斯的兒子,主管商業和旅行他這次微服私訪,目的是想搞一次民意調查,看看自己在凡人的心目中到底印象如何,“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 雕像店是個調查民意的好地方。如果某個神靈忠于職守,任勞任怨,責任心強,對人們
提問者:PJrYnApP52014-03-04
白羊座 關注于“自己”,在職業上是顯示著很想要“開拓什么”。 個性特質:肯冒險、會沖刺、有干勁、喜征服、斗志高 昂、反應機靈、會沖動、有膽識、易起爭執、行動迅速、心 里急切、企圖心強、有雄心、追求進取、有攻擊性、
提問者:q5467418872013-05-24
個人認為趙匡胤之所以能夠稱的上一代名帝,與其偉大功績和完美的人格魅力是分不開的,主要表現在: 一:宋太祖趙匡胤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復了華夏主要地區的統一,一舉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長達200年的諸侯割據和軍
提問者:fquiexjx42802013-05-22
舞龍 舞龍也叫“耍龍燈”、 “龍燈舞”,從春節到元宵燈節,許多地方都有舞龍的習俗。龍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征。人們在喜慶日子里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舞龍的主要道具是
提問者:anyilujumin2012-12-10
《項羽之死》 一、多角度接近項羽 1、歌曲《霸王別姬》中的項羽 2、影片《破釜沉舟》中的項羽 3、歷史中的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項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
提問者:igdj115912013-06-18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什么是雷鋒精神?在60年代初,國家處于糧食緊缺、棉花減產,蘇聯又撤走專家。內憂外患的中國,迫切尋求一股鞏固政權、對黨忠誠的力量,希望憑借這種精神渡過難關。就在這個歷史時代的背景下,雷鋒的事跡深入
提問者:wfkjomar75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