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sdm19862013-02-27 00:00
據目前資料,當今世界上已發現的寶石和玉石礦物達二百三十種以上。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最好!玻璃種最好。這個“種”是指玉石的透明程度,越透明的價錢相對也要貴很多,比如說玻璃種(基本和玻璃的透明度一樣)的就比冰種(看過透明的冰沒,有點朦朧,看的不是很清楚) 的要高一個級別,種最差的一般叫瓷底(可以說沒有透明度)。當然這個是沒有個標準的定數的,我們一般靠感覺;至于花青,油清,白底青這些是另一個概念了,是代表顏色+種的意思。 玉的英文名稱為Jade,來源于西班牙侵略者,他們把由墨西哥掠奪來的玉起名為Pieda be ijade ,玉(ijade)是詞的最后一個字。 真正的玉有軟、硬兩種,平常說的玉多指軟玉,硬玉另有一個流行的名字——翡翠。軟玉(Nephrite),是含水的鈣鎂硅酸鹽,硬度6.5,韌性極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纖維狀晶體集合體。硬玉(Jadeite),為鈉鋁硅酸鹽,硬度 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狀到纖維狀集合體,致密塊狀。兩種玉外型很相似,硬玉的比重(3.25-3.4)大于軟玉(2.9-3.1)。 玉是礦石中比較高貴的一種。中國古人認為玉是光榮和幸福的化身,剛毅和仁慈的象征。一些外國學者也把玉作為中國的“國石”。 中國是世界上開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廣泛的國家。古書上記載很多,名稱也很雜,如水玉、遺玉、佩玉、香玉、軟玉等。遼寧阜新市查海遺址出土的透閃石軟玉玉塊,距今約8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是全世界到目前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真玉器。傳說遠古時代黃帝分封諸侯的時候,就以玉作為他們享有權力的標志,以后,許多帝玉的“傳國璽”也都是玉做的。商朝就已經使用墨玉牙璋來傳達國王的命令,在有文字記載的周朝(公元前11世紀——前256年)已開始用玉做工具。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國王得到一塊非常珍貴的玉石“和氏璧”,秦王知道后,許諾以十五座城池來交換,雖然最后被識破只是一個陰謀,但也可見當時寶玉的價值。 古人為什么把玉看得那么珍貴呢? 首先,玉的模樣好看,色彩豐富。古書《說文》記載,所謂玉,就是“石之美者”。玉的顏色有草綠、蔥綠、墨綠、灰白、乳白色,色調深沉柔和,形成一種特有的溫潤光滑的色彩。中國人喜歡一種半透明的白色以至黃白色的"羊脂玉”—和田玉,還有白色中雜有綠色的條帶的玉——“雪里苔蘚玉"。 其次,古代人迷信,認為玉有防妖避邪的作用。用玉做杯、碗、碟等祭祀用具和玉鐲、玉簪、指環、煙嘴等裝飾品。 第三,玉的韌性強,受得住鐵錘擊打,這一特性連金剛石也無法與之相比。利用玉的色彩和這一優點可以雕成形態各異的動物、花草、樓閣、寶塔等精致的工藝品和裝飾品。 1935年,一次大地震襲擊了南加利福尼亞,桑塔巴巴拉的一個小工藝品店里收藏的中國工藝品都掉到地上。但令店主欣慰的是,最值錢的玉制品雖然放在架子的最上層,但一件也沒有損壞。很顯然,玉非常堅韌。 清末慈禧太后貪婪玉石一生。據說,有一名進貢者奉獻一枚大金剛石頭飾,她沒有接受,反而歡迎送給她的小而精美的“帝目”綠玉制品。她有一只寶貴的戒指,形狀像一只小黃瓜,是用高品質的玉雕刻成的。她手腕上戴玉手鐲,幾個手指上戴有上等的碧玉指環和三寸長的玉制指甲套,吃飯喝水用精雕細刻的玉盤、玉筷和玉茶碗。她死后殉葬品有大量的玉制珍品。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197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蕓特雷附近的海底開采出來的,重5噸,被命名為"玉石之王”。1977年在加拿大沃森湖發現一塊重達28噸的軟玉石。1978年在緬甸地區發現了一塊更大的玉石,重達90噸。但早在1960年,在我國遼寧省岫巖縣采掘出一塊特大玉石,體積為106.8m3,重達267.76噸,比國外三大玉石總重量還多204.05噸,質地細膩,透明度好,是世界上真正的“玉石之王”。 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 現代玉雕分為南派、北派。南派以揚州為代表,特點是細膩形象。 北派以北京為代表,特點是粗獷、氣勢。 玉石之美與鉆石和彩色寶石有明顯的差異,鉆石之美在于它的堅硬、清澈、明亮,彩色寶石之美在于它的艷麗多姿,而玉石之美在于它的細膩、溫潤、含蓄幽雅。 另類解釋:未經雕琢的玉。《漢書·西域傳·于闐國》:其東,水東流,注鹽澤,河原出焉。多玉石。注: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我國出產有豐富的玉石,如新疆的白玉,云南的翡翠,東北的瑪瑙、岫巖,湖北的松石,臺灣、海南島的水晶,河南的密玉,北京的粉翠,杭州的昌化石以及南京的雨花瑪瑙等,都是較著名的制作玉器原材料。 玉石鑒定: 首先應該認真細讀、多讀有關古玉的專著。這些學術著作中凝聚著豐富的知識。如清末吳大徵所著的《古玉圖考》、當代楊伯達主編的《中國美術全集:玉器》、張廣文的《玉器史話》、香港李英豪的《鑒別古玉》等。 其次,直接接觸非常重要。真古玉器玉質老舊、手感沉重、外表軟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漿滋潤。新玉則沒有這些感覺。宋代就出現過仿古玉,當時有人以虹光草偽造雞血沁,清朝以后造假越來越多,也有前無古人的創造,如“狗玉”、“羊玉”、“風玉”等,引人上當。 玉石的品質一般是從質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顏色五個方面來判斷的。玉石的質地是指玉石的細密溫澤程度。王與石的區別之一就是玉入手細膩,溫潤堅結,半透明狀,光澤如脂肪;而石則粗糙干澀,缺乏光澤,也多不透明。硬度是指玉石抗外來作用力(如壓、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難度越大,玉石的品質也越好。玉石硬度指標雖可通過儀器檢測其內部晶體結構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采用刻劃硬度法。我國常見玉石的硬度介于4——6度之間,高于銅的硬度而低于玻璃的硬度。也就是說,玉石均能在銅上刻劃出痕跡,也能被玻璃刻劃出痕跡。 人們常通過寶玉石的硬度來區別寶石、玉石、彩石。一般而言,寶石的摩氏硬度在7以上,如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翡翠寶石,但歐珀寶石比較例外,其摩氏硬度為5.5;高硬度玉石的摩氏硬度為6-7.5之間,如和田玉、南陽玉、翡翠;低硬度玉石的硬度在4-6之間,如綠松石、岫玉(部分蛇紋理石玉的硬度更低,能低到2.5)。低于4的礦物質,一般不再稱為玉石,而叫彩石了。 除了刻劃硬度之外,還有一種硬度標準叫抗壓硬度,或者壓入硬度,即絕對硬度,它指的是抗外界打擊力的能力,在玉石行業中也叫韌性。自然界中抗壓硬度最高的乃黑金剛,標記為10度,其次就是和田玉,抗壓硬度為9度,翡翠、紅寶、藍寶為8度,鉆石、水晶、海藍寶石為7-7.5等等。用另一種方法表示,和田玉的抗壓硬度為1000,翡翠則為500,岫玉為250,而瑪瑙僅為5。和田玉具有如此高的韌性,是由于其晶體分布有如毛毯一樣編織而成,分子間的作用力十分巨大。 在實踐中,玉匠通常通過觀察碴口來查看玉石,一般切下一小片,用小錘擊斷,觀察斷口,與韌性強的相對而言為玻璃性。韌性強的玉石,不易打出斷口,即使有斷口,斷口也參差不齊;而玻璃性的玉石斷口處,通過斷面光亮,叫“亮碴”,類似貝殼形狀。介于韌性與玻璃性之間的玉石,通常叫“糟性”、“肉性”,其碴口為粒狀、平行束狀、針狀等等。通過這種觀察,還可以觀察到玉石有無解理特征,如有解理或裂紋,在敲打時,玉石會沿解理或裂紋的方向斷開。 因此可以看出,韌性極好的玉石——和田玉,在加工過程中可塑性非常強,在相同摩氏硬度或高于其摩氏硬度的寶玉石當中,和田玉在雕刻過程中,陰刻線絕不會起碴起崩口,故它的質地細密,溫潤而澤。當然,韌性硬度同樣受到玉石雜質的影響,通過測定韌性硬度也可以了解其雜質情況。——這是對決定一塊玉石的用途的比較大的因素,例如制作玉山子、器皿對玉石的雜志要求就不十分嚴格,但做首飾配件,則要求玉石純凈、均勻。 玉的硬度是鑒定玉石的重要依據之一,而寶玉石的光澤同樣是鑒定寶玉石真偽、檔次高低的基本標準。 一般來說,寶玉石的光澤在光亮度上可簡單分類為“燦光”、“灼光”、“閃光”和“弱光”幾種。燦光是最強的光亮度,人必須把眼睛瞇起來,例如磨好的鉆石全反射面就具有這樣的光亮度;灼光的光亮度也很高,耀眼的光輝,硬度高的寶石拋光之后一般具有灼光亮度;閃光是一般玻璃光亮程度,分為強閃光與弱閃光,硬度高的玉石一般是強閃光,硬度低的玉石為弱閃光;而硬度低的石料面拋光之后,則具有弱光的光亮強度。 除了光亮程度,光澤也是寶玉石的鑒定特征之一。它也分為四類:半金屬光澤,折射率在2.6-3之間,如針鐵礦;金剛光澤,折射率在1.9-2.6之間,如金剛石;玻璃光澤折射率在1.3-1.9之間,如翡翠;油脂光澤,似動物油脂,最有名的即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每一種特定的寶玉石,具有特定的折射率,代替物質是很難在硬度、密度、折射率、光亮度這些各種條件下均做到與其一致,因此,通過這些標準的鑒定,便能確認一塊寶玉石的身份與初步價值。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以玉粉經人工高壓合成的偽玉,顏色和硬度都近似和田玉,鑒別時要特別小心。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銀沁、尸血沁、朱砂沁、銅沁、表面氧化層等,贗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學藥水浸蝕的。弄清楚真品和贗品在顏色、光澤、厚薄等方面的差異和區別很重要。玉器表面的雕刻線條斷面不同,有V形、半圓形和U形等,U形是現代機器加工的重要特征。雕刻的線條槽口和表面皮亮,在顏色、包漿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線條槽口兩側邊有毛道崩裂現象則是現代“機器工”的特點。 冰清玉潔話玉緣 在我國,玉石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涵義。古往今來,人們把一切美好的東西以玉喻之。可以說玉文化的發展與中華文明的發展結下了不解之緣。 古玉之美,在于它的材質自然之美,更在于它的造型之美、雕琢之美和內在蘊含之美。這種人文美的蘊含,使玉超越了其“山岳精英”的自然屬性。在封建社會,玉璽成為權力的象征,政治的代名詞,歷史賦予了它超物質的神化意識。 《周禮·大宗伯》記載:周朝時期,人們將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也有古人將玉作“六瑞”以安邦治國。《說文解字》說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腠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藏華光澤并能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聲清團徹遠,純正而不雜,辭也。孔子曰玉有“十德”: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廉而不劌,義也;垂而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專其終,詘然東也;瑕不掩瑜,玉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回虹,天也;精神貫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不貴者,道也。 孔子是儒家學術的創始人,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主體演繹發展而形成。自古以來,儒人們便遵守“君子比德于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等傳統觀念。 中國玉文化的發展與中華文明相始終。1949年,新中國國徽的設計稿中就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提供的以玉璧為主體圖案,配以齒輪和麥穗的設計稿。近二十年來,人們對于玉器的崇尚和喜愛,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 為使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玉文化的發展,滿足收藏愛好者的需求,2007年4月16日,中國文物學會推出“中國歷代名玉”復原品10件,從新石器時代的良渚、紅山文化,一直延續至清代鼎盛的乾隆時期,包括玉琮、玉龍、玉豬龍、玉璜、玉璧、玉辟邪、雙螭耳環、出戟螭龍瓶、四足方鼎及玉璽等。每件玉器都是當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最能代表當時社會的審美情趣,玉質精美,工藝精湛,很多玉器都是第一次以實物的形式與世人見面。翡翠的集散地云南省率先制定了《翡翠分級》的地方標準對評價翡翠的各項質量指標作了較為科學的規定劃分,這是一樁利在行業發展的有意義的事。《翡翠分極》標準的制定,使人們對翡翠乃至相似玉石質量品級的認知,有了一個總體的原則和方法。標準中將翡翠“種”的概念定為“質地”,作為標準其內容通常偏重于專業性和理論方面在此。我們從客人的角度出發,將自己的經驗及搜索的一些資料向廣大消費者作以下介紹。 1、老坑種翡翠 翡翠界俗稱“老坑玻璃種”,通常具玻璃光澤,其質地細膩純凈無瑕疵,顏色為純正、明亮、濃郁、均勻的翠綠色;老坑種翡翠纖維交織的變晶結構為主,硬主晶粒很細,因此,憑肉眼極難見到“翠性”;老坑種翡翠在光照射下呈半透明—透明狀,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極品。在歷屆珠寶拍賣會或交易會上,其價格屢屢創高。 2、冰種翡翠 質地與老坑種有相似之處,無色或少色,冰種的特征是外層表面上光澤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水給人以冰清玉瑩的感覺。若冰種翡翠中有絮花狀或斷斷續續的脈帶狀的藍顏色,則稱這樣的翡翠為“藍花冰”,是冰種翡翠中的一個常見的品種。冰種玉料常來制作手鐲或掛件。無色的冰種翡翠和“藍花冰”翡翠的價值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其實際價格主要取決于人們的喜好。在市場中,一副好的冰種手鐲,通常可值數萬元人民幣。冰種是中上檔或中檔的翡翠。 3、水種翡翠 其玉質的結構略粗于老坑玻璃種,光澤、透明度也略低于老坑玻璃種而與冰種相似或相當。其特點是通透如水但光澤柔和,細觀其內部結構,可見少許掩映波紋,或有少量暗裂和石紋,偶爾還可見極少的雜質、棉柳。有行家說水種翡翠是色淡或無色的、質量稍差的老坑種翡翠。是翡翠中的中上檔、偶見上檔的一個品種。 水種翡翠常見四種情況:無色的稱“清水”;具有淺淺的、均勻的綠色,則稱“綠水”;具有均勻的,淡淡的藍色,稱之為“藍水”;具有淺而均勻的紫色的,稱為“紫水”。市場中的價格以清水、紫水為上,而綠水、藍水次之。 4、紫羅蘭翡翠 這是一種顏色像紫羅蘭花的紫色翡翠,珠寶界又將紫羅蘭色稱為“椿”或“春色”。具有“大體上色”的翡翠有高、中、低各具檔次,并非是只要是紫羅蘭,就一定值錢,是上品,還須結合質地、透明度、工藝制作水平等質量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翡翠上的紫色一般不深,翡翠界根據紫色色調深淺的不同,將翡翠中的紫劃分為粉紫、茄紫和藍紫,粉紫通常質地較細,透明度較好,茄紫次之,藍紫再次之。 紫色翡翠在黃光下觀察,會顯得紫色較實際為深,所以應在自然光下觀看為好,消費者對此應予注意。對于這一品種的評價,以透明度好,結構細膩無瑕、粉紫均勻者為佳;若紫色為底,其上帶有綠色,很高雅,應為上品。 5、白底青翡翠 白底青的特點是底白如霜,綠色在白色的底子上顯得很鮮艷,白綠分明。這一品種的翡翠極易識別,綠色在白底上呈玉狀分布,透明度差,為不透明或微透明;玉件具纖維和細粒鑲嵌結構,但以細粒結構為主;在顯微鏡下觀察(須放大30—40倍)其表面常見孔眼或凹凸不平的結構。該品種多為中檔翡翠,少數綠白分明、綠色艷麗且色形好、色底非常協調的,可歸高檔品種。 6、花青翡翠 顏色(翠綠)呈脈狀分布,極不規則;質地有粗有細,半透明。其底色為淺綠色或其他顏色,如淺灰色或豆青色,其結構主要為纖維和細粒—中粒結構。花青翡翠的特點是綠色不均,有的較密集,有的較為疏落,色有深也有淺。花青翡翠中還有一種結構只呈粒狀,水感不足,因其結構粗糙,所以透明度往往很差。花青屬中檔或低檔品級的翡翠。 7、紅翡 顏色鮮紅或橙紅的翡翠,在市場中很容易見到。紅翡的顏色是硬玉晶體生成后才形成的,系赤鐵礦浸染所致。紅翡的色常為亮紅色或深紅色,好的紅翡色佳、具玻璃光澤,其透明度為半透明狀。紅翡制品常為中檔或中低檔商品,但也有高檔的紅翡色澤明麗、質地細膩、非常漂亮,是受人們喜愛的、具有吉慶色彩有翡翠中的精品。 8、黃棕翡 顏色從黃到棕黃或褐黃的翡翠,這一系列顏色的翡翠制品在市場中隨處可見。它們的顏色也是硬玉晶體生成后才形成,常常分布于紅色層之上,是由褐鐵礦浸染所致。在市場中,紅翡的價值高于黃翡,黃翡則高于棕黃翡,褐黃翡的價格又次之。但,也有因人的喜愛及飾品別具特色而使其價格有別于常規的情況。 9、豆種翡翠 簡稱豆種,是翡翠家庭中一個很常見的品種。其名稱非常形象;豆種的晶體顆粒較大多呈短柱狀,像粒粒豆子排列于翡翠內部,憑肉眼便可明顯看出這些晶體的分界面。由于晶粒粗糙,所以玉件的外表也難免粗糙,其光澤、透明度往往不佳,翡翠商界稱其“水干”。豆種在翡翠中屬于中、低檔的品種,價格不高。豆種可細分為粗豆(晶粒大于3mm)、細豆(晶粒小于3mm)、糖豆和冰豆等。 舊時商界稱翡翠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泛指翡翠的品種繁多,而并非是豆種翡翠有七十二種之多。 10、芙蓉種翡翠 簡稱芙蓉種,這一品種的翡翠一般為淡綠色,不含黃色調,綠得較為清澈、純正、有時其底子略帶粉紅色。它的質地比豆種細,在10倍放大鏡上可以觀察到翡翠內部的粒狀結構,但硬玉晶體顆粒的界線很模糊,其表面玻璃光澤,透明度介于老坑種與細豆種之間,為半透明狀;其色雖然不濃,但很清雅,雖不夠透,但也不干,很耐看,屬于中檔或中檔略為偏上的翡翠,在市場中價格適宜,所以為工薪階層的消費者所鐘愛,稱得上是物美價廉的品種。 11、馬牙種翡翠 其質地雖然較細,但不透明,表面光澤如同瓷器。馬牙種翡翠多為綠色,仔細觀察底子泛青白色,綠中常常有很累贅的一絲絲白條,有時可見團塊狀的白棉或暗綠的色斑。馬牙種的價值在當今市場中并不高,屬中檔貨。市場中的玉件多為板指、煙嘴及煙壺等。 12、藕粉種翡翠 其質地細膩如同藕粉,顏色呈淺粉紫紅色(淺春色),是良好的工藝品原料。藕粉種的結構與芙蓉種的相近,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可以看到硬玉晶粒,但較芙蓉種為細,且晶粒界面十分模糊。其特點是:玉件通體如藕粉一樣細密,淺淺的粉紫紅色常常與翠共生,形成協調的組合。不少翡翠大件常用藕粉種雕成。 13、廣片 其特點是綠得發暗或發黑,質地較粗,水頭較干。此品種的翡翠在透射光下為高綠,反射光上為墨綠。當將其切成薄片后,則綠得艷麗喜人。曾在我國南方特別是廣東省、廣州市一帶盛行,因而得名。現在確切地講,“廣片”是一種翡翠薄片加工的方法,其目的是在加工透明度差、顏色墨綠的翡翠玉料時,巧妙地應用厚薄與顏色及透明度的關系,當玉料切磨成都市1mm左右的薄片時,翡翠顏色中的暗色明顯減弱甚至消失了,而綠色變得突出和濃艷了,透明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好的廣片用鉑金、白色K金等貴金屬包邊后,顯得高貴而不俗氣,在市場中價格不菲。目前,廣片常用來制作吊牌、胸墜等飾品,受到白領階段層等消費者的青睞。 14、翠絲種翡翠 這是一種質地、顏色俱佳的翡翠,在市場中屬于中高檔次的玉。翠絲種翡翠韌性很好,綠色呈絲狀、筋條狀平行排列。有一種觀點將在淺底上(中)綠色呈脈狀、絲狀分布的翡翠統稱為翠絲種,筆者覺得不妥。有絲狀綠顏色的不一定就是翠絲種,翠絲種翡翠應同時具備兩個特點:其一,綠色鮮艷,色形呈條狀、絲狀排列成順絲、片絲狀于淺底之中;其二,它的定向結構十分發育,硬玉晶體呈細纖維狀拉長定向排列,表明是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強應力的作用,所以玉件的韌性很高。 翠絲種翡翠以綠色鮮艷、條帶粗、條帶面積占總體面積比例大的為佳。相反、綠色淺,條帶稀稀落落的玉件質量就低一些,價格也便宜得多了。 在過去的書籍中,將凡是顏色(綠色或黃色)呈絲狀、筋條狀平行排列,同時具有定向結構的翡翠一律稱之為“金絲種”,筆者以為還是將“金絲”和“翠絲”分開,會更加明白,更有利于品種的識別、區分和欣賞。如果在一塊翡翠中同時具有平行排列的綠色、黃色的細絲或筋條,則可稱其為“金翠種”——具有金絲和翠絲的翡翠。 15、金絲種 在淺底之中含有黃色、橙黃色,色形呈條狀、絲狀平行排列且定向結構發育明顯的翡翠——除顏色與翠絲種不同外,其它特征與翠絲種相同。 16、油青翡翠 簡稱油青種或油浸,是市場中隨處可見的中低檔翡翠,常用其制作掛件、手鐲,也有做成戒面的。油青種的綠色明顯不純,含有灰色,藍色的成分,因此較為沉悶,不夠鮮艷。其晶體結構多為纖維狀,比較細膩,其透明度尚可,甚至有透明度比較好的。若其顏色較深沉,在翡翠界又稱之為“瓜皮油青。 17、巴山玉 “巴山玉”產自緬甸北部斯瑪地區,原石透明度很差,顏色比較豐富,有淡紫、淺綠、綠或藍灰等顏色,是一種品級較低,含有閃石、鈉長石等礦的特殊翡翠。由于巴山玉原石雜質多、結構粗、水頭差,要做成裝飾品,就必須經過人工處理。市場中的巴山玉實際上是經酸洗注膠而得到的翡翠B貨。 該品種經人工處理后,色彩鮮艷,透明度好,又被人們稱為“新玉”,是這些年來最為流行的翡翠B貨。巴山玉有四大特點:色多、黑色多且塊大,一件飾品上常兼有綠、紫、白色;粒粗,結構疏松,撞擊時聲音發悶;硬度低,巴山玉的硬度常常為6,而大多數的翡翠品種的硬度在6.5—7之間;重量輕,即密度小,巴山玉的密度低于 3.32g/cm3。但經處理后的巴山玉確具有不錯的觀賞和實用價值,因價格低廉,比較適合于收入不高的年輕女性佩戴。需要指出的是,巴山玉的結構遭到了破壞,耐久性差,故無收藏價值和保值的可能性。 18、干白種翡翠 是質地粗、透明度不佳的白色或淺灰白色翡翠,翡翠行家對其評價是:種粗、水干、不潤。此品種無色或色淺,憑肉眼即可見到晶粒間的界限,故外表結構粗糙,使用及觀賞價值低,是一個低檔次的翡翠品種。 19、墨翠 初看黑得發亮,很容易使人誤認為是和田玉中的墨玉或其他的黑色寶玉石,但在透射光上觀察,則多呈半透明狀,且黑中透綠。緬甸人用“情人的影子”來形容黑色的硬玉,中國人為其取名為“黑翠”。墨翠通常不能算為高檔翡翠,但用其作成具有特殊含義的飾品時,如用墨翠做成的“鐘馗驅邪”一類的掛件,擺件時,價格卻不低。 20、鐵龍生 是一種具有鮮艷綠色,但色調深淺不一、透明度差、結構疏松、柱狀晶體呈一定方向排列的中檔翡翠,在市場中經常可以看到。“鐵龍生”取自緬甸語的語音,緬語“鐵龍生”之意為滿綠色。我國香港地區的一位翡翠專家將其音譯為“天龍生”,使之頓生高貴可愛之意,因此,“鐵龍生”在有的地方也稱“天龍生”。 由于質地粗糙、透明度差,“鐵龍生”的價格在市場中不高;又因為顏色好,綠得鮮艷,它又深受消費者歡迎。“鐵龍生”用來做薄葉片、薄水蝴蝶等掛件,效果較好也有用其做雕花珠子、雕花手鐲等滿綠色的玉件。因為“鐵龍生”綠得濃郁,其薄片做成的裝飾品,具有很高的觀賞和使用價值,如用鉑金鑲嵌的薄形胸花、吊墜、用黃金鑲嵌的鐵龍生飾品,金玉相襯,富麗大方,很受人喜愛。 21、干青品種 其特征是顏色黃綠、深綠至墨綠,帶黑點,常有裂紋,不透明,顯得很干,簡稱干青種。干青種的礦物成分主要是鈉鉻輝石,也含有硬玉等礦物成分。20世紀90年代以前,人們一直將其列為翡翠家族中的一個品種。90年代以后,經珠寶界、地質界的專家學者反復論證和探討,認為干青種不應再稱為翡翠,而應將其定為一個與翡翠關系密切的玉種。干青種價值一般,常用其做成擺件或掛件,因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將其看成是一個“特殊的翡翠”,故在此作為特例列出。 以上向大家簡單介紹了市場中常見的21個翡翠品種的情況,當然,在翡翠這個家族中,還有其它的品種,因在市場中不多見故不一一贅述。 佩帶的話當然是玻璃種,冰種為好。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現在的商家往往只要有點透明的全都叫冰種,實在是無良,需要注意辨別。
回答者:9只貓的猜想2016-02-27 00:00
應該是玻璃轉盤碎了吧!換一個二三十元錢。 提問人的追問 2010-10-23 17:59 美的的黑晶底盤,多少 回答人的補充 2010-10-23 18:09 23L的三十元,20L的
提問者:rsj1101102013-10-28
1.心態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里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
提問者:melody5032013-03-02
標準名稱: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鋼化玻璃 英文名稱: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in building Part2: Tempered glass 中華人
提問者:qwertvbn2013-04-09
把別人的文章拿來用,我臉紅啊,不過還是要用,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文章1: 【再談質量通病防控】之一混凝土
提問者:hggx8j5s22013-04-18
希望能夠理清賣家、買家、藏家的理維,更理性地對待去裂藏絡的問題。 一、無裂綹是相對的。作為致密的集合體,在長期的地質變動過程中出現裂綹很難避免,正所謂“十寶九有裂”。即便一塊翡翠一點裂沒有,其本身的體積也是有限的,它與同
提問者:zuiaihzjj2014-01-03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的祖先歷來就愛玉,欣賞玉是一種高尚的嗜好。我們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認識到玉石的堅硬和美麗,玉石不僅可以用來磨制工具、武器,又是美麗的裝飾物件,寄托了人們的藝術情懷和精神追求,而且還作
提問者:glaoye201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