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sleeplessSG2014-10-14 00:00
1.車內高度不足,178cm以上的駕駛者在駕駛位的感覺會比較壓抑, 即使座椅放到最低, 仍會覺得視野不夠廣闊2.車內儲物空間太少,而且設計得不夠合理,例如車門儲物格連小瓶的礦泉水都放不下3.車頭太長,導致車內空間體現不了2755mm的軸距優勢 - 而比亞迪中級車車頭長的特點從F6,G8到思銳都被傳承, 雖然看起來很大氣, 但是消費者更不愿意看到車內空間因此而被壓榨4.HUD無法實現與中控屏幕分屏5.云服務貌似只能免費使用2年外觀: 1.前臉霸氣, 車身的曲線算不上流暢但是因此而顯得很硬朗2.個人認為思銳的尾巴還是最易于區分其它品牌車,鍍烙的銀條橫貫左右,而尾燈的形狀沒有模仿的痕跡,BYD的點亮logo有個性而且稍顯張揚,雖然在街上會被其它車吐槽, 但思銳的造車工藝及配置會令駕駛該車的的車主更加自信內飾: 1.真皮沙發很舒服, 個人不在意包裹性的感覺,最起碼用料已經很對得起這個價位的車2.很遺憾的看到中控臺用料均是硬塑料,但是基本無異味,接縫處均勻空間: 1.稍有遺憾,無法體現出2755mm的軸距優勢,后排乘客雙腿擺放雖不會感覺局促, 但絕對談不上富余2.車高太低,頭部空間不足配置:在10~20w內絕對屬于奢侈級別:1.云服務的監控,啟動,防盜功能已經可以俘虜不少準車主的心,實際使用起來更加覺得實用,而且提前為未來車的平民配置發展指明了方向,不難想象以后該項功能會成為各品牌標準配置的話車主們的心情會如何激動2. 儀表盤的信息豐富, 字體也夠大, 駕駛員能夠輕易獲得全車各項信息3.夜視HUD雖然用處不大,但錦上添花的功能我們車主是不會嫌多的動力: 1.5L的排量,近于2.4L的動力,操動思銳的車重絕對毫無壓力,而且加速不會飄.推背感在1800轉之后馬上就會體現出來,與官方描述一致操控:即使有液壓助力但方向盤也需要有一定的力量才能旋轉自如,單手搓盤基本已經不能實現了 方向盤沒有虛位,但因為車頭太長而且車身也長的關系,很難感覺到準確的操控油耗:因為還沒過磨合期, 頭500公里平均油耗為8.5L百公里,加的97#.個人來講基本滿意,期待磨合首保后的表現舒適: 1.地面的顛簸過濾很好,懸掛的調校十分到位, 符合思銳這個級別家用車的定位2.米其林的輪胎對靜音的表現也起了很大作用,作為一部13W不到的國產車的隔音表現,作為車主的我十分滿意3.座椅的皮質算不上高檔,但是吸入性很好,也沒有異味,后排的乘坐感覺十分愜意,當然太高的人可能會抱怨腿部空間不夠4.低速換擋的確會有頓挫感,但不明顯. 因此在塞車跟車的時候最好切換為S檔或者M檔,我把這個歸根為比亞迪雙離合研發的技術不到位,加上雙離合的天性.但是這種頓挫感對于我來說,比以前舊車的AMT變速箱好多了,而且不會感到動力銜接的不順暢保養:首保3500公里后, 7500公里的保養間隔反而令我比較吃驚,這從一個方面表現了比亞迪對這套TID平臺的穩定性擁有足夠信心,也大大消除了我們消費者對整車質量的擔心.不過對于我這樣趨于保守的車主來說, 適當減短保養的間隔將會成為我們養車的一個習慣.
回答者:utnuuh2016-10-14 00:00
不要踩剎車離合連按兩次啟動鍵全車通電也可以
提問者:qpwoiii2015-10-17
駕駛艙A柱下發有一個開啟手柄,上面有一個前艙蓋打開的標志。F3的機蓋鎖是二級鎖,將開啟手柄打開之后,再把機蓋鎖的開啟機構拉一下就好了。我是比亞迪的工程師,有什么問題歡迎提問。我盡量給你解答
提問者:匿名網友2014-05-08
● 性能測試,遠超同級對手 ◆ 0-100km/h加速測試 思銳的雙離合變速箱也有自己的保護方式。關閉ESC,全油門松開剎車后,車子會在原地不動保持一秒種左右,隨后立刻進入狀態,輪胎撓著地向前沖去。在S擋下,1擋升2
提問者:lovejpr992015-08-15
據我的了解,思銳亮點配置主要有這些:10英寸超大電容觸摸屏、夜視系統、全景影像、500G超大移動硬盤。這些都是非常豪華的配置,一般高端車才有。 另外,最近還看到思銳會搭載“云服務”,擁有多達14項功能,實現了手機端、P
提問者:loveyou12252013-11-18
這車搭載的是1.5TI渦輪增壓加缸內直噴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先后搭載在了G6和速銳上,已經非常成熟了。最大輸出功率為154馬力,最大扭矩為240N·m,并匹配六速手自一體DCT雙離合自動變動器。 油耗方面,據工信部信息顯
提問者:yclc9992013-05-17
還是去4S店檢查一下
提問者:痞子丶Sky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