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lsx19934132013-07-02 00:00
1965年3月18日,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離開“上升”2號飛船密閉艙,系著安全帶第一次到茫茫太空中行走,開創了人類太空行走的先例。然而太空行走與人們在地面上的行走不能相提并論,其困難程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需要諸多的特殊技術保障措施。 由于太空處于真空狀態,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溫度變化也很大,太陽照射時溫度可高于100℃,無陽光時溫度可低于-200℃,同時還存在著能傷害人體的各種輻射和微流星體,因此在太空行走時,必須身穿特制航天服。同時,由于宇宙飛船、空間站、航天飛機這些載人航天器密閉艙內的人造氣壓、空氣組成基本與地面相同,故人體內吸有一定量的氮氣,而航天服內的氣壓較低,僅為大氣壓的27.5%,宇航員如果猛然出艙,遇到低的氣壓后血液供應會較差,溶解在脂肪組織中的氮氣游離出來卻不能通過血液帶到肺部排出而形成氣泡,因此可能造成氣栓堵塞血管,引發嚴重疾病。所以宇航員出艙前需要吸取純氧將體內氮氣排出,以免隱患。 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員圍繞地球高速運行時,在廣袤的空間中沒有參照物,無法分清物體的遠近大小、速度快慢,如無保險措施,就可能會丟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為人體衛星。再加上載人航天器和自己都在運動,宇航員有時會被搞得暈頭轉向,亦有可能出現危險,所以太空行走需要采取保險措施———身系安全帶。安全帶猶如嬰兒的臍帶將宇航員與航天器連接起來,以防宇航員在太空中走失。1984年2月7日,美國的“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進行第11次飛行時,宇航員布魯斯·麥坎德里斯穿著一種帶助推裝置的航天服,首次在不系安全帶的情況下在太空中自由行走了95分鐘,捕獲了已經停止工作的“太陽峰年”號人造衛星,并對其進行修理,排除故障后又將其重新送回軌道。布魯斯完成了航天飛機首次捕獲衛星的任務。這次太空行走也為人類在太空中的活動開創了新的天地。但為了保險起見,現在宇航員仍被要求系安全帶。萬一宇航員不能自己走回航天飛機,可以用牽引纜索把他拉回來。 太空生活看似有趣,實際上是對宇航員生存技巧的一大考驗?磥硪鰝太空人,享受一下與地球人不一樣的生活,還真不是件容易事。
回答者:myhear...2016-07-02 00:00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處處
提問者:my2786096992013-03-04
個人認為副駕駛安全帶非常重要,但是我的車副駕駛位置不系安全帶報警只能靠駕駛員喊出來。 58車>>
提問者:臺燈啊無恥52014-07-02
交通 1出行安全,不僅關系到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同時也是尊重他人生命的體現,是構筑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透過川流不息行駛的車輛,“關愛生命,安全出行”八個字在我的腦海里顯得更加突出。 提到出行安全,很難不讓人想到交通
提問者:Taminobaby2013-04-09
人類第一次太空行走是發生在1984年2月7日,兩個美國宇航員在不系安全帶的情況下走出航天飛機,在太空里"行走"一段時間,又安全地進入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這段時間內,航天飛機正以28000km/h的速度飛行著!
提問者:死一樣痛過_le2013-05-11
珍惜生命 安全出行 我們每天都要出門,去上學、上班、買菜……。當我們走在馬路上,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問“大熱天不系安全帶行不行?”“賣瓜農用車咋不讓上高速?” 有關人員解釋:熱天上高速也必須系安全帶?一些咨
提問者:myjelly2013-05-08